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南昌,河南省副省长任郑州市委书记
1、这家造车新势力出问题了!
电动知家消息,作为河南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明星企业河南速达出问题了。近日有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速达公司)员工爆料,公司原规定的每月25日发放上月工资,到11月底,8月——10月三个月工资都未发放,且公司领导至今未给正面回复和任何说法。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员工还“被”缴纳2万元订车款,原安排6月30日前返还订车款,至今未返还,也没有任何说法和回复。现公司员工开始大面积,各种途径进行讨薪。截止本月24日,员工至工会主席处讨薪,主席大致意思是没钱,你们看着办。把员工全部打发走。截止发稿,讨薪仍在继续。
目前,人民网的投诉平台也汇集了大量关于河南速达公司的欠薪问题投诉。
有员工投诉表示“关于河南速达电动汽车欠薪问题已经传遍整个行业,也有很多同事给三门峡市安市长留言、投诉,均没有得到解决,现在欠薪近4个月,工人要生存,要养家糊口,要还贷款,孩子要上学.....”速达,河南省、市重点支持企业
作为三门峡市转型升级的“一号工程”,河南速达得到了河南省、三门峡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对速达公司是保姆式的服务,卫士般的护航,在企业遇挫时及时救援,倾情倾力。”三门峡市市政府主要领导曾慨叹。
但一直以来,河南速达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声甚少,上一次引起公众注意是因为它拿到了“双资质”。去年年初,工信部核准通过了河南速达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的资质,其成为河南首家、全国第11家拿到“双资质”的车企。不过,手握造车“双资质”的河南速达,迎来的却是此起彼伏的质疑声。这家自2010年成立起,长达五年多的时间里,没能自主生产出一台纯电动汽车,被指为“僵而不死” 的企业,却一直受到企业所在地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大力支持。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2月10日,《三门峡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暂行)》称,要重点培育速达科技生产纯电动微型和中级轿车,到2015年形成年产10万辆的规模。按照规划,速达电动汽车项目用地一共3500亩(一期826亩),拟投资总额为50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56亿元,利税70亿元;建成后还可以整合一批关联企业入驻,间接实现产值800亿元以上,利税150亿元以上,吸纳产业工人2万人左右。?很明显,这一目标并未实现。?据权威媒体报道,在用地指标紧缺的情况下,三门峡市政府优先保证速达电动汽车项目用地需求,一期工程所需的705亩用地,仅用20天就拿到了省政府的批文;该项目环评、能评、安评等审批手续都由政府一手包办。?除此之外,河南速达还享受高新技术、环保、新能源、节能和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13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到速达公司调研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科技创新等情况。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陪同调研。
调研中,王国生书记对速达公司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科技创新等方面所作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王国生表示,速达公司着眼长远、提前布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安全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拥有的主动控制系统、电机电控系统、均衡放电等众多核心技术,彻底解决了车辆的安全问题,,速达纯电动轿车的国内外销售稳步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速达公司作为河南省唯一的纯电动乘用车企业,政府和相关部门会给予大力支持,希望未来速达公司能够加快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壮大,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作贡献。公司董事长李复活则表示,未来速达公司会以培育产业链及配套零部件基地为己任,脚踏实地,扎实推进公司各项工作的进行,为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千亿元产业基地而努力奋斗。
一直争议不断的企业
目前,河南速达的官网上只有两款产品,分别是三厢车SA01和小型SUV SD01,补贴后售价为13万元和11万元,官网显示续航里程在180-300公里。
就是只有两款产品,还被指“销量造假”。今年6月就有媒体曝光,“起底河南速达与员工签假买卖合同,一家没有4S店的高调车企”
文章称,记者经过在三门峡市走访调查发现,即使河南速达每场签约仪式都轰轰烈烈,在当地大本营并未开设4S店,销售方式也较为隐蔽,大部分的市民仍然对速达电动车知之甚少。而有速达的内部员工小晶告诉记者,公司为了“换得”销量,一直在积极动员员工买车,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甚至可以和公司签订合同进行“假买”。记者在进入河南速达的工厂内部发现,目前工厂只建设了一期,还有两期正在开发规划之中,工厂内暂时只有销售展厅对外开放。
虽然作为三门峡市转型升级的“一号工程”,河南速达得到了河南省、三门峡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但随着河南速达欠薪问题的爆发,将会有更多的问题将会被暴露出来。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这样的例子已经越来越来越多,长江汽车、赛麟汽车....一个个都在倒下。有业内人士认为,政府部门的管理思路应该转变,需要防范企业与地方政府绑得过紧,企业一旦陷入停滞就会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给行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详情2、
3、我国火电站的发展过程
编者按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已经作出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电力工业面临着来自资源环境方面的更大压力。2009年底,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74.6%,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得到根本性改变。目前,来自电力工业、主要是来自火电的二氧化碳排放,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一半。为实现2020年的目标,火电行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指向“2020目标”的火电之路该怎么走?本报结合经济发展形势和业内权威人士的分析观点,对火电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预测。
