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时,汉朝为什么会出现“吴楚七国之乱?
今天给各位分享景帝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景帝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汉景帝时期有多少名臣?
晁错、袁盎两人系西汉之名臣,晁错老成谋国,提出“削藩令”,为汉室立下了百年基业;袁盎仁心为质、引义慷慨,史称“无双国士”。 这两人都富贵一时,晁错为御史大夫,袁盎为太常,但都不得善终,惨遭横死,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这两人公报私仇,器宇狭窄,道德不立,损寿失名,空为天下人耻笑。 晁错看袁盎不顺眼。晁错是知识分子,是治学《尚书》的唯一传人,又根正苗红的汉景帝当太子的办公室当主任,那是满腹才华,不可一世啊。而袁盎呢,老爸是强盗,自己历史又不大清白,吕后当政时当过吕禄的跟班,学历是谈不上了,居然也混成了高级干部。 晁错瞧不起袁盎,袁盎也瞧不起晁错。我怎么说也是汉景帝老爸汉文帝赏识的人才,那时候老子才叫一个牛呢,就是皇帝的兄弟淮南王、皇帝的大功臣周勃都让我捏圆捏扁,晁错不过是凭一张嘴就把国家制度搞得乱七八糟,你这算哪根葱啊。 两人互相看不上眼,别说一起上班是不打招呼了,就是碰上了吃饭唱歌,晁错看见有袁盎参加,立马掉头就走。袁盎看见晁错坐下了,也是转身找地方。 晁错有汉景帝罩着,又正掌权,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监察部长,手下有一帮公检法,要找袁盎的差错,那还不容易。说袁盎在担任吴王刘濞的丞相时接收了他的贿赂。这个事也确实有,那也是袁盎没办法。袁盎本来不想去做吴相的,这个职位不好当。为朝廷说话,吴王会认为是中纪委的,小鞋子会准备满一箱子。袁盎的侄子袁种给他出主意,说你到了吴国,每天只管喝酒,只要说一件事吴王不反就行了。袁盎就照侄儿的高招办,吴王刘濞一看特派员喜欢美酒,那是按量加倍供应,又听说这小子义道,不说坏话,那是钞票大大的送啊。刘濞怎么做的?看看《鹿鼎记》里吴三桂怎么给韦小宝送礼的就知道了。晁错把这事向皇帝打个小报告,袁盎就贬为庶民了。 晁错这个得意啊,以后喝酒唱歌打牌休闲都可以尽兴了,不会担心碰上袁盎了啊。 晁错主张的削藩一推出,吴王刘濞就联合其他六国发动了“七国之乱”,打起“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公然造反了。晁错这时还不想对策,也不找昔日的对头金点子公司首席执行官袁盎出点主意,却还想着借这个因头把袁盎杀了。他召集手下的助手开会,说袁盎当初收了吴王的贿赂,老是说吴王不会反。如今吴王反了,正好把他宰了得了。袁盎这个人虽然没当官了,他通吃黑白两道,人缘好。晁错的部下反对杀袁盎,这事就没定下来。 无职无权的袁盎得到消息,这可不得了啊。脑袋差点搬家,不行,得想办法。他连夜找到晁错的仇人、皇帝的舅舅窦婴,说我有办法对付七国之乱,你让我见皇帝吧。窦婴向汉景帝一报告,汉景帝就召见了袁盎。景帝问,吴国造反能成多大气候啊?袁盎说那都是些亡命之徒,乌合之众,朝廷的正义之师随便就把他们给灭了。