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庐子闻而笑之曰文言文翻译,《《宋史·徐的传》》古诗原文及翻
今天给各位分享长庐子闻而笑之曰文言文翻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长庐子闻而笑之曰文言文翻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文言文《曾子不受赐》的 奚为不受 的奚 是什么意思
奚疑问代词什么 .奚为不受介宾倒装。介词“为”的宾语“奚”前置于 “为”的前面
努力不悔,有人可期。我心虽存,其身亦随。君子如何,尔辈于斯。是什么意思?
出自《列子》冲虚经天瑞 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眎之,犹众庶也。国不足, 将嫁于卫。弟子曰“先生往无反期,弟子敢有所谒;先生将何以教?先生不闻 壶丘子林之言乎?”子列子笑曰“壶子何言哉?虽然,夫子尝语伯昏瞀人,吾 侧闻之,试以告女。其言曰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 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 不化。阴阳尔,四时尔,不生者疑独,不化者往复。往复其际不可终,疑独其道 不可穷。《黄帝书》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 绵若存,用之不勤。’故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 自力,自消自息。谓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非也。” 子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 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 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 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穷也,乃复变而为 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 含精,万物化生。” 子列子曰“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故天职生覆,地职形 载,圣职教化,物职所宜。然则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有所否,物有所通。何 则?生覆者不能形载,形载者不能教化,教化者不能违所宜,宜定者不出所位。 故天地之道,非阴则阳;圣人之教,非仁则义;万物之宜,非柔则刚此皆随所 宜而不能出所位者也。故有生者,有生生者;有形者,有形形者;有声者,有声 声者;有色者,有色色者;有味者,有味味者。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尝 终;形之所形者实矣,而形形者未尝有;声之所声者闻矣,而声声者未尝发;色 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尝显;味之所味者尝矣,而味味者未尝呈皆无为之 职也。能阴能阳,能柔能刚,能短能长,能圆能方,能生能死,能暑能凉,能浮 能沉,能宫能商,能出能没,能玄能黄,能甘能苦,能膻能香。无知也,无能 也,而无不知也,而无不能也。” 子列子适卫,食于道,从者见百岁髑髅,攓蓬而指,顾谓弟子百丰曰 “唯予与彼知而未尝生未尝死也。此过养乎?此过欢乎?种有几若鼃为鹑, 得水为,得水土之际,则为鼃蠙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 则为乌足。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蝴蝶。蝴蝶胥也,化而为虫,生灶下,其状 若脱,其名曰掇。掇千日化而为鸟,其名曰乾余骨。乾余骨之沫为 斯弥。斯弥为食醯颐辂。食醯颐辂生乎食醯黄軦,食醯黄軦生乎九猷。九猷 生乎瞀芮,瞀芮生乎腐蠸,羊肝化为地皋,马血之为转邻也,人血之为野火也。 鹞之为鹯,鹯之为布谷,布谷久复为鹞也。燕之为蛤也,田鼠之为鹑也,朽瓜之 为鱼也,老韭之为苋也,老羭之为猨也,鱼卵之为虫。亶爰之兽自孕而生 曰类。河泽之鸟视而生曰鶂。纯雌其名大腰,纯雄其名稚蜂。思士不妻而感, 思女不夫而孕。后稷生乎巨迹,伊尹生乎空桑。厥昭生乎湿,醯鸡生乎酒。羊奚 比乎不荀。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久入于机。万物皆出于 机,皆入于机。” 《黄帝书》曰“形动不生形而生影,声动不生声而生响,无动不生无而生 有。”形,必终者也;天地终乎?与我偕终。终进乎?不知也。道终乎本无始, 进乎本不久。有生则复于不生,有形则复于无形。不生者,非本不生者也;无形者, 非本无形者也。生者,理之必终者也。终者不得不终,亦如生者之不得不生。而 欲恒其生,画其终,惑于数也。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属天清而散, 属地浊而聚。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归也,归其真宅。黄帝曰 “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我尚我存?” 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其在婴孩,气 专志一,和之至也;物不伤焉,德莫加焉。其在少壮,则血气飘溢,欲虑充起; 物所攻焉,德故衰焉。其在老耄,则欲虑柔焉,体将休焉,物莫先焉。虽未及婴 孩之全,方于少壮,间矣。其在死亡也,则之于息焉,反其极矣。 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问曰 “先生所以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 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 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 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宽者也。” 林类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孔子适卫,望之于野。 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子贡请行。逆之垅端,面之而叹曰 “先生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林类行不留。歌不辍。子贡叩之不已,乃仰 而应曰“吾何悔邪?”