火电装机比重需降10%
“按照我国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15%的承诺,2009—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速至少要达到8.3%,新增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3.52亿千瓦。”日前在“2010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国资委综合局局长刘南昌表示。这意味着,到2020年我国清洁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5.76亿千瓦。
目前,我国包括水电、核电以及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在内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共计为2.24亿千瓦,占总装机的25.4%。如果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到2020年增加3.52亿千瓦,按照届时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16.5亿千瓦计算,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比重将达到约35%。相应地火电装机比重将下降到65%,而2009年底这一数据为74.6%。由此计算,到2020年火电装机比重将下降约10%,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
尽管比重下降,火电总装机容量仍将不断增长。去年底我国火电装机总容量约6.5亿千瓦,同比增长了2.2%。到2020年将达到10.7亿千瓦,约增加4.2亿千瓦,装机容量的增长幅度将大于清洁能源发电。
16.5亿千瓦装机不算多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郝卫平认为,我国现在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用电将强劲增长,带动全社会用电量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中电联秘书长王志轩通过对比发达国家的各个发展阶段,认为我国符合国际上经济发展和电力发展周期的基本规律,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的重化工阶段,未来一些年电力工业将体现为上升趋势。2009年底,我国人均用电量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完成时人均用电量的57.5%,人均装机的65.5%。
刘南昌表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决定了电力需求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快的增速。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这一时期的电力需求普遍呈现较快增长。
虽然我国装机和电力总量已经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二位,但要达到人均装机1千瓦、年用电量5000千瓦时的世界平均水平还有不小差距。,如果以未来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8%左右的增速计算,预计到2020年电力需求要达到7.67万亿千瓦时,相应地发电装机将达到16.5亿千瓦。即使这样,2020年我国人均用电量和人均装机容量仍仅为OECD(经合组织)国家2003年水平的63%和50%。
国家电监会总监谭荣尧指出,今年我国电力消费将接近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以上。要满足电力消费需求,2020年以前我国每年至少要新增装机6000万千瓦。不断提高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大力发展清洁煤电技术已经成为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4、三门峡是省级文明城市
11月30日上午,三门峡市召开文明城市创建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动员会,从提升“六项能力”入手,部署10大类城市建设提质项目,力争2019年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冲刺2020年国家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目标。文明城市创建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是三门峡市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动员会上指出,秉持“创建为民,全民创建,以创建助推发展,以创建提升品位,以创建改善民生,以创建促进和谐”的文明城市创建新理念。
三门峡市将重点提升“六项能力”。这“六项能力”是坚持科学定位,创新规划理念,提升规划引导能力;加快实施城市建设提质工程,全面启动市政基础设施等10大类城市建设提质项目,提升综合承载能力;统筹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大力开展市民思想道德素质、诚信守法、文明风尚“三大提升”行动,大力推进文明三门峡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开展文明细胞创建活动,提升文明教化能力;加快构筑中心城区五大板块相互促进、有机互补的产业分工体系,提升兴业强城能力;坚持“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提升环境改善能力。
其中,为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三门峡市将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沿黄旅游景观带、城市生态水系、园林提升、商务中心区、军民融合产业园、职教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等10大类城市建设提质项目,并力争做到今年启动、明年大规模建设、后年全面建成。
会上,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要求,要切实把创建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落实责任担当,强化考核督导,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创建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5、这家造车新势力出问题了!
