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表法是谁提出来的,培根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今天给各位分享三表法是谁提出来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三表法是谁提出来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从本文的内容来看墨子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墨子,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相传他曾止楚攻宋,实施兼爱、非攻的主张. 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墨子的世界观中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一方面他强调非命、尚力,认为决定人们不同遭遇的不是命,而是力.他指出,赖其力而生,不赖其力则不生,充分肯定人力在社会生活与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 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墨子最早提出名实必须相符的思想.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 墨子的哲学思想反映了从宗法奴隶制下解放出来的小生产者阶层的二重性,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
“以实证名”和“言必立仪”的认识论是什么?
墨子在认识论上是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者,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在认识论上提出唯物主义朴素原则的哲学家。他的重要贡献是唯物地回答了认识论中的名实关系和真理标准的问题。 “以实证名”是墨子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孔子为维护西周“分土分侯”制,提出了“正名”的口号,要以“先王”的周礼和名教责实,否则就是名不正,言不顺。这是以名证实的认识路线。墨子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主张“取实予名”(名即口头称谓的名称、概念、思想、观念等;取就是动手实行),反对只知其名不知其实的认识路线。他认为“瞽(gǔ,眼瞎)不知白黑者,非以其名,以其取也。”(《贵义》)就是说,瞎子不知黑白,并非不知黑白之名,而是无法辨别黑白之物。所以认识的过程应该是“实”在先,“名”在后,以实证名。实是源,名是流,这与孔子的正名论是根本对立的。 “言必立仪”是墨子唯物地解答认识的标准问题。“言必立仪”说的是立论要有仪法、准则、标准。也就是判断是非真假必须明确标准。那么如何确定这个标准呢?墨子认为,必须综合历史的经验、社会的实际和以人民的功利为准,这是他的创见。他说“言必有三表”,即“有考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非命上》)也就是说,立论的标准有三条其一,“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亦即立论要寻找历史根据,以前人间接经验为据,其二,“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亦即看百姓耳闻目睹的实情,以群众的直接经验为依据,其三,“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亦即要考查实际应用的效果,看是否符合国家人民的利益。前二条的“考之”和“原之”,是说明立论要来源于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群众的经验。这是十分可贵的唯物论的经验论。第三条“用之”,是说明鉴别言论是非,要见之行动,观其效果,验于功利。这是很了不起的贡献。可以说,墨子是中国哲学史上提出并试解决真理标准的先行者。他不仅在哲学上提出立论要有考,有原,有用,而且还要求身体力行,是一个“信身而从事”的实践家。他说“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兼爱》)又说“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公孟》)这就是说,言行要一致,说到要做到。 墨子的认识论是建立在普通感觉经验的基础上的,固然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出发点和基础,这只是朴素的反映论,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科学的弊病。 ,直接感觉的经验是狭隘的,它主张通过耳闻目见之实,不可能区别客观实在中的真伪,甚至把幻觉和错觉也误为实在的。比如,他一方面用“百姓耳目之实”否定了“天命”,,另一方面又用“历史传说”和“众人的耳目之实”来证明鬼神确实存在,就在于夸大了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这就使他的认识论蒙上了鬼神的灰尘。因为把众人的幻觉当真知,便信有鬼神,并且借助鬼神,但在实践中又不靠鬼神,而靠强力,这是自相矛盾的。 ,停留在感性阶段的认识论,是不可能区别客观实在中的本质与现象的。比如在第三表中讲“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时,就看不到当时的“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之对立的本质。又如,在第一表中讲“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强调重视历史的依据是对的,但他又把历史说成是“古者圣王之事”,这就错了,而且历史上的许多传说未必都真实可靠。不过,墨子“言必有三表”,亦即“言有三法”说,在中国古代认识论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辨别言论是非真假的系统理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创见。 ,墨子哲学思想的主流是进步的,有战斗性的。他的“非命”、“强力”、“兼爱”、“尚贤”和“以实证名”、“言必立仪”等,都有其唯物的科学的合理内核。
墨家学派
