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屐的用途,李白诗句“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中的“谢公屐
今天给各位分享谢公屐的用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谢公屐的用途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古代人的鞋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古代把人类身上的服饰分作首衣.上衣.下衣和足衣。足衣,就是古人对鞋与袜的总称。当时,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没有发明纺织。“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61五蠹》)据专家研究,人类经历过赤足时期,后来才发明了鞋子。在比较寒冷的地区,当时的原始人用一种小皮条将割成整块的兽皮包扎在脚上,实际上是一种兽皮袜。这是最早的“足衣”,已有数万年以上的历史。因用于裹脚,亦有“裹脚皮”之称。据推断,它是最古老的原始鞋,也是今天鞋子的原始形态。 先秦时期的鞋履 早在仰韶文化时期,我国人民已在着尸非、屦或履了,当时男女鞋饰没有明显的差别。到殷商时,初步建立了礼制,已有各种鞋履,可说皮、绵、布、草俱全。专利鞋批发据《实录》中说“夏商舄履皆以皮为之。”从哈密市五堡墓地出土的3000年前的长筒皮靴,就是很好的证明。其靴长12.7厘米,宽9.4厘米。由靴面、靴底、靴腰三部分,以细皮条缝制而成。自靴底毛靴腰最上部约19.5厘米,靴尖上翘,并在其上及跟、靴内外两侧各附一铜扣饰。 商代贵族,腹下佩黼或韦革毕,脚穿翘头船式样的翘尖鞋,而商代武士穿的则是薄底翘尖皮履。从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玉人,也见已着履,并有鞋翘。其实,在殷商时,人们已熟练地掌握了丝织技术,丝织物和纺织物已普遍流行。当时在贵族阶层中,除穿皮履外,并且普遍地穿着各种麻鞋和丝鞋了。 周代,在夏商礼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完善了礼制,在服饰制度上更加完备。当时从天子以至卿士,服饰各有等差,并且还专门设“司服”一职,掌管服饰的实施。鞋饰是服饰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被纳入“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中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 在《周礼·天官》中记载管理鞋履的职官叫“屦人”,他负责掌管正子和王后的服屦,其种类有赤舄、黑舄、素屦、葛屦等,除此之外,当时还有履、、、靴、鞋等形制。 在周代,皮制鞋履已经流行。建国后在湖南长沙楚墓出土了一双用皮缝制的鞋,距今已2000多年,这是我国现存在最早的皮鞋。它采用经过简单鞣制的皮革作帮底,并以皮线手工缝制而成。鞋面由前盖、前尖、后尾三块皮革部件组成。鞋头呈方型。款式为无带的套式。 一双由塔里木盆地扎洪鲁克古墓出的西周革靴,全系革制成,鞋形清晰美观,鞋头有皱纹,全鞋经过仔细搭配缝制而成。这说明当时制鞋设计工艺已具较高的水平。在周代,已有“毡靴”之别。《周礼·天官·掌皮》载“共其毳毛为粘,以待帮事。”毡靴,一般是指北方寒冷地区一种用羊毛毡制成的长筒靴子,保温性强。踏在地上既轻便又暖和。为了防寒,当时还有一种靴式独特的连腿皮靴。皮靴出土于吐鲁番腹地苏贝希战国古墓。全靴 为皮质,呈高筒形,它紧紧套在毛织布裤上,与膝裤、裤装、鞋履构连成一体的形式,既利保暖,又结实耐用,还可涉水。 