景帝一听挺高兴,又问你有什么办法吗? 袁盎心说,我等的就是这一句啊。马上说,办法有是有,但请屏退左右。左右的大臣都走了吧,晁错还在那杵着呢。袁盎又说了,这个,还有一尊佛呢。汉景帝胃口已经被吊得老高了,这时候对晁错说,先生你也先回避吧。晁错只好气呼呼地走了。袁盎等晁错一走,马上就说,我的妙计就是一条——杀了晁错!他说,刘濞他们不是说“清君侧、诛晁错”吗?好啊,杀了晁错,他们的旗号就得倒。如果他们再反,那就是师出无名,是正经的叛乱。这时候,全国的老百姓都会支持我们,刘濞他们就会死得很快。 汉景帝想了想,只要能保我汉室江山,杀一个晁错倒是无所谓,晁错毕竟是自己的老部下,得力干将,而且杀之无名,这时候要动他皇帝不好意思当面处理。他就叫来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说你们几个商量一下,把晁错办了吧。 有了最高指示,陈嘉就到晁错家,说皇上要请你商量个事呢。晁错一听,好啊,等我穿上朝服,打好领带吧。结果被陈嘉一马车拉到东市来了个腰斩,连晁错一家老小也连带着全部给杀了。 腰斩是一种酷刑,把身体斩为两截,但还不能马上就死,晁错在被斩成两截后想明白了,自己被皇帝出卖了啊,可能还想到了早知如此,真的不应该得罪袁盎这条毒蛇啊。
汉景帝刘启有哪些功绩
主要贡献自然是接续文景之治,平定七国之乱。将国家拉回正规。除此之外,在法律上也有一些进步。他老爹汉文帝虽然废除了肉刑,相应制定的惩罚却很是要命。本来砍脚、刺脸的惩罚,被改成了鞭笞五百、三百。很多人而丧命。汉景帝对此进行改革,一是减少鞭打数量,二是要求鞭打过程中不再换人,这样大大提升了执法水平!
汉景帝为什么没有庙号?
景帝任晁错推行削藩改革,导致吴楚七国之乱,这不是景帝之过,而是高祖时分封留下的祸根,景帝任用贤能,平定叛乱,实想一举革除弊端,但诸侯势大,因而不顺。至于诛杀贤能,也是政治需要,或忍痛割爱,或功高遭忌。一个国家无论少了哪一个人都不会有太大损失,历史必然选择其他人代替。高祖和文帝的庙号都是景帝所上。汉昭帝早亡,宣帝号称武帝之皇曾孙,只给武帝上了庙号,其后世西汉皇帝皆以武帝论辈,无人为景帝上庙号。不是功德原因,而是后世辈分问题。
汉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叛乱是怎么回事
说通俗点,那个刘邦,汉景帝刘启的爷爷。灭秦灭项羽建立汉朝后错误的汲取了秦亡的教训,认为秦朝灭亡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延续分封制而完全实行郡县制。 于是就自作聪明的创立了一个叫郡国并行制的制度。就是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分封诸侯国。这其实是一种倒退。 幸好他还汲取了项羽的教训。把先前分封的异姓诸侯国都铲的差不多了,只能下同姓了。这样就相对安稳了半个世纪。 直到汉景帝的时候,他爷爷刘邦坟头都长草了。 老爹也挂了。诸侯国们也都有各自的发展,心就也不平了,凭什么都是一个姓,你能当皇帝我只能当省长?于是七个诸侯联合一起反了。 我汉景帝大能之人,反几个平几个。巴不得你反,把地给收回来。在位期间发扬延续了文景盛世。
汉景帝时期发生的七国之乱是如何引起的?
