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全文翻译,说苑 建本 原文

生活常识 2023-05-09 17:55生活常识www.pifubingw.cn

今天给各位分享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全文翻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全文翻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的意思

翻译 晋国的国君平公有一天对一个名叫师旷的著名乐师说“我已经是七十岁的人了,想学习,恐怕太晚了吧?” 师旷说“那(君王)为什么不赶快把蜡烛点起来?”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

1、①晚 ②怎么 ③听说 ④好2、B3、(1)少年好学,就像初升太阳的光芒。  (2)哪有做臣子的反过来戏弄君王的道理?4、学无止境,什么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意对即可)

炳烛而学晋平公①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②呼?”平公曰“安有

1.①迟、晚②怎么敢③好2.①哪有做臣子的跟国君开玩笑的呢?②点燃蜡烛明行走跟在黑暗中摸索而行哪个好呢?3.下面一段话。4.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总比不学习好 1、关键词③善,好,形容词。2、疑难句子②孰与与……相比……更,这是古汉语中的固定用法。4、据平公和师旷的对话可知[文化常识]“师旷”及其他。师旷是个盲乐师,他名字叫“旷”,但不姓“师”,因为他是当时著名乐师,所以叫“师旷”。这种以职业为姓的现象在春秋时还有有个著名的工匠名石,世称“匠石”,有个著名的制作车轮的师傅名扁,世称“轮扁”。【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

《说苑。建本》晋平公问于师旷的原文及其翻译

1,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 平公 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呼?臣闻之‘少而好学,如 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2,译文晋平公问师旷“我已七十岁,还想读书,恐怕已经太迟了。”师旷答道“为什么不点蜡烛?”平公说“哪里有做人臣的开人主的玩笑?”师旷说“我这个愚昧的臣子怎敢开主上的玩笑呢?我听说,少年好学,好像早晨的朝阳; 壮年好学,如日中天;老年的时候爱好学习,就像点燃蜡烛的光亮,在烛光下行走与在黑暗 中行走相比,哪个更好?“平公说“说的好呀!” 1,作者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年6),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楚国彭城(今江苏徐 州)人,祖籍秦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汉朝宗室,先祖为丰县刘邦异母弟刘交。刘向 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 《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曾奉命领 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榖梁传》。著《九叹》等辞 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其著作 《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山海经》是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原有文集,已佚,明 人辑为《刘中垒集》。 2,启发好学,总不嫌晚。如今,世界发展很快,变化很大,过去学会学精的东西,今天并不 一定适用、贴合;今天出现的新事物,还需要继续学习、理解。社会在不断进步,竞争尤其 剧烈,要迎头赶上,与时俱进,除了学习,增添新知识,增进新技能,没有别的再佳的选 择。少年如此,壮年如此,老年也不能例外。古人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 3,鉴赏 (1).《说苑》中“师旷论学”的故事里,七十高龄的晋平公还想学习,以提高个人素质,提 升执政能力,但他又担心岁数太大,为时已晚,便向著名乐师师旷请教,师旷劝国君炳烛而 学,并形象地将人生的三个阶段即少年、壮年、老年的学习分别喻为旭日东升、烈日当空和蜡 烛之光。 这三个比喻里就蕴含着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在内,尤其是烛光精神对人们的启迪更大。可见终身学习的理念古已有之,并非今人独创,学习是贯穿一个人一生的活动,是积极消费人生的一种表现形式,“少壮”要努力,“老大”不伤悲,活到老学到老。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新知识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谁不学习谁就会跟不上时代步伐,成为落伍者,终被社会所淘汰。 (2).学习是为了照亮人的行程,指导人的行动。这里,师矿用“日出”、“日中”、“炳烛”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和人生学习的三个阶段,是十分形象的。 人与动物的区别,恐怕就在于人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学习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捷径,学与不学是根本不同的,什么时候学习都不迟。人到老年,精力和记忆力都大大衰退,比起青年人来,学习上的确存在更大的困难。,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困难再大也是能够克服的。 在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当一个知识盲、科技盲已经行不通了,随着我国加入WTO,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学习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我们是否因为岁数大一点就不学习了呢?这里应该问自己一声“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说苑。建本》晋平公问于师旷原文及其翻译

1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呼?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2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我已七十岁,还想读书,恐怕已经太迟了。” 师旷答道“为什么不点蜡烛?” 平公说“哪里有做人臣的开人主的玩笑?” 师旷说“我这个愚昧的臣子怎敢开主上的玩笑呢?我听说,少年好学,好像早晨的朝阳;壮年好学,如日中天;老年的时候爱好学习,就像点燃蜡烛的光亮,在烛光下行走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哪个更好?“ 平公说“说的好呀!” 3解释 (1)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2)欲想要。(3)暮晚。(4)何为什么。秉烛点燃蜡烛照明。秉,光明,显明。乎呢。(5)安有哪有。为人臣做臣子的。戏戏弄。(6)盲臣师旷是盲人,故自称是“盲臣”。安敢怎敢。(7)好;喜欢,喜好。(8)阳阳光。(9)壮壮年,古人三十岁以上为壮年。(10)秉烛之明点燃蜡烛照明。(11)孰与昧行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2)善哉好啊。 本文中指晋平公支持师旷说的话。 4启发 好学,总不嫌晚。如今,世界发展很快,变化很大,过去学会学精的东西,今天并不一定适用、贴合;今天出现的新事物,还需要继续学习、理解。社会在不断进步,竞争尤其剧烈,要迎头赶上,与时俱进,除了学习,增添新知识,增进新技能,没有别的再佳的选择。少年如此,壮年如此,老年也不能例外。古人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