子贡曰“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 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林类笑曰“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 以为忧。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 子贡曰“寿者人之情,死者人之恶。子以死为乐,何也?”林类曰“死之 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营 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子贡闻之,不喻其意,还 以告夫子。夫子曰“吾知其可与言,果然;然彼得之而不尽者也。”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 “然则赐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皋如也,宰如也,坟如也, 鬲如也,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仲尼曰 “赐!汝知之矣。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 恶,未知死之息也。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 死也者,德之徼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 而不知归,失家者也。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有人去乡土、 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又有人 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己者,亦何人哉?世必以为智谋之士。 此二者,胥失者也。而世与一不与一,唯圣人知所与,知所去。” 或谓子列子曰“子奚贵虚?”列子曰“虚者无贵也。”子列子曰“非 其名也,莫如静,莫如虚。静也虚也,得其居矣;取也与也,失其所矣。事之破 而后有舞仁义者,弗能复也。” 粥熊曰“运转亡已,天地密移,畴觉之哉?故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 者亏于彼。损盈成亏,随世随死。往来相接,间不可省,畴觉之哉?凡一气不顿 进,一形不顿亏;亦不觉其成,亦不觉其亏。亦如人自世至老,貌色智态,亡日 不异;皮肤爪发,随世随落,非婴孩时有停而不易也。间不可觉,俟至后知。”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 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气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 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长庐子闻而笑曰“虹霓也,云雾也, 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山岳也,河海也,金石也,火木也,此 积形之成乎地者也。知积气也,知积块也,奚谓不坏?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 有中之最巨者。难终难穷,此固然矣;难测难识,此固然矣。忧其坏者,诚为大 远;言其不坏者,亦为未是。天地不得不坏,则会归于坏。遇其坏时,奚为不忧 哉?”子列子闻而笑曰“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坏与不坏,吾 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 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 舜问乎烝曰“道可得而有乎?”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 舜曰“吾身非吾有,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 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行 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以。天地强阳,气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 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 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 未及时,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 “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 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 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 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 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 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若一身庸非盗乎?盗阴阳之和以成 若生,载若形;况外物而非盗哉?诚然,天地万物不相离也;仞而有之,皆惑也。 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有公私者,亦盗也;亡 公私者,亦盗也。公公私私,天地之德。知天地之德者,孰为盗邪?孰为不盗邪?” 大概意思是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浩瀚的宇宙,不过是上帝的一场梦
《列子二则》
