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视日手抄报,
今天给各位分享世界电视日手抄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世界电视日手抄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手抄报主题有哪些
手抄报主题有 1、热爱祖国。 2、热爱自然。 3、爱护小动物。 4、父亲母亲辛苦了。 5、雷锋的事迹。 6、向郭明义学习。 7、马路交通守则。 8、节约粮食。 9、读书小报。 10、垃圾分类。 10、重阳节。 11、学习技巧。 12、科技小报。
“走进信息世界”手抄报内容
现代 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对于上述定义,我们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 (1)信息资源 它是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的有机体。信息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信息流向,实现信息的效用与价值。,信息并不都是资源,要使其成为资源并实现其效用和价值,就必须借助“人”的智力和信息技术等手段。,“人”是控制信息资源、协调信息活动的主体,是主体要素,而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利用等信息活动过程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没有信息技术的强有力作用,要实现有效的信息管理是不可能的。由于信息活动本质上是为了生产、传递和利用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的对象与结果之一。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三个要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信息资源,是构成任何一个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信息管理的研究对象之一。 (2)信息活动 是指人类社会围绕信息资源的形成、传递和利用而开展的管理活动与服务活动。信息资源的形成阶段以信息的产生、记录、收集、传递、存储、处理等活动为特征,目的是形成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阶段以信息资源的传递、检索、分析、选择、吸收、评价、利用等活动为特征,目的是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达到信息管理的目的。单纯地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而忽略与信息资源紧密联系的信息活动,信息管理的研究对象是不全面的。 2.信息管理是管理活动的一种 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仍然是信息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只不过信息管理的基本职能更有针对性。 3.信息管理是一种社会规模的活动 它反映了信息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社会性。它是涉及广泛的社会个体、群体、国家参与的普遍性的信息获取、控制和利用活动。 信息产品管理(微观)信息采集、整序、分析,信息产品的流通 信息系统管理(中观)设计、实施与评价,安全管理,信息资源配置等 信息产业管理(宏观)产业结构和测试,信息服务业的机制与管理模式,产业政策和信息立法,社会信息化 古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 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在这里他把驿骑比做流星。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达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见,唐朝邮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还有钟鼓、烟火、鸽子、旗语、狼烟等方式传递信息
走进信息世界手抄报内容
现代 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对于上述定义,我们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 (1)信息资源 它是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的有机体。信息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信息流向,实现信息的效用与价值。,信息并不都是资源,要使其成为资源并实现其效用和价值,就必须借助“人”的智力和信息技术等手段。,“人”是控制信息资源、协调信息活动的主体,是主体要素,而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利用等信息活动过程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没有信息技术的强有力作用,要实现有效的信息管理是不可能的。由于信息活动本质上是为了生产、传递和利用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的对象与结果之一。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三个要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信息资源,是构成任何一个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信息管理的研究对象之一。 (2)信息活动 是指人类社会围绕信息资源的形成、传递和利用而开展的管理活动与服务活动。信息资源的形成阶段以信息的产生、记录、收集、传递、存储、处理等活动为特征,目的是形成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阶段以信息资源的传递、检索、分析、选择、吸收、评价、利用等活动为特征,目的是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达到信息管理的目的。