在我国虽然至今未发现这种“原始鞋”的实物.但在考古出土文物中,有反映远古居民所着靴鞋的形象,为我们研究中国远古时期文化史,提供了生动的资料。 1973年秋,在我国青诲大通县孙家寨一座属于马家窑文化的墓葬中,出土了氏族时期的一件陶器,上面一人.足上已穿鞋,而且鞋尖上翘。鞋翘,是中国古鞋最典型的特征之;有史料记载,中国鞋翘始于石器时代,从以上文物的发现看,鞋翘起源时期还可提前。马家窑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据测定,其具体年代为五千或五千八百年前,约相当于我国传说中炎帝到黄帝时代,即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那么,当时原始人是如何从“裹脚皮”逐步过渡到鞋子的呢?当时穿的鞋及鞋翘究竟是什么原料制作的呢?是皮靴还是草鞋,木屐?具体形状又怎么样?我们仍处于无知状态。 履是自汉以后对鞋子的总称。古代称鞋为履,履本为动词,是“践”、“踩”或“穿鞋”的意思,但称鞋为履后,履也就有了名词的属性。古代的履种类繁多,以质料来分,有布帛,草葛和皮甲三种。布帛履是以丝、麻、绫、绸等织物制成的履。草葛履是以蒲草为原料,经碾搓编织而成的鞋子。皮甲履有生皮和熟皮之分,以生皮制成的称革踏,以熟皮制成的称革千。 我国古代鞋子款式都鞋头上翘,称“翘头履”。唐代的翘头履多以罗帛、纹锦.草藤、麻葛等面科为履面,其履底薄,履帮浅,较轻巧便利,翘头做成风头、虎头等,生动逼真。还有重台履、高墙履.勾履、芴头履等名称。 屐,一种鞋底装有双齿的鞋子,它主要是以木料为主,称木屐。木屐是由面、系.齿三个部分组成。面即为鞋面,鞋面上系有鞋带,即系。齿在屐的底部前后,呈直竖式。 汉代末年,女子出嫁多穿木屐,屐上彩画十分美观。晋朝,有一种木屐,面、帮、齿全部用整块木头制成,帮代替了原来的系。还有—种,它的双齿可以任意拆卸;据说,这种木屐为南朝诗人谢灵运所创,称谢公屐,为登山旅游时穿用,可以在上山去前齿,下山去后齿,以便保持人体平衡。 舄,古代一种加有木底片用五彩带系之的鞋子。在古代的诸鞋中,以舄为贵。舄的穿着只限于朝觐、祭祀时穿用,而履随时可用。舄是双底,木制或注蜡,以防潮湿。周代君王之舄为白、黑、赤三种颜色,其赤为上服,是白舄与黑舄;而王后为赤、青、紫三色,以紫色为上服,是青舄和赤舄,在隆重的庆典,君王穿赤舄,王后穿紫舄,舄的材料是绸缎。 靴,一种高度在踝骨以上的长筒鞋,原为北方游牧民族穿用,多为皮革制成。我国在三干八百多年前,已有皮靴出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靴才开始流人中原。南北朝时期,妇人常以冬至日添置履袜及靴。而靴流人中原作为礼服配套时,造型更为完美;这时,开始有六合靴出现(用六块皮革拼合缝制而成)。到唐代,官庶普遍着靴;靴有长筒、短筒、圆头、平头、尖头等多种款式。宋代初期制鞋工艺仍沿用唐、五代。宋后期,用黑革为其面加以靴筒,里面衬毡子,靴高八寸,文武官员按其品级服色来饰其靴边缝滚条。宋、辽、金、元时期,靴的式样较多.有鹅头靴、云头靴、花靴、颉嘴靴、旱靴、革翁靴、高丽式靴等,造型简单,靴的颜色随衣搭配。 自明代起,朝廷开始禁止庶民穿靴,穿靴已有等级制度。到了清代,男子穿便装时以鞋为主,但穿公服时仍需要穿靴子。靴子的面料多为黑缎,式样初期为方头,后改为尖头,但和朝服配套的靴子仍是方头靴。民间的尖头靴,贫富式样相同,只是用料有严格区别,富者在春秋时,可穿青素缎靴,冬季可穿青绒靴。贫者只能穿青布靴。在官场,牙缝靴为高级官员所穿,其他官员所穿大都是黑色缎料方头靴;而武弁、公差所穿的靴子又称“爬山虎”,也就是轻便短筒薄底靴。 旗鞋,俗称“花盆底鞑”,是清代满族旗人妇女穿的一种高底鞋,鞋子为木底,跟在中部。由于满族妇女从小骑马,从不裹脚,她们习惯穿这种鞋,尤其是贵族妇女,普遍穿这种鞋,所以称为“旗鞋”。旗鞋的木跟镶装在鞋底中间,一般有三寸多高,整个木跟用白细布包裹,也有外裱白绫或涂白粉,俗称“粉底”。旗鞋的面料为绸缎,上绣五彩图案。