杨布打狗 开放分类 成语、俗语、词汇、中国文化史 杨布打狗 【出处】列子《列子·说符》 [古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释 缁(zī)黑色。 素白色。 扑打,敲。 犹像。 向往日。 评注 这篇寓言故事说明若自己变了,就不能怪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别人另眼看自己,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然的话就像杨布那样一身衣服变了,反而怪狗不认识他。 【翻译】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有一天,他穿了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天下雨了,他把白色衣服脱下,穿着一套黑色的衣服回家来。他家的狗认不出杨布,就迎上去汪汪地对着他大叫。杨布非常恼火, 拿了根棍子就要去打狗。 杨朱看见了,说你快不要打狗了,你自己也会是这个样子的。假如你的狗出去的时候是白的,回来的时候变成黑的了,那你能觉得不奇怪吗? (1)衣素衣而出 衣第一个衣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穿衣;第二个衣是名词,衣服。 (2)岂能无怪哉 怪奇怪。 (3)天雨,解素衣天上下雨,他把白色衣服脱下。 (4)迎而吠之迎上去汪汪地对着他大叫。 【寓意】1.当朋友误解自己的时候,不要脑子发热,动怒发火;而应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要学会换位思考。 2.以短浅的目光看到事物的表面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吃亏的终究是自己. 若自己变了,就不能怪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别人另眼看自己,要从自己身 上 找原因,不然的话就像杨布那样一身衣服变了,反而怪狗不认识他。 3凡事不能主观臆断,要视情况变化而变化。 杞人忧天 【拼 音】 qǐ rén yōu tiān 【解 释】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示 例】 清·劭长蘅《守城行纪时事也》诗“纵令消息未必真,杞人忧天独苦辛。” 【近义词】 庸人自扰 【反义词】 无忧无虑、若无其事 【典故】 从前有个小国家叫杞。杞国有一个人,整天胡思乱想,疑神疑鬼。他一会儿担心天会崩塌下来,砸扁了脑袋;一会儿担心地会陷落下去,埋住了全身。他越想越害怕,整天忧心忡(chōng)忡,白天吃不下饭,夜里不敢睡觉。这件事慢慢地传开了。有个热心人看到他那副忧愁烦闷的样子,担心他把身体弄坏了,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一股积聚的气体,上下四方到处都有。人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要和它接触。你整天在气体里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心它会掉下来呢?”这个杞国人半信半疑地问“如果天真是一股积聚的气体,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就要掉下来了吗?”“不会,不会!”那个人回答,“太阳、月亮、星星也不过是气体中会发光的物质。就是掉下来,也不会伤人的。你尽管放心。”杞国人又问“那么地要是塌下去怎么办呢?”热心人说“地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罢了。东南西北到处都有这样的土块。你东走西跑,蹦蹦跳跳,成天在地上活动,根本不必担心它会塌陷下去。”杞国人听了,心里好像放下了千斤重担,脸上露出了笑容。那个热心人,因为解除了杞国人的忧愁,也十分高兴。 【提示】 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亡所寄②,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③,因往晓之曰④“天,积气耳,无处无气⑤。若屈伸呼吸⑥,终日在天中行止⑦,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⑧,日月星宿不当坠乎⑨?”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⑩,亦不能有所中伤(11)。”其人曰“奈地坏何(12)?”晓者曰“地积块耳(13),”充塞四虚(14),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15),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16),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列子》 【注释】 ①崩坠——倒塌,坠落。 ②身亡所寄——没有地方存身。亡,同“无”。寄,依附。 ③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 ④晓——开导。 ⑤无处无气——没有一处没有气。 ⑥若——你。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 ⑦终日在天中行止——整天在天空气体里活动。行止,行动和停留。 ⑧果——果然,果真。 ⑨日月星宿(xiù)不当坠耶——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星宿,泛指星辰。 ⑩只使——即使。 (11)中伤——打中击伤。 (12)奈地坏何——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 (13)地积块耳——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 (14)四虚——四方。 (15)躇(chú)步跐(cí)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走。跐,踩。蹈,踏。 (16)舍然——释然。放心的样子。 杞国有一个人,整天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满脸忧愁的神色。 他的一个朋友为他担忧,关切地问“你有什么忧愁的事吗?” 这个人叹了口气说“唉!我担心天会突然塌下来,地会突然陷下去,我的身体到哪里去躲藏呢?” 他的朋友就开导他说“这天,不过是一团气积聚起来的,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伸展身体、俯仰、呼吸,每时每刻都在天中活动,你 为什么还担忧天会塌下来呢?” 这个人又说“这天如果真的是一团气积聚起来的,那天上的日月星辰,不是都要掉下来了吗?” 他的朋友又劝导说“日月星辰,只是那一团气体中有光耀的一部分,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人的。” 这个人又追问“那么,地陷了,人又怎么办呢?” 他的朋友又说“这地,也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它塞满了四面八方所有空虚的地方,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土块,你跨步、跳跃,每时每 刻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忧地会陷下去呢?” 这个人听后,才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欢喜的神色。他的朋友看到这情形,也放心地笑了。 就这样
