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坡赏析,求白居易《长恨歌》赏析

生活常识 2023-05-10 09:20生活常识www.pifubingw.cn

今天给各位分享马嵬坡赏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马嵬坡赏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袁枚的马嵬驿一诗中,引用了哪三个典故?

引用的典故有 1、长恨歌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之诗,写的是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的政治悲剧与爱情悲剧。 2、银河天河。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隔开,不得聚会。 3、石壕村“石壕村”二句唐代诗人杜甫《石壕吏》诗,写在安史之乱中,官吏征兵征役,造成石壕村中一对老年夫妻惨别的情形。 《马嵬》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扩展资料 1、作品原文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译文 用不到去歌唱当年皇帝妃子的悲欢离合;在人间也有银河,使得千千万万人家夫妻离散。 像石壕村那样的夫妻诀别数也数不清,老百姓的泪水比长生殿上洒的那点泪水多得多了。 2、内容 这首诗将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前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下层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后两句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不幸迫使诸多夫妻不能团圆的现实。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马嵬

袁枚马嵬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到马嵬,我们自然会想到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诗句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当年安禄山攻破潼关,唐玄宗带领杨贵妃等从长安匆忙出逃。到了马嵬坡,因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为平息众怒,唐玄宗不得不处死杨贵妃。杨玉环显然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提到长生殿,我们不忘白诗里写到的当年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此的山盟海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无限悲伤。白诗中也有描写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在白居易笔下,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是多么值得人们的同情啊!可袁枚持相反看法,他劝人们莫唱当年长恨歌。他是有参照物的人间亦自有银河(这里讲的人间显然是指宫廷外的劳苦大众。)不作纵比(即用后人眼光看前人)吧,也可横比嘛(即在唐代自比),唐代里就有不少平民百姓的爱情悲剧!此时,袁枚很自然地想到另一个与白居易同代的大诗人杜甫的《石壕吏》一类关心民瘼的名篇。在《石壕吏》一诗里,山村老翁与老妇的二男新战死,又见有吏夜捉人的抓兵拉夫。至使老翁逾墙走,老妇又被官兵抓去从军的悲剧。袁枚哀叹《石壕吏》里夫妻别一类痛苦的眼泪远比帝王妃子的所谓爱情悲剧里的泪水要多得多!在袁枚看来,老百姓的苦难比帝王妃子们的所谓爱情悲剧更值得人们同情!袁枚把眼光投向老百姓中的银河,为老百姓的苦难鸣不平,表现了一个正直文人的优秀道德品质。   再看看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杨本是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被唐玄宗看中,他先转了弯让杨玉环出家当女道士再纳进宫,将儿子的情人一下子变成了自己的老婆,不说乱伦,至少也是一件很尴尬的事,何以值得歌颂!   读了袁枚的莫唱当年长恨歌,笔者作为普通百姓的一员也想向当今的文艺家们提一个请求应多多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多写些反映百姓们的快乐、疾苦、企望、想法的文艺作品。宫情戏少演一些,帝王妃子们的爱情纠葛呀、大款大腕们的三角多角恋爱呀少花些笔墨吧!这是社会主义时代一个文艺家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封建时代的文人袁枚都能做到,何况今天呢? 尽管有点多,但这是我看到过的比较好的版本了。这篇评论就写得非常没有水平。下面是袁枚的介绍 袁枚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他活跃诗坛60余年,存诗4000余首,基本上体现了他所主张的性灵说,有独特风格和一定成就。他有少量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诗歌,如《苦灾行》、《征粮叹》等。但袁诗思想内容的主要特点是抒写性灵,表现个人生活遭际中真实的感受、情趣和识见,往往不受束缚,时有唐突传统,在艺术上不拟古,不拘一格,以熟练的技巧和流畅的语言,表现所感受到的思想体会和所捕捉到的艺术形象,追求真率自然、清新灵巧的艺术风格。其中较突出的佳作,主要有两类即景抒情的旅游诗和叹古讽今的咏史诗。…………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介绍一位人物,自然要从他的成就以及好的一面说起,所以这篇介绍无可厚非。