单纯地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而忽略与信息资源紧密联系的信息活动,信息管理的研究对象是不全面的。 2.信息管理是管理活动的一种 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仍然是信息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只不过信息管理的基本职能更有针对性。 3.信息管理是一种社会规模的活动 它反映了信息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社会性。它是涉及广泛的社会个体、群体、国家参与的普遍性的信息获取、控制和利用活动。 信息产品管理(微观)信息采集、整序、分析,信息产品的流通 信息系统管理(中观)设计、实施与评价,安全管理,信息资源配置等 信息产业管理(宏观)产业结构和测试,信息服务业的机制与管理模式,产业政策和信息立法,社会信息化 古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 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在这里他把驿骑比做流星。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达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见,唐朝邮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还有钟鼓、烟火、鸽子、旗语、狼烟等方式传递信息 1、什么是信息 信息的定义 对于信息的定义呈现出多定义而又无定论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形成是由于观察事物的多维视野造成的。多维视野是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横向科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不同学科有不同的信息定义,即使是同一学科也可能出现差异很大的命题。在信息的定义这一问题上,也是如此,自然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中所说的信息常常不是一回事,前者多指数据、指令,后者多指消息、情报,但即便如此,同属社会科学的消息、情报与信息也有一定的差距。 信息化的创始人香农和韦弗1948年在《通信的数学理论》中指出“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都叫做信息(information)。”这一定义是从通信科学的角度来探讨信息概念的,排除了信息的语义因素的定义,不考虑信息的含义价值,特指一种形式信息和统计概率信息不能直接用于研究人类的信息传播。但这一定义指出了信息的一个价值——减少不确定性,这是信息的认知知识功能,即当一个信息为人们所感知和确认后,这一信息就成为一定意义上的知识,形成后的知识又可以作为信息来传递(冗余信息);而尚未被认识的原始,则成为人们努力探讨的对象,在尚未认识它们之前还不是知识(未知信息)。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对信息的定义是“信息就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所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这一定义深入到了人与世界的交换关系,涉及交换内容,比前一个定义更适合用于研究探索人类的信息传播。 这一定义的贡献与缺陷都是明显的。一方面,他确认了信息是人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间的桥梁,客观世界作用于主观世界,主观世界反作用于客观世界,都必须依靠信息的媒介作用,人的大脑是个信息处理中心,在不断地接受、处理、储存来自人体内部和外部的种种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来改造成客观世界。但另一方面,这个定义将凡是我们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都称为信息,我们知道世界由物质、能量和信息组成,三者密切相关,但各不相同,信息虽然具有物质属性,但不是物质实体本身,同样,信息可以转化为能量、但不是能量本身,信息是由事物发出的信息、指令、数据、信号等所包含的内容。 我国国家标准GB489885《情报与文献工作词汇基本术语》中,关于“信息”的解释是“Information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定性减少。” 这个定义明确了信息的本质是物质的属性,而不是物质实体本身。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人体本身和人类社会,都是在不断运动着的,运动的物质,必然会产生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引起物质结构、数量等多方面的变化,事物的这些变化,便成为信息产生的物质基础。,信息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由事物发出的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这个定义中弥补了信息论中对信息定义的特定指向性——即只描述了非人类、非语义层的信息概念,把信息这一概念放到人类社会以及人类交往中考察,也纠正了控制论信息定义中对信息概念的泛化倾向,继而明确指出信息是物质的属性,而不是事物本身,是由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信号等所包含的内容,是数据、消息中的意义。 ,这一定义明确了信息的认知知识的功能,即能减少不确定性的能力,可以说,信息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对获得信息进行处理并使之系统化的结果。这一功能是信息的基本功能,是人类解释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重要途径,知识的积累、科技的发展进步、经济文化的繁荣,都离不开信息的这一功能,经过大脑对信息的鉴别、筛选、归纳、提炼和存储,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逐步深入,人类逐步进化、进步、发展。 ,这一定义明确了信息是指数据与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是数据与消息这样的讯息中所包含的内容,区分了信息与讯息,从结构上使信息的概念更加准确。 