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虢是灭何爱于虞翻译,假虞灭虢的事件回顾
今天给各位分享将虢是灭何爱于虞翻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将虢是灭何爱于虞翻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虞公拒谏文言文翻译
原文叫《宫之奇谏假道》 ,出自《左传》 宫之奇谏假道 朝代先秦 作者左丘明 原文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 对曰“克之。” 公曰“何时?” 对曰“童谣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炖炖,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从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公,言易也。 译文 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 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一定跟着灭亡。晋国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个头。这支侵略别人的军队不可轻视。一次借路已经过分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着,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寒冷’,就如同虞、虢两国互相依存的关系啊。” 虞公说“晋国,与我国同宗,难道会加害我们吗?”宫之奇回答说“泰伯、虞仲是大王的长子和次子,泰伯不听从父命,不让他继承王位。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第二代,是文王的执掌国政的大臣,在王室中有功劳,因功受封的典策还在主持盟会之官的手中。现在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爱什么呢?再说晋献公爱虞,能比桓庄之族更亲密吗?桓、庄这两个家族有什么罪过?可晋献公把他们杀害了,还不是因为近亲对自己有威胁,才这样做的吗?近亲的势力威胁到自己,还要加害于他们,更何况对一个国家呢?” 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清洁,神必然保佑我。”宫之奇回答说“我听说,鬼神不是随便亲近某人的,而是依从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里说‘上天对于人没有亲疏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佑他。’又说‘黍稷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才芳香。’又说‘人们拿来祭祀的东西都是相同的,只有有德行的人的祭品,才是真正的祭品。’如此看来,没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神灵也就不享用了。神灵所凭依的,就在于德行了。如果晋国消灭虞国,崇尚德行,以芳香的祭品奉献给神灵,神灵难道会吐出来吗?” 虞公不听从宫之奇的劝阻,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宫之奇带着全族的人离开了虞国。他说“虞国的灭亡,不要等到岁终祭祀的时候了。晋国只需这一次行动,不必再出兵了。” 冬天十二月初一那天,晋灭掉虢国,虢公丑逃到东周的都城。晋军回师途中安营驻扎在虞国,乘机突然发动进攻,灭掉了虞国,捉住了虞公和他的大夫井伯,把井伯作为秦穆姬的陪嫁随从。仍继续祭祀虞国的祖先,并且把虞国的贡物仍归于周天子。所以《春秋》中记载说“晋国人捉住了虞公。”这是归罪于虞公,并且说事情进行得很容易。
宫之奇谏假道文言翻译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二年、五年) -----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 【原文】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1)。公曰(2) “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存焉(3)。”对曰“宫之奇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且少长于君,君昵之。虽谏,将不 听。”乃使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不为道(4),入自颠柃(5),伐溟三门(6)。冀之既病(7),则亦唯君故。今虢为不道,保 于逆旅(8),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9)”虞公许之, 且请先伐虢。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夏,晋里克。荀息帅师 会虞师,伐虢(10),灭下阳(11)。(以上僖公二年)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 (12)。 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13),寇不可玩(14)。