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24史》指哪24史

生活常识 2023-05-09 21:42生活常识www.pifubingw.cn

今天给各位分享《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中国被赋予“正史”地位的二十四史之首,是什么呢?

历史上的二十四史是指从三皇五帝到明朝崇祯皇帝之间的24部官方认可的史书。而其中的《史记》便被列为这二十四史之首,《史记》的地位在历史和现代都非常的高,那么我们接下来就一起了解一下《史记》吧。 《史记》的历史意义其实,在早期历史中,史学并没有特别独特的地位,属于经学范围。历史上也有许多有关史学的记载,但《史记》是中国史学历史上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这个文学领域的先河,以年为编排线索讲述历史事件,记录真实的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具体意义的史书。它的编成也让史学脱离了经学的范围,让史学在中国历史的学术领域里有了独立的地位,所以《史记》被称为二十四史之首。 对《史记》的评价相信对于《史记》的评价,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是鲁迅先生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句,这句话也足够证明了《史记》在中国文学历史上的伟大价值和地位。《史记》为后代文学的学习和发展创下了重要基础,奠定了史学的传统文化基础,对后世的小说以及戏曲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许多历史人物的传记也出自于《史记》。 《史记》创作背景史记在最初被称为太史公书,也简称为太史公。《史记》的最早由司马迁创作,在东汉之后,《史记》就变成了古代史书的统称。司马迁作为太史,主要负责整理历史事件,由此他也根据历史上许多的人物传记记载,而创作了《史记》一书。如今的《史记》总共有130篇,包含了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的体裁,在司马迁之后,也有许多文学者继续编写《史记》。

《二十四史》的书名以及作者都是谁?

二十四史 序号 |书名|作者|卷数 1 史记 西汉·司马迁 130 2 汉书东汉·班固 100 3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 120 4 三国志 西晋·陈寿 65 5 晋书 唐·房玄龄等 130 6 宋书 南朝梁·沈约 100 7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59 8 梁书 唐·姚思廉 56 9 陈书 唐·姚思廉 36 10 魏书 北齐·魏收 114 11 北齐书 唐·李百药 50 12 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50 13 隋书 唐·魏征等 85 14 南史 唐·李延寿 80 15 北史 唐·李延寿 100 16 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 200 17 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 225 18 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50 19 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74 20 宋史 元·脱脱等 496 21 辽史 元·脱脱等 116 22 金史 元·脱脱等 135 23 元史 明·宋濂等 210 24 明史 清·张廷玉等 332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1921年,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二十四史的历史 三国时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二十四史”。并刊“武英殿本”。 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被称为“正史”。“正史”这个名称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当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以后,“正史”一称就被“二十四史”所专有,取得了“正统”史书的地位。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

二十四史是哪些?各自的作者是谁?

二十四史 序号 |书名|作者|卷数 1 史记 西汉 司马迁 130 2 汉书 东汉 班固 100 3 后汉书 南朝 范晔 120 4 三国志 西晋 陈寿 65 5 晋书 唐朝 房玄龄等 130 6 宋书 南朝 梁沈约 100 7 南齐书 南朝 梁萧子显 59 8 梁书 唐朝 姚思廉 56 9 陈书 唐朝 姚思廉 36 10 魏书 北齐 魏收 114 11 北齐书 唐朝 李百药 50 12 周书 唐 令狐德棻等 50 13 隋书 唐 魏征等 85 14 南史 唐 李延寿 80 15 北史 唐 李延寿 100 16 旧唐书 后晋 刘昫等 200 17 新唐书 宋朝 欧阳修、宋祁 225 18 旧五代史 宋 薛居正等 150 19 新五代史 宋 欧阳修 74 20 宋史 元朝 脱脱等 496 21 辽史 元 脱脱等 116 22 金史 元 脱脱等 135 23 元史 明朝 宋濂等 210 24 明史 清朝 张廷玉等 332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1921年,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二十四史的历史 三国时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被称为“正史”。“正史”这个名称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当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以后,“正史”一称就被“二十四史”所专有,取得了“正统”史书的地位。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视历史的国家之一。我国民族有着忠实记载历史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使得我国在几千年来能够保存下大量的历史资料,史料之丰富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媲美的。这部《二十四史》,就是从汉武帝时起,到清朝乾隆年间止,经过历代史学家们编著积累而成的。 这套史书,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可以说是我国的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编年大史”。《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含着大量的历史资料。它不仅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而且还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的阶级斗争和人民的一部分真实生活情况;有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材料,更是触目皆是。 《二十四史》虽然具有许多优点,它都是出自封建史学家之手,存在很多问题。从隋文帝杨坚禁止私人修史以后,史书的编写完全由官府掌握。朝廷设官修史,一般都由当朝宰相监修。,歌颂帝王的文治武功,抹煞人民的作用和成就,歪曲阶级斗争的事实真相,丑化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用封建道德标准来褒贬人物等,比比皆是。历代的封建王朝,都妄图用修史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二十四史》里的史料,是被封建统治阶级挑选过的,有的甚至经过歪曲和篡改。我们今天利用这些材料的时候,必须谨慎,要加以分析和批判。

《史记》为24史之首,其中《秦始皇本纪》的翻译和原文是什么?

一、译文 八月己亥,赵高想要作乱,害怕群臣不肯服从,就预先做了一个试验,拿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是马。” 赵高问左右大臣,左右大臣有的缄默不语,有的说是马,来阿谀迎合赵高。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假借法律暗中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后来大臣们都很惧怕赵高。 二、原文 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於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 三、出处 节选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司马迁在元封三年(前108年)接替其父担任太史令,从太初元年(前104年)开始创作《太史公书》(后来称为《史记》)。 后因向汉武帝为李陵战败投降匈奴之事辩护而被捕入狱并处以腐刑,在形体和精神上遭受巨大的创伤。出狱后任中书令,忍辱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大约在征和二年(前91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二、作品赏析 史记独特的叙事艺术,非常注重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更深层次的探究,综合前代的各种史书,成一家之言,纵向以十二本纪和十表为代表,叙写了西汉中期以前的各个历史时代,横向以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为代表,统摄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个领域和行业,形成纵横交错的舒适结构。 ,《史记》的章法、句式、用词都有很多独到之处,别出心裁,不循常规,以其新异和多变而产生独特的效果。 三、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始皇本纪

《史记》为什么是“二十四史”之首﹖

二十四史是我国历史上各朝代由官方编撰或认可的史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开始,到明朝崇祯皇帝为止,共计二十四部。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史》、《新唐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其余二十三部史书都是不同程度仿照《史记》而成,故人们将《史记》称为“二十四史之首”。《史记》记载了上至三皇五帝的传说时期,下到汉武帝初年,前后三千多年,共计一百三十卷,五十余万字,全部由司马迁一人一手完成。书中内容从事实出发,不仅对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制度进行书写,还对社会底层人群详加描述;不仅限于史学,在文学和哲学方面也有很高建树。比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等,都出自《史记》一书。《史记》的历史地位和史学价值在于,在它出现之前,没有更早、更真实、更系统、时间跨度更长的史学著作。鲁迅曾盛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由此,足以看出《史记》的历史地位之高。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