《辞海》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报道。 心理学信息是存在于意识之外的东西,它存在于自然界、印刷品、硬盘以及空气之中。 描述定义信息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象、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从测量角度信息是事物特性的可转换量和实际转换量的综合量度。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不是新冒出来的事物,本来就广泛存在于自然与社会之中。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是依靠太阳东升西落带来的信息确定时间的。南雁告春,是动物带来了春天的信息;一叶知秋,是植物送来了秋天的信息。 学生坐在教室里学习,与亲友、朋友们通信,看电影、电视,也是在接受信息。信息包含了人们以往不知道或者不能确定的东西。,消息、新闻、报道、资料、情报都是一种信息。知识也是一种信息,是经过人们提炼、加工、系统化了的信息。 2、信息的特点 信息是活的,是在不断扩充的。牛顿是伟大的科学家,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牛顿那个时代,就会感到那时的信息少得可怜。也可以预计,再过30年、100年,信息会多得令人吃惊。我们掌握的信息越多,用得越多,用处也越大。 信息是可以压缩与还原的。比如,很多复杂的现象,可以归纳成一条简明的定律;一大堆数据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方程式来表达。这就是说,人们能够对信息进行集中、综合和概括。,也能将压缩了的信息展开。 信息是可以存贮的。信息有一定的载体,远古时代人们只能用大脑来保存信息,后来有了文字,就用文字来记存各种信息。人们把文字镌刻在物质载体上,例如古巴比伦的泥板、古埃及的莎草纸,古代中国的青铜鼎、竹简、布帛等,以及在任何古代民族可见的石碑、石刻等等,大凡物质的东西都可以用符号的方式记录信息,因如,信息可以通过载体储存和传播。除此之外,信息还可以借助图象、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进行传递。今天,人们还可以用电子计算机及其他自动装置保存信息。 信息也是需要加工的。例如,4×6-7=17,就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加工。等号左侧是原始信息,右侧是加了工的信息。将英语译成汉语,也是信息加工。英语是原料,汉语是成品;后者对中国人更有用。,像经营决策、情报检索、资料分析、自动控制,甚至下棋、打扑克都是一种信息加工。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过去,信息加工大多依靠人的大脑来完成。在信息量小、变化缓慢的时代,大脑还能对付。到了今天,信息迅速膨胀,瞬息万变,竞争激烈,只依靠大脑进行信息加工已经不行了,信息加工也要机械化自动化,就非用机器不行了。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就是用来进行信息加工的机器,它能够以超凡的速度、惊人的记忆力,来完成大脑所无法完成的信息加工。加工业的发展,建立了以各种机器为基础的工业,带来了工业化的社会。信息加工的不断发展,毫无疑问,将建立起以各种电脑为基础的信息工业,将人类引入信息化的社会。 3、信息的传输 静止的信息本身并没有实际意义。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只有当信息借助与载体进行传播的时候,才具有了实际意义。通过信息交流,人们能够了解别人,认识世界,并传达自己的思想,正是信息的广泛传播,赋予了人类区别于任何其他动物具有了发达的智慧,改变着这个世界,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人类最古老的媒介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人的身体本身,人们使用手、脸等身体部位来进行动作、表情等非语言传播。然后才产生了语言。一些人类学家认为,语言是在10万年前出现的。 大约纪元前2万年左右,人类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作品今天在法国北部的山洞里依旧可见。他们在这些洞壁上留下了驯鹿、野马和一些灭绝的动物的绘画。在史前的不期,这些壁画一定是由那些最富创造力的人类创作的,是史前人类最原始的媒介之一。 人们还在树上刻标记以指明路线,用堆石头表示方向或边界。在有文字以前的社会中,人类把表达深远意义的装饰性图案做在陶器、编织物、雕刻和其他简陋的日常用品上。 烽烟和旗鼓曾是古代远距离传播的重要媒介,烽烟用于示警,旗鼓用于指挥进退。中国的《孙子兵法》所说的“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尽管有这些媒介,文字出现前人类超越面对面传播的能力还是极为有限。人类除了木头、树皮、兽皮或石头上的那些图画以外几乎没有跨越时间的东西。视力、听力和气象条件限制了他们远距离传播的能力。如当时的人们只能在白天有利的天气条件下看到远方的烟火信号。 电子媒介的出现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综合产物。19世纪后半叶由于电的发现和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始诞生了一大批电子媒介,电讯、电话、电影、广播、电视等等都是19世纪至20世纪人类的伟大发明。电子媒介对人类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1899年3月28日,意大利科学家成功地将一份电报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发至法国,1901年又完成了横越大西洋的无线电报的发收。 在此期间另一项伟大的发明是贝尔发明的电话。当世界上第一条海底电缆铺设成功,连接了大西洋两岸欧洲与美洲时,这两个大陆上的人们举行了十九世纪最大规模的狂欢,以庆祝这项伟大的发明。 电视的诞生 电视的出现是媒介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播送音响、图像节目的传播媒介,统称为广播。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称为电视广播。也就是说,广义上讲广播包括了单有声音的广播及声音与图像并存的电视,也包括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 1925年,英国科学家贝尔德成功地完成了传送和接收画面的实验。1926年1月26日,科学家在伦敦作公开的示范表演,震惊了世界。