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的外观?敦煌莫高窟的资料

生活常识 2023-05-07 18:47生活常识www.pifubingw.cn

今天给各位分享敦煌莫高窟的外观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敦煌莫高窟的外观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 1、敦煌石窟艺术 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2、建筑艺术   现存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的492个,有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 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我国民族形式。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 3、彩塑艺术  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采,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 17窟唐代河西都憎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我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4、壁画艺术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这些壁画既有反映宗教题材的,也有反映当时一些生产劳动场面、社会生活场景的,为研究4世纪到14世纪的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莫高窟的壁画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盛唐时期的壁画水平最高。学者都将敦煌壁画称作是“墙壁上的图书馆”。 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 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 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 5、敦煌艺术  光绪26年(公元1900年),在16窟北壁发现砌封于隐室中满贮从三国魏晋到北宋时期的经卷、文书,织绣和画像等约5万余件。 文书除汉文写本外,栗特文、佉卢文、回骨文、吐蕃文、梵文、藏文等各民族文字写本约占六分之一。文书内容有佛、道等教的教门杂文的宗教文书,文学作品、契约、账册、公文书函等的世俗文书。 扩展资料 莫高窟的建设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 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闭嘉 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设沙州所,三年(1725)改沙州卫,并从甘肃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沙州卫为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恢复。莫高窟开始被人们注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有怎样的文化价值?

莫高窟位于敦煌东南鸣沙山东麓,在1700多米长的断崖上,像蜂窝一样,密密麻麻排满了洞,迄今保存了 2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2000 多身彩塑。敦煌莫高窟,给人以心灵震撼。它是建筑、彩塑、壁画组成的综合艺术体,不仅是佛教艺术的典范,而且是中古社会的历史画卷。 莫高窟真实地记录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敦煌既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也是古代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藏经洞汇聚了多种中外宗教典籍和文献,主体是佛教。佛教传进中国是公元一世纪东汉时期,敦煌是中国最早受到佛教影响的地区之一。刚传入时,主要依靠写经、诵经、转经来传播佛教思想,但由于佛经内容浩繁、博大精深,难以为社会所接受。六世祖慧能创立禅宗,倡导“顿悟成佛”。这时,诸多佛教经典中都强调,除了写经、诵经、转经之外,造窟、造佛堂、造兰若、造像、造塔、施舍、设斋等,都是做“功德”, 都可以为自己带来福报或免除灾难。这种“功德”思想,就使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创造了中国佛教思想,也创造出多彩多姿的中国佛教艺术,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这种“功德”思想,唐宋时期还通过疑伪经、佛教灵验记、俗讲及其他方式传播,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从而产生了“人间佛教”。在敦煌石窟的发愿文、造窟功德记、写经题记等壁画中都能看到,无论是世家大族、地方精英,还是普通民众,无论是大德高僧,还是一般僧侣,都信奉、遵从这一功德思想,成为他们的精神信仰并付诸社会实践。敦煌石窟的大量壁画,真实反映了古代敦煌以及河西走廊佛教思想的传播以及中国化的过程,对今天研究中国佛教史有极高的价值。 史书称敦煌“华戎所交,一都会也”。在莫高窟,可以管见西北民族的生动融合。古代敦煌是多民族聚居地之一。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有鲜卑、吐蕃、回鹘、党项、蒙古等诸多民族在这个地区生产、生活。能看到的许多壁画都留下他们活动的影子。在这里,各民族融洽共处,曾是一片繁荣的景象。莫高窟第220窟东壁门南有一幅依据《维摩诘经·方便品》所绘的《王子官属问疾图》,画面描绘了一组外国王子、使臣群像,共11人,面貌、神采各有特点,肤色、服饰也不相同。这幅画绘于唐贞观年间,画面所表现的是初唐时期一些少数民族首领和使臣往来于丝绸之路的情景。《土蕃赞普问疾图》就是土蕃统治敦煌的写照。还有,东壁门北回鹘公主供养像、东壁面南于阗国王供养像、南壁西夏武官像、东壁门东西夏僧国师像、前室西壁的蒙古贵族像等壁画,都是唐中期以来西北地区民族关系史的形象反映。敦煌石窟壁画是展示中古时期西北民族关系的画卷,为今人研究民族关系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莫高窟形象地描述古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敦煌壁画中有许多本生故事画和佛传故事画,这些画从不同的侧面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北壁西侧的《耕稼图》,表现的是弥勒菩萨从兜率天下生阎浮提,于龙华树下成佛,大地一片净土的情景。“雨泽随时,奋稼滋茂,不生草秽,一种七获,用功甚少,所获甚多”,这一《一种七收图》是反映唐代北方农业生产生活的代表作。《胡人驯马图》则向我们展示古代敦煌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情况。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又是古代边境商业贸易中心,丝绸之路商贸繁盛的景象在敦煌石窟壁画中也得到充分反映。,壁画中还出现了商贸、酿酒、粮油加工、皮草制作、兵器制造等手工业方面的画面。所有这些画面,都再现了敦煌地区农业、畜牧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状况,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真实资料。 敦煌莫高窟是一座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宝库。虽然主要以佛教内容为题材,但若揭去宗教的面纱,我们不难发现,研究历史的任何一个方面都能在这里找出所需的图像资料。,把敦煌莫高窟称作“画在墙壁上的图书馆”一点也不过分。壁画所展示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可估量。

敦煌莫高窟的历史价值

1、总体价值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 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2、建筑艺术价值 现存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的492个,有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 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我国民族形式。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 3、彩塑艺术价值 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采,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 17窟唐代河西都憎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我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4、 壁画艺术价值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这些壁画既有反映宗教题材的,也有反映当时一些生产劳动场面、社会生活场景的,为研究4世纪到14世纪的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莫高窟的壁画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盛唐时期的壁画水平最高。学者都将敦煌壁画称作是“墙壁上的图书馆”。 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 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 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 5、敦煌艺术价值 光绪26年(公元1900年),在16窟北壁发现砌封于隐室中满贮从三国魏晋到北宋时期的经卷、文书,织绣和画像等约5万余件。 文书除汉文写本外,栗特文、佉卢文、回骨文、吐蕃文、梵文、藏文等各民族文字写本约占六分之一。文书内容有佛、道等教的教门杂文的宗教文书,文学作品、契约、账册、公文书函等的世俗文书。 敦煌艺术的发现,名闻中外,它对我国古代文献的补遗和校勘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

关于莫高窟的资料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2015年6月17日,在阴凉的莫高窟98号窟内,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正在这座一千多年前修建在戈壁荒漠的洞窟内检查。

关于敦煌莫高窟的资料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 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