袁枚《马崽》

马嵬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不知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诗情文思。白居易著名的《长恨歌》,在揭示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政治悲剧的,也表达了对二人爱情悲剧的同情。袁枚此诗却能不落俗套,另翻新意,将李、杨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长恨歌》和《石壕吏》是为人所熟知的著名诗篇,其创作背景均为安史之乱。它们一以帝王生活为题材,一以百姓遭遇为主旨,恰好构成鲜明的对照。 纤钩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 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在吾庐。 林和靖似乎以为老鼠不到他家里,是因为他家里穷,而不直接承认这是猫儿捕鼠的功劳,这也许是写诗的时候故作波澜之笔,并非真意。,他看到猫儿吃饱了就在花荫中一躺,无所事事,却并不责怪,这恰恰表明他确实懂得了养猫的作用。但也有人说他是借猫来嘲讽贪官污吏的。 林逋(968—1028),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君复。少时多病,终身未娶未仕。早年曾漫游于江淮一带,大约四十岁后,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据说二十多年足迹不至城市,种梅养鹤为伴,人称“梅妻鹤子”。当时名声很大,士大夫争相结交拜访。宋真宗闻其名,诏赐粮食帛匹,还命地方官优加劳问。死谥“和靖”,世称“和靖先生”,葬西湖孤山。南宋时在其居处建祠纪念,每逢清明节杭州人前往游玩,形成风俗。如今和靖祠仍是西湖重要游览景点。 在宋代,林逋的诗歌与他的隐居同样有名。宋初诗坛承晚唐五代余绪,山林诗人仍有很大的阵容,其中一部分是僧侣诗人,即所谓“诗僧”;另一部分则是隐士,以林逋、魏野为代表。林逋的诗,除一些应酬赠答之作外,主要歌吟隐居生活,表现远俗闲适的情趣。如他在《深居杂兴六首》诗歌小序中所说,多“状林麓之幽胜,摅几格之闲旷”。艺术上则长于以小巧细碎的笔法描摹湖山景物,风格清淡,意趣萧散高远,颇得时人称誉。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人或对他的隐士之风,或对其清淡诗格,表示过赞美之意。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这首诗如题所示,写的是官仓里的老鼠。在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这样一则记载“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首《官仓鼠》显然从这里受到了一些启发。 诗的前两句貌似平淡而又略带夸张,形象地勾画出官仓鼠不同凡鼠的特征和习性。谁都知道,老鼠历来是以“小”和“怯”著称的。它们昼伏夜动,见人就跑,所以有所谓“兽之大者莫勇于虎,兽之小者莫怯于鼠”的说法。官仓鼠却非同一般它们不仅“大”——“大如斗”;而且“勇”——“见人开仓亦不走”。官仓鼠何以能至于此呢?这一点,诗人并未多说,但读者销加思索,亦不难明白“大”,是饱食积粟的结果;“勇”,是无人去整治它们,所以见人而不遁逃。 第三句突然由“鼠”写到“人”“健儿无粮百姓饥。”官仓里的老鼠被养得又肥又大,前方守卫边疆的将士和后方终年辛劳的百姓却仍然在挨饿!诗人以强烈的对比,一下了就把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矛盾展现在读者面前。面对这样一个人不如鼠的社会现实,第四句的质问就脱口而出了是谁把官仓里的粮食日复一日地供奉到老鼠嘴里去的? 至此,诗的隐喻意很清楚了。官仓鼠是比喻那些只知道吮吸人民血汗的贪官污吏;而这些两条腿的“大老鼠”所吞食掉的,不仅仅是粮食,而是从人民那里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尤其使人愤慨的是,官仓鼠作了这么多孽,竟然可以有恃无恐,这又是谁在作后台呢?“谁遣朝朝入君口?”诗人故执一问,含蓄不尽。“谁”字下得极妙,耐人寻思。它有意识地引导读者去探索造成这一不合理现象的根源,把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主题十分鲜明。 这种以大老鼠来比喻、讽刺剥削者的写法,早在《诗经·硕鼠》中就有。不过,在《硕鼠》中,诗人反复冀求的是并不存在的“乐土”、“乐国”、“乐郊”,而《官仓鼠》却能面对现实,引导人们去探求苦难的根源,在感情上也更加强烈。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发展。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揭露官仓管理不善,细细体味,却句句是对贪官污吏的诛伐。诗人采用的是民间口语,譬喻妥帖,词浅意深。他有“斗”这一粮仓盛器来比喻官仓鼠的肥大,既形象突出,又点出了鼠的贪心。一句,又把“鼠”称为“君”,俨然以人视之而且尊之,讽刺性极强,深刻地揭露了这个是非颠倒的黑暗社会。