汉高祖刘邦将自己的子侄们分封在全国各地为王,给他们很大的军事和政治权力,想依靠这些诸侯王的势力来巩固汉朝的天下,这些王爷们只要不犯大罪,王位就可一代代地传下去。后来每换一个皇帝上台,就要封几个诸侯王,到汉景帝当皇帝时,已经封了28个诸侯王。 这些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诸侯王们,各人有各人的领地,在自己这一片领地上,他们就像皇帝一样地发号施令,没人有权过问。日子一长,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的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土,有的自己开采铜矿铸钱,有的甚至想当皇帝。 御史大夫晁错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觉得,诸侯王的势力如果不加以有效地控制,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对国家不利,便向汉景帝上书,分析诸侯王的功劳与过错,建议把他们的领地收回一部分,削弱他们的势力,势力小了,即使发生动乱,也不会带来多大损失。汉景帝早就看出诸侯王的势力太大,想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便同意晁错的建议,委托晁错具体办理。 晁错先从楚王刘戊下手,说他不遵守孝道,在太后去世期间还饮酒作乐,应该杀头,可从轻发落,削掉部分领地,景帝将楚王的东海郡收回。晁错又将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分别削去一部分封地。 在准备再削吴王刘濞的封地时,发生了动乱。 吴王刘濞听说了楚王、赵王、胶西王都被削了封地,心想很快就要轮到自己了,不如借这个机会造反,说不定还能够扩大自己的地盘。 刘濞做好准备,果然听说朝廷要来削夺自己的封地,心中大怒,立即要发兵造反,但又怕自己的力量太单薄,便给20多个诸侯王分别发出通知,说奸臣晁错当权,要对我们刘家的天下不利,我们不如乘机起兵,逼皇上杀死晁错。 吴王的通知一发出去,已经被削去了封地的赵王、楚王、胶西王早就窝了一肚子的火,立即表示同意,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也发兵响应。七个藩王约好了时间,一同举兵,先向最近的梁王刘武发动进攻,打出了诛灭晁错的旗号,矛头直指长安,这就是西汉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 曾做过吴王刘濞丞相的袁盎和晁错有仇,便通过窦婴的关系向汉景帝建议“七国发兵,目的是要杀了晁错,并收回削地命令,只要皇帝接受这个要求就行了。”汉景帝本来已派周亚夫领兵去平定叛乱了,听袁盎这么一说,心想“既然杀了晁错就能罢战,何必舍不得呢?”袁盎还向汉景帝表示,只要杀了晁错,自己保证能去劝吴王等人收兵。汉景帝便派人秘密地杀了晁错,然后派袁盎做使者,劝吴王、楚王等收兵。 袁盎带着皇帝的使节,来到吴王刘濞军前,对吴王说“晁错已被杀死了,皇帝也不再坚持削夺诸侯王的封地了,请你们快退兵吧!”吴王刘濞大笑“我早就想当皇帝了,不乘这个机会下手,还等什么?你当我真的只想杀一个晁错吗?”他不但不同意退兵,还把袁盎关了起来。汉景帝知道了真情后,一面后悔不该杀了晁错,一面命令周亚夫赶快出兵。 周亚夫到了荥阳后,会齐各路人马,在各个要道处布置了军马,挡住吴王和楚王的大军,不让他们前进,却又不和他决战,双方对峙起来。过了几天,周亚夫命令自己的主力大军向后退出三天的路程,吴王和楚王见周亚夫大军向后撤退,以为周亚夫害怕了,更加轻敌,连忙通知其他几个诸侯王奋力前进,自己和楚王率军紧追在周亚夫的军队后面。 周亚夫退够了以后,又命令士兵驻扎下来,教士兵关紧营门,不和敌人决战,如果敌人进攻,就用弓箭将他们射回。吴王的军队急得不得了,冲了好几回大营,都被弓箭射住,白白丢了许多人的性命。 在和敌人相持的时候,周亚夫又派出两支精兵,绕到敌人后面,把吴、楚两军的粮草全部抢了过来,能运的运走,运不走的就地烧毁,吴楚大军几十万,一天没粮就急得嗷嗷叫。不几天吴楚联军便军粮断绝,吴王父子两人悄悄地逃走了,士兵们也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周亚夫乘机发动进攻,楚王兵败自杀;吴王逃到东越,被东越王诱杀。 吴王、楚王一死,其他各小王侯纷纷投降,不到三个月,“七国之乱” 便被周亚夫平定下去了。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