人教版文言文《列子》二则翻译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回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站立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有一天,他穿了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天下雨了,(杨布)把白色衣服脱下,穿着一套黑色的衣服回家来。他家的狗认不出杨布,就迎上去汪汪地对着他大叫。杨布非常恼火, 拿了根棍子就要去打狗。 杨朱看见了,说你快不要打狗了,你自己也会是这个样子的。假如你的狗出去的时候是白的,回来的时候变成黑的了,你能觉得不奇怪吗?
《《李光地》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李光地李光地,字晋卿,福建安溪人。幼颖异,力学慕古。康熙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二年,乞省亲归。十三年,耿精忠反,郑锦据泉州,光地奉亲匿山谷间,锦与精忠并遣人招之,力拒。十四年,置疏蜡丸中,遣使间道赴京师,上得疏动容,嘉其忠,擢侍读学士。以父丧归。十七年,同安贼蔡寅结众万余,以白巾为号,掠安溪。光地募乡勇百余人扼守,绝其粮道,贼解去。十九年,授内阁学士。入对,言“郑锦已死,子克塽幼弱,部下争权,宜急取之。”且举内大臣施琅习海上形势,知兵,可重任。上用其言,卒平台湾。初,畿辅屡遭水患,上以漳河与滹沱合流易泛滥,命光地导漳自故道引入运河,杀滹沱之势。寻奏霸州等七县因浚新河,占民田一百三十九顷,请豁免赋额,从之。由是下流益畅,无水患。上褒其治绩,擢吏部尚书。四十四年,拜文渊阁大学士。时上潜心理学,旁阐六艺,御纂朱子全书及周易折中、性理精义诸书,皆命光地校理,日召入便殿揅求探讨。四十七年,皇太子允礽以疾废,命诸大臣保奏诸皇子孰可当储位者。尚书王鸿绪等举皇子允禩,上切责之。询光地何无一言光地奏前皇上问臣以废太子病臣奏言徐徐调治天下之福臣未尝告诸人也光地被上遇同列多忌之者凡所称荐多见排挤,因以撼光地。桐城贡士方苞坐戴名世狱论死,上偶言及侍郎汪霦卒后,谁能古文者,光地曰“惟戴名世案内方苞能。”苞得释,召入南书房。其扶植善类如此。五十七年,卒,年七十七。遣恒亲王允祺奠醊,赐金千两,谥文贞;使工部尚书徐元梦护其丧归。复谕阁臣“李光地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清史稿·列传达室第四十九》,有删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遣使间道赴京师 间道从小路 B.上用其言,卒平台湾 卒副词,终于 C.皆命光地校理 校考察 D.桐城贡士方苞坐戴名世狱论死 坐因犯……罪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B. C.D. 12.下列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询光地何/无一言/光地奏前者/皇上问臣以废太子病/臣奏言/徐徐调治天下/之福臣未尝告诸人也/光地被上遇同列/多忌之者/凡所称荐/多见排挤 B.询光地何无一言/光地奏前者/皇上问臣/以废太子病/臣奏言/徐徐调治/天下之福/臣未尝告诸人也/光地被上遇同列/多忌之者/凡所称荐/多见排挤 C.询光地何/无一言/光地奏前者/皇上问/臣以废太子病臣奏言/徐徐调治天下/之福臣未尝告诸人也/光地被上/遇同列多忌之者/凡所称荐/多见排挤 D.询光地何无一言/光地奏/前者皇上问臣以废太子病/臣奏言徐徐调治/天下之福/臣未尝告诸人也/光地被上遇/同列多忌之者/凡所称荐/多见排挤 参考答案 10.C(校考订,考证。“校理”的是古书,只能是考订、考证,不是实地考察行为。) 11.B(A.结构助词“的”代词,B.“以”都是介词,“因为”,C.连词“因为”副词“就”,D.助词,句中停顿无意义代词“……的人”。) 12.D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李光地,字晋卿,是福建安溪人。幼时聪颖异常,致力于学习,仰慕古贤。康熙九年考中进士,量才授官为庶吉士,任命为编修。康熙十二年,李光地请求探望亲人回到故乡。康熙十三年,耿精忠造反,郑锦占据着泉州,李光地事奉亲人隐藏在山谷中,郑锦和耿精忠都派人招纳李光地,李光地坚决拒绝。康熙十四年,李光地将奏疏藏在蜡丸中,派人从小路赶到京城,皇上得到奏疏十分感动,嘉奖他的忠诚,提拔他为侍读学士。李光地因为父亲去世而返回安溪。康熙十七年,同安的强盗蔡寅纠结一万多人,用白头巾作为旗号,掠夺安溪。李光地招募乡里一百多个勇敢的人据守安溪,断绝蔡寅的粮草通道,强盗只好撤离。康熙十九年,李光地被任命为内阁学士。他上朝问对,说“郑锦已经死了,他的儿子郑克埉幼小羸弱,他的部下争权夺利,应该赶紧攻克他。”并举荐内大臣施琅,因为他熟悉海上的地理状况,懂得军事,可委以重任。皇上采纳他的建议,终于平定了台湾。当初,京城附近地区多次遭受水灾,皇上因为漳河与滹沱河合流之处容易泛滥,命令李光地疏导漳河从旧河道引入运河,减缓滹沱河的水势。不久李光地上奏陈述霸州等七个县因为疏通新河道,占民田一百三十九顷,请求豁免相应赋额,皇上准奏。从此下游更加通畅,没有了水灾。皇上褒奖李光地治理漳河与滹沱河的政绩,提升他为吏部尚书。康熙四十四年,李光地被任命为文渊阁大学士。当时皇上在理学方面很用心,喜欢读阐述六经的书,下令编纂《朱子全书》和阐述《周易》取正、宋儒的人性天理之学等精义的很多书籍,都任命李光地组织考订整理,每天召他进便殿研究探讨。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允礽因为有病被废除太子职位,康熙命令大臣们保举上奏几位皇子谁可以担任太子。尚书王鸿绪等举荐皇子允禩,皇上严词斥责他们。皇上问李光地为什么一言不发,李光地上奏道“以前皇上您拿太子生病想废除太子职位的事问臣,臣上奏说慢慢调理医治太子的病才是天下的福气,臣没有告诉别人啊。”李光地被皇上这样信任,同僚大多忌妒他,凡是李光地称赞举荐的人,大多被排挤,忌妒他的同僚就通过这些手段来摇动李光地的地位。桐城贡士方苞因戴名世的案件犯罪将被判处死刑,皇上有一次偶然说到侍郞汪霦死后还有谁能写古文,李光地说“只有戴名世一案牵涉到的方苞能写。”方苞得以释放,被召入南书房。李光地扶植好事就像这样。康熙五十七年,李光地去世,享年七十七岁。皇上派恒亲王允祺前往祭奠,赏赐黄金千两,谥号为文贞;派工部尚书徐元梦护送他的灵柩回故乡。皇上又晓谕大臣“李光地处事谨慎、清廉勤奋,节操始终如一,学问渊博。我了解他最真切,理解我的人没有超过李光地的!”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