一之谓甚(15)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16), 其虞、虢之谓 也。”公曰 “晋,吾宗也(17),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19),是以不嗣(20)。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21);为文王卿士 (22), 勋在王室,藏于盟府(23),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幅乎?亲以宠幅,犹尚害之,况以国 乎?”公曰“吾享祀丰髫(24),神必据我(25)。”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26) ‘皇天无亲(27),惟德是辅(28)。’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29)。’又曰 ‘民不易物,惟德繁物(30)。’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 冯依(31),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32),神其吐之乎(33)?” 弗从,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34),曰“虞不腊矣(35)。在此行也, 晋不更举矣(36)。” 冬,十二月丙于朔(37)。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38)。师还,馆于 虞(39),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膳秦穆姬(40),而修 虞祀(41),且归其职贡于王(42)。 ================================================== 【注释】 (1)晋诸侯国名,姬姓,在今山西西南部。 旬息晋国大夫。 屈晋回 邑名。 乘这里指良马。 垂棘地名,出产美玉。 虞诸候国名,姬姓,在 今山西平陆东北。 虢(guo)诸候国名,姬姓,在今山西平陆南。 假道借路。 (2)公指晋献公。 (3)宫之奇虞国的贤臣。 存在。 (4)冀 诸候国名,在今山西河津东北。 不道无道。 (5)颠柃(ling)地名,在 今山西平陆北。 (6)溟(ming)虞国邑名,在今山西平陆东北。 三门三 面城门。 (7)病受损。 (8)保同“堡”,意思是修筑堡垒。逆旅客 舍。 (9)请罪问罪。 (10)里克晋国大夫。 (11)下阳虢国邑名,在 今山西平陆南。 (12)表屏障。 (13)启启发。这里的意思是助长。 (14)玩轻视。 (15)甚过分。 (16)辅面颊。 车牙床骨。 (17)宗 指祖先。 (18)大伯周太王的长子。 虞仲周太王的次子。 昭宗庙里左 边的位次。 (19)从依从。 (20)嗣继承。 (21)穆宗庙里右边的位次。 (22)卿士执掌国政的大臣。 (23)盟府主管盟书的官府。 (24)享祀指祭祀。 丰丰盛。 繁同“洁”。 (25)据依附,这里指保佑。 (26)《周书》已经失传。 (27)皇天上天。 无亲不分亲疏。 (28)辅 辅佐。 (29)黍稷泛指五谷。 馨香。 明德光明德行。 (30)繁(yin): 是, (31)冯同“凭”,依附。 (32)荐献。 (33)吐意思是不享用祭 品。 (34)以率领。 (35)腊年终的大祭,即腊祭。 (36)更再。举 举兵。 (37)朔每月初一。 (38)虢公丑虢国国君,名丑。 (39)馆住 宿。 (40)膳(yin)陪嫁的人或物。 秦穆姬晋献公的女儿,秦穆公的夫 人。 (41)修虞祀不废弃虞国的祭祀。 (42)职贡赋税和劳役。 ========================================== 【译文】 晋国大夫旬息请求用屈地出产的良马和垂棘出产的美玉去向 虞国借路,以便攻打虢国。晋献公说“这些东西是我的宝物啊” 荀息回答说“如果能向虞国借到路,这些东西就像放在国外库房 里一样。”晋献公说“宫之奇还在虞国。”荀息回答说“宫之奇 为人懦弱,不能够坚决进谏。况且他从小同虞君一起长大,虞君 阻他亲近。即使他进谏,虞君也不会听从”于是,晋献公派荀息 去虞国借路,说“冀国无道,从颠柃入侵,攻打虞国溟邑的三面 城门。冀国已经被削弱,这也是为了君王的缘故。现在虢国无道, 在客舍里修筑堡垒,以侵袭敝国的南部边邑。我们敢请贵国借路, 以便向虢国问罪。”虞公同意了,并且请求让自己先去讨伐虢国。 宫之奇劝阻虞君,虞君不听,于是起兵伐虢。这年夏天,晋国大 夫里克、荀息领兵会同虞军攻打虢国,灭掉了下阳。 ...... “晋献公向虞周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 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晋国的野心 不可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借路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 么可能有第二次?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 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虞 公说“晋国是我们的同宗,怎么会谋害我们?”宫之奇回答说 “太伯和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太伯不从父命,没有继承周朝 的王位。虢仲和虢叔都是王季的儿子,当过文王的执政大臣,对 周王室立下过功勋,记载他们功绩的盟书在盟府里保存着,晋国 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能有什么爱惜?