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原诗是一首七律。这两句是告诫弟侄——少年时期辛苦学习,将为一生的事业扎下根基,切莫有丝毫懒惰,不要浪费了大好光阴。诗句是对后人的劝勉,情味恳直,旨意深切。 杜荀鹤(846—907),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石埭(今石台县)人。 杜少年时,因家境贫寒辍学,投奔九华山秀林峰,寄宿僧舍,苦读于山中,自诩是“江湖苦吟士,天下最穷人”。青年时期,累举考不第。直到大顺二年(891)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第八名)。当时政局动乱,未就官职,还乡闲居。后入南唐,授为翰林学士。知制诰,不久即病逝。 荀鹤才华横溢,仕途坎柯,终未酬志,而在诗坛却享有盛名,自成一家,善长于宫词。因长期置身于九华山怀抱,吟咏九华山面貌的诗篇甚多,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客居他乡写的《秋日怀九华旧居》流露出弃官归隐九华的心情和身在异地恋乡之苦。在《自江西归九华有感》、《题所居村舍》和《山中寡妇》等诗篇中揭露了社会政治昏暗,酷吏残忍、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反映了人民的疾苦与呼声,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杜荀鹤是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作平易自然,朴实质明畅,清新秀逸。著有《唐风集》(十卷),其中三卷收录于《全唐诗》。 作者:崔护 年代唐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是一首情意真挚的抒情诗。崔护考进士末中,清明节独游长安城郊南庄,走到一处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一位秀美的姑娘出来热情出来接待了他,彼此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第二年清明节再来时,院门紧闭,姑娘不知在何处,只有桃花依旧迎着春风盛开,情态增人惆怅。 这首诗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崔护……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睠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于左扉曰……”(唐孟棨《本事诗·情感》)。 是否真有此“本事”,颇可怀疑。也许竟是先有了诗,然后据以敷演成上述“本事”的。但有两点似可肯定一、这诗是有情节性的;二、上述“本事”对理解这首诗是有帮助的。 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第一个场面寻春遇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如果我们真的相信有那么一回事,就应该承认诗人确实抓住了“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最动人的一幕,可以激发起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丽想象。这一点,孟棨的《本事诗》可能正是这样做的,后来的戏曲(如《人面桃花》)则作了更多的发挥。 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柯掩映的门户,,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含笑的联想,本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得来。去年今日,伫立桃柯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除了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以外,还能有什么呢?“依旧”二字,正含有无限怅惘。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尽管这首诗有某种情节性,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带有戏剧性,但它并不是一首小叙事诗,而是一首抒情诗。“本事”可能有助于它的广泛流传,但它本身所具的典型意义却在于抒写了某种人生体验,而不在于叙述了一个人们感兴趣的故事。读者不见得有过类似《本事诗》中所载的遇合故事,但却可能有过这种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这也许正是这首诗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吧。 “寻春遇艳”和“重寻不遇”是可以写成叙事诗的。作者没有这样写,正说明唐人更习惯于以抒情诗人的眼光、感情来感受生活中的情事。

