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王爷是干什么的?中国古代灶神叫什么名字?
今天给各位分享灶王爷是干什么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灶王爷是干什么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灶王爷是什么?是什么来源?有关于他的什么故事吗?
灶王爷是从古代开始流传民间故事,关于过年文化方面习俗。 根据历史上神话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册封天界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 专门负责人间百姓每家每户灶火,百姓生活如何,灶王都是第一时间知道。 所以在百姓心里灶王爷就是上天派来镇守,保护每家每户之神,百姓都很爱戴这个神仙。 在民间流传,灶王爷一般会被称为灶王爷,而他本身全职衔位是九天东厨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 说起灶王爷,他流传是在商朝年代开始,和门神,井神,厕神,中溜神一起并称五祭祀神灵。 民间流传故事里灶王爷是一个年迈六七十老伯伯,旁边坐着一个差不多岁数老婆婆,还有一个手拿善罐孩子,一个拿恶罐孩童。 灶王爷每到腊月二十三,二十四就会回到天界,向玉帝禀告人界谁家是恶贯满盈,谁家积极向善。 由于他工作内容关系,他在民间就很容易被百姓讨好,供奉着,提供一切能让他开心贡品。 百姓后来画出他夫妻和童子画像,用来贴在自己家厨房里,然后一到日子就会给灶王爷摆满甜食和粘吃食。 意味着让灶王爷吃开心,嘴上甜甜,心里也甜甜,好在玉帝年前帮自己家多说好话。 而自己有亏心事人家,就会给一点粘甜食,让灶王爷吃了黏住嘴,上天后尽量不要说话。 其实在古代关于灶王爷身份就有很多质疑,有的记载着灶王爷是女子,女子善做饭。 《杂五行书》里说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女,披发。而在另一个《敬灶全书》里灶君姓张,名单。 这里就有很大出处,一个说灶神就是女人,还披着头发。一个说灶神就是男的。 后来估计大家没有办法考证,也就一直把灶神两个人组合在一起,这样不论男女都被祭拜。
灶王爷的故事是民间故事吗
灶王爷的故事是民间故事。 灶王爷也叫做灶神,灶君司命,是神话传说中等级最低的地仙,民间传说灶王爷原名张生,本来是个普通的百姓,他娶了妻子之后每天花天酒地,把家里的钱都花光了,沦落成街上的乞丐,妻子也离他而去了。 后来有一天,他要饭居然误打误撞要到了前妻家里,于是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自己烧死了。玉皇大帝认为张生还能够回心转意,没有坏到底。况且又是本家(玉皇大帝也姓张),既然死在了锅底,就封了他一个灶王爷爷的官职!灶王爷这个官职,原来是主管人间饮食制作的,后来又有了监察人间罪恶,掌管一家人宿命的职能。 会在每年的腊月23晚上上天向玉帝报告,大家为了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说自己的好话,就会在灶王爷上天,这一天制作灶糖,目的是用甜甜蜜蜜的糖黏住灶王爷的嘴,农历12月23号也就成了中国民间传统的节日,祭灶日,人们也把它称为小年。 扩展资料 玉皇大帝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给做坏事儿的人相应的惩罚。据说做了小坏事要少活100天,干了大坏事儿要少活300天,老爷子可能是天天守着灶台盯着家家户户做的好吃的。只能看不能吃,他心里不太平衡,所以他特别爱打小报告。 所以汇报的时候总是捡坏事说呗,人们只好想尽各种办法给他供奉吃喝,希望它吃了人的嘴短,能多说好话,这个就叫做祭灶,送灶王爷上天。于是有的地方要吃汤圆,希望灶王爷的嘴像蜜一样甜。有的地方要吃醪糟不仅甜,还有酒味儿,希望赵王爷喝醉了,忘掉要告的坏事儿。 更多的地方要吃灶糖,也叫麻糖,关东糖。希望这灶糖,甜甜的,黏黏的,把赵王爷的嘴黏处,干脆就别说话了,也就不能向玉帝打小报告了。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23,个别地区是腊月24,江浙沪地区则把腊月24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历史网-关于灶王爷的民间故事
灶神来历
灶神之起源甚早,商朝已开始在中国民间供奉,及周礼以吁琐之子黎为灶神等。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大帝报告。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做所为的日子,又称辞灶,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 习俗中,还会使用糖等食物,用这些又黏又甜的东西,目的是要塞灶神的嘴巴,让他回上天时多说些好话,所谓“吃甜甜,说好话”,“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一般家家户户都贴年画灶君。 ,黏住灶神的嘴巴,让他难开口说坏话。也有人用酒糟去涂灶君称之为“醉司命”,意思是要把灶神弄醉,让他醉眼昏花,头脑不清,以使少打几个小报告。,祭灶神象征着祈求降福免灾的意思。