随着年龄增长,鞋底高度也逐渐降低,一般老年或劳动妇女,多穿稍矮的或平底鞋,如“船形高底鞋”等。 三寸金莲既指女人的小脚,又特指缠足女人所穿的鞋。 缠足风俗在中国历史上到底在什么时代开始,至今也没有确切的说法,专家们意见难以统一,各有各的说法。 有的学者依据民间传说,认为三寸金莲出现于隋朝。该民间故事是隋朝时,荒淫无道的昏君隋炀帝,经运河去扬州游玩,不想用男子,而改用百名美女为他拉纤。一位姓吴的铁匠的女儿吴月娘被选中,由于吴家父女非常痛恨隋炀帝,商议后准备借此机会刺杀隋炀帝。为此,吴父专为女儿打制了一把三寸长、一寸宽的蓬花办刀。吴月娘将刀用布裹在脚底下,把脚也尽量裹小,又按裹小的脚做了双鞋,鞋底上刻上莲花,十分漂亮。隋炀帝在龙船上见到吴月娘后,非常喜欢,就下旨召见吴月娘近身,想看看缠足。吴月娘借口其秀足只能让皇上一人欣赏,于是隋炀帝喝令左右退下。吴月娘等隋炀帝身边无人时,只才慢慢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花刀刺向隋炀帝,隋炀帝一闪身,被刺中了手臂。此时,隋炀帝一边大叫“来人抓刺客”,一边随即拔刀向吴月娘砍去。尽管吴月娘没有被砍中,但自知事已败露,便投河自尽了。这件事给隋炀帝刺激很大,他当即就下了一道圣旨“女子再美,裹足者不选”。此时传到民间后,人们为了怀念吴月娘,竟鼓励女人裹起脚来,以示纪念,缠足风俗由此而来。 不过传说毕竟是传说,大多数研究鞋文化的学者认为根据现有历史资料来看,应当是在南唐(公元937年—975年)。据考证,南唐皇帝李后主喜欢美色及音乐,他用黄金制成莲花台,高六尺,令宫女睿娘用帛缠足成弓状,在金制蓬花台上跳舞。 李后主令宫女舞娘用帛缠足,使脚纤小弯曲作新月状成弓形,并在金制莲台上面跳舞,回旋有凌云之状,宫女舞娘的小脚以及所穿的鞋被称为“三寸金莲”由此得名。此后,宫内外皆仿效之,形成妇女纤足以小、瘦、尖为美、为贵的民俗。 而缠足风俗自南唐开始一直沿袭到辛亥革命年间,不过民国年间此风俗并未杜绝,甚至在解放初期仍有极少地区还有缠足习俗,上下一千多年。中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各地方、各地区女人所穿的三寸金莲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款式。大体讲三寸金莲分南北两大类,南方以浙江的舟山、宁波、绍兴、嵊州及安徽的黔县为代表;北方以北京、天津、青岛为代表。相对讲,南方的三寸金莲较别致、细腻,绣工考究。北方的三寸金莲较粗犷有力,较大方。 在缠足风俗鼎盛的清朝年间,缠足女子为了衬托其三寸金莲,以博得男人欢心,还喜欢穿用腿带、藕覆、套裤。 腿带,指缠足女子用于缠束在小腿上的带子,质料有棉织及丝、缎等,考究的在腿带上绣上图案。 藕覆,分两种,一种是像裤脚的脚管形状,是套在裤脚外面;另一种是一块长方形棉布或绸缎,有夹里,是卷扎在踝骨上部、裤脚外面。两种藕覆的用途是覆盖踝骨的畸形,增加脚部美感。藕覆上面均绣上五彩图案。 套裤,清代女子喜欢穿套裤,套在腿上至踝骨部;套裤上有系,用时系在腰部,目的是为了御寒及增加脚部美观。 在民国时代,由于新文化运动影响,西方鞋文化开始渗透中国,机械生产的各种布鞋、胶鞋、雨鞋、塑料凉鞋以及高跟皮鞋、皮靴流入中国;至此中国的鞋文化吸取了西方鞋文化的优点,结合中华民族的特点,走向了高速发展的道路。 ,中国鞋文化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即使在当代也是如此,比如一带女布鞋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国鞋,而外国妇女到中国最喜欢购买的就是一带女布鞋。更令国人骄傲的是20世纪初,人们意外地在辽宁凌源牛河梁红山文化(公元前3500年)遗址中,发现了一件裸形少女红陶塑像,可惜头部、右足缺失,残高不到十厘米,左足上却穿着一双短筒皮靴,其特征十分明显。这就把我国制鞋工艺史上溯到五千五百多年前。
殷商时期的服饰是什么样子的?