电动知家消息,作为河南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明星企业河南速达出问题了。近日有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速达公司)员工爆料,公司原规定的每月25日发放上月工资,到11月底,8月——10月三个月工资都未发放,且公司领导至今未给正面回复和任何说法。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员工还“被”缴纳2万元订车款,原安排6月30日前返还订车款,至今未返还,也没有任何说法和回复。现公司员工开始大面积,各种途径进行讨薪。截止本月24日,员工至工会主席处讨薪,主席大致意思是没钱,你们看着办。把员工全部打发走。截止发稿,讨薪仍在继续。
目前,人民网的投诉平台也汇集了大量关于河南速达公司的欠薪问题投诉。
有员工投诉表示“关于河南速达电动汽车欠薪问题已经传遍整个行业,也有很多同事给三门峡市安市长留言、投诉,均没有得到解决,现在欠薪近4个月,工人要生存,要养家糊口,要还贷款,孩子要上学.....”速达,河南省、市重点支持企业
作为三门峡市转型升级的“一号工程”,河南速达得到了河南省、三门峡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对速达公司是保姆式的服务,卫士般的护航,在企业遇挫时及时救援,倾情倾力。”三门峡市市政府主要领导曾慨叹。
但一直以来,河南速达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声甚少,上一次引起公众注意是因为它拿到了“双资质”。去年年初,工信部核准通过了河南速达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的资质,其成为河南首家、全国第11家拿到“双资质”的车企。不过,手握造车“双资质”的河南速达,迎来的却是此起彼伏的质疑声。这家自2010年成立起,长达五年多的时间里,没能自主生产出一台纯电动汽车,被指为“僵而不死” 的企业,却一直受到企业所在地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大力支持。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2月10日,《三门峡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暂行)》称,要重点培育速达科技生产纯电动微型和中级轿车,到2015年形成年产10万辆的规模。按照规划,速达电动汽车项目用地一共3500亩(一期826亩),拟投资总额为50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56亿元,利税70亿元;建成后还可以整合一批关联企业入驻,间接实现产值800亿元以上,利税150亿元以上,吸纳产业工人2万人左右。?很明显,这一目标并未实现。?据权威媒体报道,在用地指标紧缺的情况下,三门峡市政府优先保证速达电动汽车项目用地需求,一期工程所需的705亩用地,仅用20天就拿到了省政府的批文;该项目环评、能评、安评等审批手续都由政府一手包办。?除此之外,河南速达还享受高新技术、环保、新能源、节能和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13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到速达公司调研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科技创新等情况。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陪同调研。
调研中,王国生书记对速达公司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科技创新等方面所作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王国生表示,速达公司着眼长远、提前布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安全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拥有的主动控制系统、电机电控系统、均衡放电等众多核心技术,彻底解决了车辆的安全问题,,速达纯电动轿车的国内外销售稳步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速达公司作为河南省唯一的纯电动乘用车企业,政府和相关部门会给予大力支持,希望未来速达公司能够加快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壮大,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作贡献。公司董事长李复活则表示,未来速达公司会以培育产业链及配套零部件基地为己任,脚踏实地,扎实推进公司各项工作的进行,为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千亿元产业基地而努力奋斗。
一直争议不断的企业
目前,河南速达的官网上只有两款产品,分别是三厢车SA01和小型SUV SD01,补贴后售价为13万元和11万元,官网显示续航里程在180-300公里。
就是只有两款产品,还被指“销量造假”。今年6月就有媒体曝光,“起底河南速达与员工签假买卖合同,一家没有4S店的高调车企”
文章称,记者经过在三门峡市走访调查发现,即使河南速达每场签约仪式都轰轰烈烈,在当地大本营并未开设4S店,销售方式也较为隐蔽,大部分的市民仍然对速达电动车知之甚少。而有速达的内部员工小晶告诉记者,公司为了“换得”销量,一直在积极动员员工买车,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甚至可以和公司签订合同进行“假买”。记者在进入河南速达的工厂内部发现,目前工厂只建设了一期,还有两期正在开发规划之中,工厂内暂时只有销售展厅对外开放。
虽然作为三门峡市转型升级的“一号工程”,河南速达得到了河南省、三门峡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但随着河南速达欠薪问题的爆发,将会有更多的问题将会被暴露出来。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这样的例子已经越来越来越多,长江汽车、赛麟汽车....一个个都在倒下。有业内人士认为,政府部门的管理思路应该转变,需要防范企业与地方政府绑得过紧,企业一旦陷入停滞就会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给行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