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是几月几日?泼水节是什么时候
今天给各位分享泼水节是几月几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泼水节是几月几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泼水节是什么时候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傣族泼水节是什么?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4月13-16日),一般持续3至7天。 西双版纳及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庆祝活动长达三至七天。第一天叫“网霉”(死的意思)。人们认为这天不吉利,不洗头、不理发、不干活。大家去赶摆、赛龙船、放高升。 第二天叫“网脑”(臭的意思)这天被认为不干净,要沐浴、洗头、理发、更衣、洗佛像和佛塔,晚上举行赶摆,放烟火,放孔明灯,把一年中的疾病、灾难和脏东西统统送掉,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这两天在傣历里,认为是“空日子” 不称在旧年,也不算入新年。第三天是新年元旦,叫“叭网玛”(意为神灵,也是岁首之意)。 扩展资料传说来历 相传,傣族家乡非常的美丽,人民的生活也非常安逸。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个火魔,为非作歹,胡作非为,把傣族家乡变得酷热难耐,寸草不生。人民对它恨得咬牙切齿,一直在寻找时机消灭它。 后来发生了更不可思议的事情,火魔抢了7个漂亮的姑娘。有一个最小的姑娘叫南粽布,想方设法骗得了火魔的宠爱,在傣足日历中的六月的一天陪他喝酒。当火魔喝醉以后,南粽布拼命的吹捧火魔的本领,说他什么都不怕,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由于火魔喝醉了,也是非常的得意,就说,我是什么都不怕,但我就怕一样,怕我自己的头发勒住我自己的脖子。 南粽布趁着火魔鼾声四起睡熟的时候,从火魔的头上拔下来一个长长的头发,用力缠绕在它的脖子上,果然头掉了下来,她非常高兴,以为火魔彻底的死去了,可万万没想到,这颗头滚到哪里哪里就熊熊大火。南粽布大声呼叫,其他的六个姐妹跑了过来,其中有一个情急之下把火魔的头提了起来,突然发现,它的头离开地面火就灭了,一放到地下,又着了起来。 就这样,七个人轮流抱着火魔的头,由于这颗头非常的热,只能不停的往上浇水降温。她们一个人抱一年,一直抱了七个年头火魔才死去。 七姐妹为民除害,为了纪念她们勇敢和勇于奉献精神每年的傣历六月都要举办泼水节。年轻人放鞭炮、载歌载舞、赛龙舟,热闹三四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泼水节
云南傣族泼水节是几月几号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远古时候,傣族居住的地方遭受一场灾难。夏无雨,春无风,秋无艳阳,淫雨满冬。需晴不晴,需雨不雨,四季相淆,庄稼无法种,田荒地芜,人畜遭疫,人类面临灭顶之灾。那个被人们称为帕雅晚的人,见到如此光景,决心到天庭弄清原由,禀告天王英达提拉。 他以4块木板作成翅膀,腾空而起,冲入天庭,将人间遇到的灾难报告了天王英达提拉。英达提拉调查得知是负责掌管风、雷、电、雨、晴、阴的天神捧玛点达拉乍无视捧玛乍制定的旱、雨、冷三季之规,凭借广大神通, 泼水节 蓄意作乱。而这个捧玛点达拉乍,法术高明,众天神均对他无可奈何。为惩处这个乱施淫威的天神,英达提拉装扮成一个英俊的小伙,到捧玛点达拉乍家里去,被捧玛点达拉乍长期禁闭在深宫中的7位女儿,对这位英俊伙子一见钟情。 7位女儿决心大义灭亲,拯救人类。面对娇女,捧玛点达拉乍终于吐露了秘密,最怕的是用自己的头发做成弓赛宰(弓为弓、赛为弦,宰为心,意为心弦弓)。 姑娘们探到秘密之后,将自己的父亲灌得酩酊大醉,乘机剪下他的一撮头发,制作了一张弓赛宰,他们刚把弓弦对准捧玛点达拉乍的脖子,他的头颅便倏落。捧玛点达拉乍的头是只魔头,落地喷头,火势冲天。7位女儿扑向头颅抱于怀中,魔火顿灭。为扑灭魔火,7位姑娘只好将魔头抱在怀中,不断轮换,直到头颅腐烂。姐妹每轮换一次,便互相泼一次水冲洗身上污迹,消除遗臭。捧玛点达拉乍死后,树鲁巴的麻哈捧重修历法,执掌风雨,使人间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 修订的历法是由帕雅晚于傣历六月托梦给他的父亲宣布的。,傣族便把公布新历法的六月作为辞旧迎新的年节。人们在欢度新年时,相互泼水,以此纪忘那7位大义灭亲的善良姑娘,并寓驱邪除污,求吉祥如意流传至今。 《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列出的泼水节起源时,提到与小乘佛教的传入有密切关系,其活动包含许多宗教内容。但就其以泼水为主要活动的原始意义来说,也反映出人们征服干旱、火灾等自然力的朴素愿望 。上海辞书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的《中国风俗辞典·泼水节》写到:此节日起源于印度,后随小乘佛教传播,经缅甸、泰国和老挝传入我国傣族地区,故又称--浴佛节 。 《车里》一书中有段记载:元旦之晨,所有贵族平民,皆沐浴更衣,诣佛寺赕佛。妇女辈则各担水一挑,为佛洗尘,由顶至踵,淋漓尽致,泥佛几为之坍倒。浴佛之后民众便互相以水相浇,泼水戏之能能事。这段记载虽不尽其祥,但已告诉人们,泼水是傣族过年时必须举行的一项活动。上文所说的元旦并非公历的1月1日,而是傣历新年来临之日。
云南西双版纳的泼水节是什么时候?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 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 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 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 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 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乡亲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从此,便有了逢年泼水的习俗。现在, 泼水的习俗实际上已成为人们相互祝福的一种形式。在 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征。世界上有 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 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节历时三日。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文艺 表演;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 和物资交流。 泼水节一般在风光旖旎的澜沧江畔举行。当晨曦映 红“黎明之城”的时候,各族群众便穿着盛装,从四面 八方汇聚这里。一声号令,一支支高升腾空而起,直穿 云宵,一艘艘龙舟箭一般,直冲对岸。此时,千万只金竹“(上竹下必)”一起吹奏,(钅芒)锣、象脚鼓一齐敲响,澜沧江两岸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 当泼水刚开始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姑娘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边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向对方洒过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们用铜钵、脸 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只觉得, 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尽情地泼来,一个个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一段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圆圈,在(钅芒)锣和象脚鼓 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翩翩起舞 。激动时,人们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声。有 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痴,通宵达旦。
泼水节是什么时候?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