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播出黑白电视的国家。贝尔德也因为对电视发展的杰出贡献,被称为“电视之父”。 彩色电视的普及 20世纪50年代初,最具意义的是彩色电视的兴起。美国于1940年完成了彩色电视的发明,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正式播送彩色电视节目。日本也于1960年正式播放彩色电视节目。中国于1973年播放彩色电视节目。电视信号在地面传送是用微波传送的。 网络媒介 电脑作为网络媒介,一问世即倍受青睐,发展迅速,以致有人预言以电脑为主体的电子报刊将取代普通报刊,新型网络媒介将取代大众媒介。 网络媒介有三个显著特点(1)高度的综合性。它将电脑、声像、通信技术合为一体,是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录放机、VCD机、电话机、游戏机、传真机、打印机、电子信箱等媒介的性能大综合,又是书籍、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的优点大综合。(2)充分的交互性。过去的人际传播是“点对点”的“对话式”双向传播,大众传播是“点对面”的“独白式”单向传播,·网络媒介为人类传播活动提供了第三种传播形式——电子“交互式”的网络传播。这种传播既综合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特点与优势,又不是两者简单的整合和延伸,而是一种全新的创造。目前的交互形式有交互式CD、交互式电视、电子信箱、电脑购物、电脑会诊、电脑查询、网络电话、网络讨论、口声邮递、自学辅导等。(3)方便性和快捷性。通过网络媒介传递和交流信息,不需要纸张,不需要印刷、投递,也不需要广播电视节目发射时的昂贵而复杂的设备,它是将讯息拨号进网,在通讯线路上进行自由传送,不分地区、不论国界,随传随至,既方便快捷,又省钱省力。 网络媒介本来是科学家及大学之间的快速而便宜的通讯工具,今天正变成为像电台和电视台一样的大众传播媒介。这种媒介“将把千百万大脑产生的知识和信息创造性地联系起来;人们将创造新的、不曾预料的概念和图像,这些概念和图像可以回答我们想知道的东西。”所以,尽管网络媒介的发展面临“不安全、被盗看盗听和篡改”三大威胁,出现了“色情、暴力和反政治”的有害内容,但人类不会因噎废食,也许网络媒介不久会成为一种既自由又守纪的新型媒介,并继续与其它媒介共同成为有益无害的“社会公器”。 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说飞鸽传书、用烽火、用快马等等, 将一个信息从伦敦送到纽约 信息传输的时期 传输方法 从发送到接收的时间间隔 1750年 帆船 6到9个星期 1840年 快速帆船 大约12天 1858年 第一次跨越大西洋的电报 数秒 1970年 第一个跨海直拨电话 即刻 1990年 电子计算机网络 即刻甚至更快 两千多年来,人们不断更新、改进传递信息的方法。直到近代交通工具问世,世界上才形成庞大的邮政系统,信件报纸甚至包裹都可以通过火车、轮船、飞机运往世界各地。 ,以往的改进只着眼于通信的方式,而电报、电话、广播的出现,则使信息完全脱离了信件的形式。1844年,莫尔发明了电报。后来,贝尔和沃特林发明了电话。 1902年,史特波菲德又发明了无线电广播。这样,信息变成电磁波发送出去,几乎在发送信息的,人们就可以通过收报机、电话机、收音机了解到消息的内容,这可真是通信史上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啊! 人们仍然不满足,他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电报电话日益普及,输送信息的电线电缆像狭窄拥挤的公路一样,经常“堵车”,不是占线就是串线。于是,科学家想出了激光通信的办法一束光纤通信的容量是铜线的25万倍,一条光缆可以通一亿条线路。就是说,两亿人可以通话而互不干扰。激光通信被迅速才用,20世纪80年代末,跨越大西洋的6000公里海底光缆已经铺设完工。 1993年,美国人阿尔·贝尔又提议建立信息高速公路,把工厂、矿山、铁路、学校、商店、银行、图书馆、旅游景点、文艺单位、研究部门、政府部门以及家庭的计算机联网,让人们可以随时接受到任何地方传播出的文字、声音和图像。这个提议受到各国的重视,信息产业得到飞速发展。仅仅过了几年,信息网络就已经覆盖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基本就是这样,你可以从中摘抄一些内容,再搜索一些相关图片看一下,不满请追问。 望采纳,谢谢!
315手抄报资料大全100字
为了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重视,促进各个国家、地区消费者组织的合作与交往,更好地开展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关于315的新闻手抄报100字以下
为了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重视,促进各个国家、地区消费者组织的合作与交往,更好地开展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从1983年以来,每年3月15日,全球各地的消费者组织都举行大规模的活动,宣传消费者的权利,显示消费者的强大力量。其中包括发布新闻公报、向公众介绍消费者组织的活动;告诉人们消费者组织将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做哪些工作;通过报纸、刊物、电台和电视节目进行宣传,在学校发放宣传材料或消费者刊物。组织消费者权利的演说,努力提高消费者的保护意识。有的国家的消费者组织在这一天向公众征集“消费权益歌”,有的组织演讲比赛、保护消费者知识竞赛或进行“一年最严重的损害消费者利益事件”的评定活动;奖励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作出贡献的人;举办各种展览;举办消费教育讲座;有些国家的消费者组织还开展对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检查;举行集会、演出、现场宣传咨询投诉和义务服务等活动。 我国自1987年开始,每年的3月15日,全国各地消费者组织都联合各有关部门共同举办隆重的纪念活动,运用各种形式宣传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成果,促进全社会都关心、支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宣传活动已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意义深远的社会性活动。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