墨家—— 先秦学派之一,创始人墨翟,世称墨子,这也就是墨家之名的由来。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清庙之守,意思是管理庙中事物,演习郊祀或其他祭祀礼仪。春秋初的尹佚,便是清庙之守。 据说他的传人史角居于鲁国,墨子曾前往学习。 墨家理想人格讲究任侠,墨子之门多勇士( 陆贾《新语·思务》)说明了墨家理想人格的崇侠尚武,而墨子服役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淮南子·泰族训》)则说明了墨家理想人格的侠肝义胆。 《淮南子·要略》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可见墨子是从儒家分出来的。墨子并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批判和改造,从而树立起自己的一面旗帜,在战国时成为与儒家相抗衡的引人注目的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韩非·显学篇》)。而经过汉代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学由显学逐渐变为绝学。 墨子其人—— 关于墨子的生平身世,西汉太史公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的末尾提到“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所以后世对他的生平身世一直争论不休,有说是宋人,有说是鲁人。 墨子好学而博(《庄子·天下》),并且是个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救民于水火中的大好人。孟子对他这种士志于道的精神还是十分赞扬的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庄子也由衷得称赞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庄子·天下》)。 墨子的手工很巧,据说他用木头削成的车轴,能承受六百斤重的物体;用木料拼成的木鸟,能在天上飞一天;还比当时的巧手公输盘更早的发明了云梯等等。由此可见,这位墨子还是一位发明家、科学家。 不过墨子许是为了巩固自己学说,而提出世上有鬼,还教人敬事鬼神,进而形成了一种落后的宗教观,也,到东汉哲学家王充写《论衡》一书时,遭到了王充的狠狠批判。但无论如何,墨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无疑占着极重要的位置,墨子本人也是一位极杰出的优秀人才。 《墨子》其书—— 战国末期,墨家后学将该派的著作汇编成《墨子》一书,《墨子》一书是墨子言行的忠实写照,又称《墨经》或《墨辩》。 此书文风朴实无华,但部分内容诘屈聱牙,以致两千来年,很少有人问津。直到近代,才有学者认真解读这本古书,才发现早在二千多年前墨家便已有对光学(光沿直线前进,并讨论了平面镜、凹面镜、球面镜成像的一些情况,尤以说明光线通过针孔能形成倒像的理论为著)、数学(已科学地论述了圆的定义)、力学(提出了力和重量的关系)等自然科学的探讨,可惜的是,这一科学传统也书在古代未得到重视而没能结出硕果。但这一发现,震动了当今学术界,使近代人对墨家乃至诸子百家更为刮目相看。 墨家思想—— 该派思想,主要反映在《墨子》一书中。尚贤尚同是《墨子》一书的基本政治纲领。墨子认为尚贤(任人唯贤)是为政之本,这种平等思想直接冲击宗法世袭制。 他又提出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应一同天下之义,即制止天下动乱,必须选举贤能的士、卿、大夫、天子来一同天下,为万民兴利初害,这就是尚同。 墨子言功利,和杨朱的为我大相径庭,他说的利,不是利己,而是普天同利,这种建立在理想国上基础上的功利主义,是《墨子》一书的基本道德观念。 墨学是代表小生产阶级说话的,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墨家反对剥削,崇尚劳动。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不与劳动”的,就不能“获其实”。 《墨子》一书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共同基本核心思想,便是墨子提出的兼爱(兼相爱),兼爱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其它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墨子的兼爱,是对孔子思想体系的基本观念的仁的改造。墨子提倡兼相爱 ,就是说无差别地爱社会上一切人。 思想鉴借—— 关于墨家学说的现实价值,如鉴借墨家的兼爱思想,它要求人们平等互爱,也互相援助,突出了互利互助的精神;如鉴借墨家的尚贤思想,这贤主要是指有道德、有学识的人才,这一道德价值取向,对于激励人们加强自我修身、力争成为贤者有积极作用;如鉴借墨家的节俭思想,墨家的这一节俭思想于今而言,依然具有针对性,更值得我们提倡。
如何理解科学是一种科学方法,培根与笛卡尔
科学是一种科学方法。 科学是从经验事实推导出来的知识。通过观察与实验获得可靠的基础,然后根据某种逻辑推理程序从中推导出可靠的理论或定律。科学始于观察,且依赖于归纳推理,通过不断地观察实验被证明为真。但英国哲学家查尔莫斯批判了这种观点,他认为观察实验并不能获得科学的可靠基础,且作为可依赖的逻辑推理程序的归纳法并不具有合理性。因而,科学并不是通过观察实验并进行归纳推理得到理论或定律的。 科学进步并不能简单的通过科学研究纲领以及范式转化进行评价与判断,这两种方法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科学是一种客观的研究方法,它是通过归纳演绎、实验证明来理性推导的。 科学是一种科学方法,其正确的态度是采取客观研究法来对科学知识性质问题进行研究,因为科学理论是不依赖于个人的或约定的意见而独立存在的,科学是一个没有主体的过程,科学知识的产生和评价在许多方面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按照培根,科学方法应当具有什么特点?
科学方法是人类所有认识方法中比较高级、比较复杂的一种方法。 科学方法应当具有的特点 1、鲜明的主体性,科学方法体现了科学认识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具有明显的目的性;2、充分的合乎规律性,是以合乎理论规律为主体的科学知识程序化;3、高度的保真性,是以观察和实验以及他们与数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对研究对象进行量的考察,保证所获得的实验事实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