《长恨歌》白居易全诗和赏析

  《长恨歌》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诱惑着读者呢?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歌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

怎样赏析理解白居易的《长恨歌》?

长恨歌》这首诗的创作是作者与友人一起畅游仙游山时,谈古论今,谈论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时的悲剧,心中不免产生些许的感叹,于是根据王质夫的建议所作。这个时候作者官任县尉,对抒发政治理想与抱负充满了信心,正是春风得意,他的思想中“兼济天下”的思想占了主导地位,继承了杜甫诗歌中所蕴含的现实主义传统,他认为诗歌应该干预社会,干预政治。反映民语民声,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当时作者已经35岁,这段时间内他的作品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讽喻风格。他在那一段时间的诗歌创作中只要涉及到民众民生及政治生活的题材,大多都会融有一定的政治色彩的讽喻倾向性。在《长恨歌》这首诗的创作时,材料选取上恰是比较特殊的,以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悲剧为题材,通过写实与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把自己对唐明皇的荒淫昏庸的批判以及对他现实遭遇的同情和对忠贞、专一爱情的褒扬与赞美的复杂的思想情感反映在了这首“长恨”题材的作品之中。 而《长很歌》这首诗歌以“长恨”为题目的原因正是唐玄宗的重色倾国。唐玄宗这位历史人物不仅是安史之乱的制造者又是一个所谓的“五十年太平天子”,安使之乱造成了民众无法弥补的苦难,是不得不让人愤恨的,对爱情的高度痴情、专一所导致的爱情悲惨的结局,却也是一个让人痛心的事情,悲剧的必然性是无法躲避的,毕竟很难取舍,自古英雄总是和美女有一些难以捉摸的情素,何况一个现实的当局者。爱情的专一也是当时社会所提倡的伦理道德范畴内的一部分,所以作者在写这首诗歌时的思想是双重性的,既有对现实的批判、讽喻,又有对唐明皇爱情悲剧的同情。 《长恨歌》这首诗歌的前半部分作者采用了写实的手法,露骨的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整个诗歌的开头就用了“汉皇重色思倾国”这么一句蕴含着作者深深的讽刺色彩的句子,点开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更是为下文的叙事性的诗歌内容的书写作了铺垫,从杨玉环被选为“君王侧”,接着又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更为后来的安史之乱的发生埋下了伏笔,更从侧面可以看出安使之乱发生的必然性。这里作者对唐明皇的昏庸予以了极大的批判,作者注意到了民愤的重要性,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用反映社会动态的民歌、民谣“姊妹兄弟皆裂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来进行攻击,其讽喻效果便是更加明显。 而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歌的,从爱情的角度又是对唐明皇爱情悲剧的同情及对他所对爱情专一的大加褒扬,上半部分所述及的他重色倾国导致了自己爱情悲剧的发生,却在唐明皇身上所体现出的因果报应又恰恰是民众所愿望的,毕竟是谁种下的种子,谁就要承担自己所造成的后果。现实已经给予了他应有的报应,恰恰是这么一个报应,却突显出爱情的真正的价值与意义,如果题材不是这么一个具有戏剧性色彩的特殊例子,那么还会有作者的这首《长恨歌》在当时的广为流传?也不会有“长恨歌主”的美誉,可以说这后半部分才是“长恨”的正文,作者在进入写唐明皇在赐死杨贵妃之时的“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的痛楚,写出了可以让读者理解的人性所共同具有的一面,从“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到“幽幽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中写到唐明皇的极度相思之情时,作者便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进行深刻细致的描绘,正是这种手法的运用,和特别深刻而细致的描绘,便在作者甚至是读者心目中突发了一种对悲剧中人物深层面的同情,这一点也是无可争议的。 在到后面道士求神的幻想部分中,如果没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和虚构,就不可能有着这么“归来池苑皆依旧”一段传神的描绘,在海上仙山的奇特境遇写照中,所虚构的人物形象生动,让它有了与现实生活场景中一样的真实感觉,正是这让人感到真实而欣慰的场面的到来是虚构的,才有了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感叹。恰恰正是这一个感叹暗示了唐明皇重色倾国造成这无可挽回的终身恨事,也正是这种感叹暗含着讽意。和整个诗歌的开头一样的讽刺之意,这里是对整个诗歌的点题。开头或者说是前半部分只是在论述“长恨”的原由和结果,即唐明皇昏庸所导致社会动荡和爱情结局的讽刺。而这之后在“长恨”的正文即是在诗歌的后半部分中看到结局所体现出的同情以及对爱情专一的赞美成了主题思想的一大部分。作者出现这种矛盾心理的情况不仅是和题材的特殊性有关,更是和和作者人生观世界观的认识度也有着必然的联系。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