再说晋国爱虞国,这种 爱比桓叔和庄伯的后人对晋国更亲近吗?桓叔和庄伯的后人有什 么罪过,而晋献公把他们都杀掉了,不就是因为他感到他们是一 种威胁吗?至亲的人因为恃宠而威胁到献公,而且还要把他们杀 掉,何况一个国家对他的威胁呢?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洁净, 神明一定会保枯我。”宫之奇说“我听说过,鬼神不随便亲近哪 个人,只保佑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上说‘上天对人不分亲 疏,只帮助有德行的人。’还说‘五谷祭品不算芳香,只有美德 会芳香四溢。’《周书》上又说‘人们的祭品没有什么不同,只有 有美德的人的祭品神才会享用。’照《周书》这么说,君主没有德 行,民众就不会和睦,神明也不会享用他的祭品。神明所依凭的, 在于人的德行。如果晋国夺取了虞国,用他的美德向神明进献祭 品,难道神明会不享用吗?”虞公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劝告,答应了 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离开了虞国,并说 “虞国不能举行年终的腊祭了。这一次虞国就灭亡了,晋国用不着 再发兵了。” ...... 冬季的十二月初一,晋国灭掉了虢国。虢公丑逃到京师.晋军返回途中在虞国驻扎,趁机袭击了虞国,把它灭掉了。晋军抓 住了虞公和大夫井伯,把他们作为晋献公女儿秦穆姬的陪嫁,但 没有废除虞国的祭祀,并把虞国的贡物归于周王室。
宫之奇谏假道古文诗句意思
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 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围,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一定跟着灭亡。晋国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个头。这支侵略别人的军队不可轻视。一次借路已经过分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着,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寒冷’,就如同虞、虢两国互相依存的关系啊。” 虞公说“晋国,与我国同宗,难道会加害我们吗?”宫之奇回答说“泰伯、虞 仲是大王的长子和次子,泰伯不听从父命,不让他继承王位。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第二代,是文王的执掌国政的大臣,在王室中有功劳,因功受封的典策还藏在盟府中。现在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爱什么呢?再说晋献公爱虞,能比桓庄之族更亲密吗?桓、庄这两个家族有什么罪过?可晋献公把他们杀害了,还不是因为近亲对自己有威胁,才这样做的吗?近亲的势力威胁到自己,还要加害于他们,更何况对一个国家呢?” 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清洁,神必然保祐我。”宫子奇回答说“我听说,鬼神不是随便亲近某人的,而是依从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里说‘上天对于人没有亲疏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祐他。’又说‘黍稷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才芳香。’又说‘人们拿来祭祀的东西都是相同的,只有有德行的人的祭品,才是真正的祭品。’如此看来,没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神灵也就不享用了。神灵所凭依的,就在于德行了。如果晋国消灭虞国,崇尚德行,以芳香的祭品奉献给神灵,神灵难道会吐出来吗?” 虞公不听从宫之奇的劝阻,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宫之奇带着全族的人离开了虞国。他说“虞国的灭亡,不要等到岁终祭祀的时候了。晋国只需这一次行动,不必再出兵了。” 冬天十二月初一那天,晋灭掉虢囯,虢公丑逃到东周的都城。晋军回师途中安营驻扎在虞国,乘机突然发动进攻,灭掉了虞国,捉住了虞公和他的大夫井伯,把井伯作为秦穆姬的陪嫁随从。仍继续祭祀虞国的祖先,并且把虞国的贡物仍归于周天子。所以《春秋》中记载说“晋国人捉住了虞公。”这是归罪于虞公,并且说事情进行得很容易。
假虞灭虢的虞国是不是后来的中山国?
不是,虞国是在山西晋南,都城遗址坐落在中条山脉最低平最开阔之处的平陆县古城村。 中山国在战国中山国遗址位于石家庄平山县,都城在灵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
唇亡齿寒,假虞灭虢的典故?
【解 释】 亡失去。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出 处】 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故 事】 春秋时期,晋国为攻打虢国,晋王采纳大将荀息的建议,送晋王的玉石与宝马给虞王,向虞国借道攻虢。虞王不接受宫之奇邻国之间就是嘴唇与牙齿的关系的观点,允许晋国借道攻虢,结果晋灭虢后三年就消灭虞国,夺回宝物。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