(一) 服饰用料与式样 1. 用料。这里主要讲服装所用的材料 据地下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殷商时服装的主要用料是兽皮、葛麻、丝及青铜制品。那时没有棉花。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桑”、“蚕”、“丝”、“麻”、“革”等字,殷墟出土的玉人身上,已是上衣、下裳,并出土了我国最早的提花丝绸织物的残片。青铜将军盔和皮毛制成的鸡冠帽及麻葛制成的履。 2.衣服式样。 殷商时人们穿的衣服,梁思永考证说:“高领右枉短衣,短裙,裹腿,翘尖鞋,可见殷代一部分人之装式。衣缘、裙褶、腰带之纹饰,皆常见于铜器、陶器、室壁、仪仗之纯粹殷花纹。” 据甲骨文和文献记载,上边的叫衣,下边的叫裳。衣为高领右枉的短上衣,冬天除了外衣还有裘,即毛朝外的兽皮;缝缀成直领右枉的上衣。裳是一种短裙子,不论男女,都穿这种短裙,所以殷商时人在屈身的时候要跪行,坐的时候要跪在自己的脚后跟上,两膝并拢,才不露出下体。如果坐的时候两足向外叉开,形如簸箕,则称为“箕居”,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且是对别人极大的侮辱 二)鞋和帽 殷商时,人们既穿鞋又戴帽。 《中华文化5000年》说:“夏商周时期,中原地区华夏民族“戴帽”,“着翘尖鞋。”《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对殷商时的鞋和帽作了较多考证。引《礼·内则》云: “古人屐状,如今日皮鞋,于脚面用绳连接之,使固而不坠。下为薄木板两层,中空,四面有墙,故泥湿不能及足。”这大概是木屐之类。 帽。殷商时有冕、有冠,还有巾和愤。 头饰。 殷商时,不管男女,都留头发,不剃不剪。头发长得长了,挽在上面,盘住,固定。殷商时人对头发很看重,头饰也很讲究,尤其女人更是如此。《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说:《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引《曲礼》说:“敛发勿鬓。” “益发也。”言取他人之发,即假发也。假发不庄雅,故礼以为戒。这也是关于假发的记载。《诗经·都风》又说:“玉之填之,象之缔之。”(笺曰:“缔,所以摘发也。”即今之梳也。有齿,以象牙为之,取其洁而滑。然此只贵妇人能办,若庶人则以木为梳,所谓掸栉也。) (三)佩物 佩物就是身上、颈上、手上等佩戴的饰物。佩戴饰物,在殷商时代是很流行的。 殷商时爱玉成癖,佩玉成风。 不但王侯贵族,连平民百姓也以有一件佩玉而感到自豪或有身价。 所佩戴之饰物,以玉器为多为贵,也有贝类、蚌类、骨制品、石制品等。 安阳殷墟出土的佩饰器就很多,玉器有佩玉:玉人、玉象、玉虎、玉鸟、玉龙、玉鱼、玉蝉、玉蚕、玉珠及专用于头部的笋、替、钗、挡;用于颈部的串、项链;用于腕上的环、镯等等。 可以想象,殷人身上佩玉,特别是女人,睁琼作响,清脆悦耳,婀娜多姿。 除了玉佩之外,还有石、骨、蚌、贝等饰物。比起玉器要易得得多的这些饰物,大概是平民或奴隶为美化自己而佩戴的吧!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意思是说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出处这句话出自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 原文如下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是什么意思?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意思是说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出处这句话出自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 原文如下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是一首什么诗?
出自《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 1、此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第二年写的,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全诗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2、此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天宝四载(745年),李白将由东鲁(在今山东)南游吴越,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3、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 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得罪了权贵,及翰林院同事进谗言,连玄宗也对他不满。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他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作,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