送灶神的传说
仇池一带流传的灶神的故事 腊月二十三 ,灶君要上天;去了言好事,来了保平安。这是流传在西和一带的几句口歌儿。古时候,庄稼浑身是粮食。人们苦上一年,吃几年也吃不完。粮食多了,人也就獭了,对粮食也不珍惜了。吃完的残汤剩饭,这里泼,那里倒;吃剩的陈粮,不是垫茅厕,就是喂猪狗。 这事被过往神报告给了天帝。天帝听了满肚子冒火,气得胡子眉毛一根根直竖起来,眼睛瞪得像铜铃一般。吼道“好个不识好歹的凡人,我怜念你们种庄稼太辛苦,才赐给你们这么多粮食。有了不去珍惜,却如此作践!好,我让你们现在就尝尝苦头。众位——” 天帝发了火,可把手下吓坏了,一个个垂首侍立,大气也不敢喘。他们晓得天帝的脾性,又要分派苦差事了。办不好,天帝要治罪;办好了,凡人要咒骂。再说,天庭舒舒服服,谁愿没事讨事。 天帝扫了众神一眼,又没人吭声,指名道姓地叫道“五谷神——”“小神在!”五谷神战战兢兢地回答。“速去凡间,收回粮食,让他们去吃野菜充饥。”五谷神不敢逗留,忙领命而去。这就发生了狗求五谷,五谷神持庄稼,庄稼每株后来只长一点粮食的故事。 天帝又唤道“灶神——”“小神在!”灶神慌忙应道。“速去凡间,查出恶人和糟踏粮食的人家,烧掉他们。”“小神遵命!”灶神领命将要离去,天帝又叮嘱道“你此去责任重大,必须明察秋毫,尽职尽责,切不可玩忽职守,姑息养奸。要记住,在腊月二十三日回来交旨。” “是!小神全记下了!”灶神连连应诺走了。不说五谷神如何收粮食,单说灶神一溜烟来到凡间。 凡间太大了,一个国家又一个国家,一片村寨接一片村寨,人家子多得数也数不清,这差事何年何月才能完成……灶神心里暗暗发愁,他抱怨天帝太不体下情,派给自己这么个苦差。但怨归怨,暗怒不敢言。 灶神心想“凡人的心是无底洞,生在福中不知福。知恩不报不说,有的人偏偏要糟踏粮食,激怒上帝,降下劫难,一个老鼠祸害一锅粥……”他恨恶人懒汉,也怜好人勤民。既然受命于天帝,降临于凡尘,就要功过分明,摒恶扬善,不辞劳苦,免得在凡间落个“糊涂神”和“恶神”的骂名。 他走平原,上高山,趟溪流,下岛湾,不管白天黑夜,不分晴天雨天,挨门逐户,明察暗看,从不偷懒。一会儿,摇身变成穿戴着锦袍玉带的大官,进出于豪富的大院;一会儿,又装扮成衣衫洁净、待人厚道的老太婆,在民舍庭院走动闲谈…… 灶神走到哪里,就放火烧到哪里,既烧富家大院,又烧穷家寒舍。今天不是这家喊失火,明天便是那家动哭声,三天两头不平安。后来,人们发现,凡是平时作恶多端、糟踏粮食的人家就失火多,而平时多行善事、爱惜粮食的人家就失火少。而这些天失火都是由灶火引起的。 灶神严惩了一些人家,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交旨的日期到了,还有许多地方没来得及去,但他不敢逗留,只得忙忙碌碌上天交旨。 灶神向天帝汇报了下凡的情况。他不敢实说,因为有的地方没有去。他添油加醋地乱吹了一通,说所有的地方都去了。所以,至今有些地方有灶神,有些地方没灶神,就是这么回事。 天帝听了大喜,认为灶神办事稳重老实,善恶分明,还奖赏了他。过了几天,天帝发现灶神哄了自己,并没把凡间的村村户户走遍。于是在正月初一罚他到了凡间,永远享受人间香火的,去完成未完成的任务。平时不让上天,只允许腊月二十三上天一次。 灶神虽然不高兴,但有啥办法哩,只好又来到人间。一人的能力有限,众人的智慧无穷。灶神单枪匹马,出力不讨好,受了天帝惩罚后,心里开了窍,于是动员家族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倾巢出动,来协助继续完成这趟苦差,力争早日长居天界。 在仇池一带的民间,一些老人总是说,灶神(有的说是灶君、灶王爷)每年腊月二十三日要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汇报,正月初一再回来。老百姓的心里敬神、怕神,但又不相信神都是好神。每到这一天,好些人家要备办些好吃的给灶神送行,还要请人烧香点蜡念《灶经》。 又怕灶神上天去打小报告,便备办些粘性很强的粮食点心,有的干脆烙些灶饼子,或制作些灶糖,为的是一心想把灶神嘴抹甜,哄欢喜或粘住封牢。抹甜哄欢喜,是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粘住封牢,是不要他到天上乱汇报。
传说中的灶神主管什么
灶神,即东厨司命定福灶君,俗称灶君、灶王、灶王爷,主管人间的饮食。 灶神是汉族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灶神之起源甚早,商朝已开始在中国民间供奉,及周礼以吁琐之子黎为灶神等。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扩展资料 习俗 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灶神上天,报告人间功过,定人祸福。,北方习俗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奉祀灶君,焚香祀送。南方习俗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晚上奉祀灶君,焚香祀送。 旧时亦有士绅家于二十三日送灶,百姓家二十四日送灶之别。奉祀灶君多用糖元宝、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和糯米团子之类,以冀塞住灶神之口,不讲人间罪恶,世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