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在哪个海域发现可燃冰?我国首次在什么海域发现裸露在海
今天给各位分享我国在哪个海域发现可燃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我国在哪个海域发现可燃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我国在什么海域发现可燃冰
公务员常识判断,我国在哪个海域发现,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呢
可燃冰在中国哪一个地方发现?
可燃冰在中国的青海省发现的。 在2009年9月中国地质部门公布,在青海省海西州的天峻县发现了一种名为可燃冰的环保新能源。可燃冰又名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nHO。 可燃冰一般指的是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化学式CH·nHO,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可燃冰广泛分布在一些陆地永久冻土中、岛屿的斜坡地带、深海地带,以及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中。 分布范围 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在标准状况下,一单位体积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最多可产生164单位体积的甲烷气体。
可燃冰在中国哪一个海域被发现?
可燃冰在中国的青海省发现的。在2009年9月中国地质部门公布,在青海省海西州的天峻县发现了一种名为可燃冰的环保新能源。可燃冰又名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nHO。 中国国内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以及东北冻土带,据粗略估算,其资源量分别约为64.97x1012m3、3.38x1012m3、12.5x1012m3和2.8x1012m3。并且已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和青海省祁连山永久冻土带取得了可燃冰实物样品。
我国可燃冰分布在哪里?
2005年4月14日下午,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德国基尔实验室海洋地质中白白中国地质博物馆指赠了一块貌不惊人的岩石标本。这是我国国土上发现的可燃冰碳酸盐岩石标本,这块呈不规则形状的岩石标本呈白色,表面布有孔洞。 一、可燃冰在海中的分布 在我国广袤的海洋中,埋藏着数量巨大的可燃冰。根据已有勘探资料判断,我国海洋可燃冰资源不但非常丰富,而且分布范围非常广泛。 我国南海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可燃冰。据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博士计算,从目前地质构造条件看,南海可燃冰储量大约在700亿吨左右。南海陆坡和陆隆区应有丰富的可燃冰矿藏,估算其总资源量达643?5~772?2亿吨油当量,大约相当于我国陆上和近海石油天然气总资源量的一半以上。(油当量是按照标准油的热当量值计算各种能源量时所用的综合换算指标,是一种能源计量单位)南海北部陆坡可燃冰远景资源量达185亿吨油当量。 西沙海槽是位于南海北部陆坡区的新生代被动大陆边缘型沉积盆地。新生代最大沉积厚度超过7000米,水深大于400米。通过国家“863”研究项目“深水多道高分辨率地震技术”而获得了可靠的可燃冰存在地震标志。探测资料表明,可燃冰南海北部西沙海槽存在的面积非常大,是一个有利的可燃冰远景区。 据初步预测,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可燃冰远景资源量可达上百亿吨油当量,这与目前全世界一年的能源消费总量相当。《中国石油替代能源发展概述》预测,仅在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储量即相当于中国陆上石油总量的50%左右。,在西沙海槽已初步圈出可燃冰分布面积524?2平方公里,其资源估算达4?1万亿立方米。 可燃冰也存在于我国台湾海域。根据我国台大海洋所及台湾中油公司资料,在我国台湾西南海域水深500~2000米处广泛存在可燃冰存在迹象,台湾东南海底也发现大面积分布的白色可燃冰赋存区。 我国东海的可燃冰蕴藏量也很丰富。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实验室主任、国家海洋局二所金翔龙研究员挂帅的“东海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研究”等有关课题,发现可燃冰在东海也有存在的迹象。这一结论是通过对东海存在形成“可燃冰”地区的条件和地震资料中有“可燃冰”存在的标志得出的。课题组根据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低温和高压的必备条件,在东海有关海域的相平衡图上,找出了“可燃冰”存在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并结合东海地质条件和地温梯度,划出了“可燃冰”存在的分布区域。从此,计算出“可燃冰”的稳定带的厚度,对它的资源量作了初步的评估。评估结果表明,东海“可燃冰”的资源量十分可观。 东海底下的东海盆地,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经20年勘测,该盆地已获得1484亿立方米天然气探明加控制储量。 二、可燃冰在冻土中默默成长 我国陆上永久冻土带可燃冰蕴藏量也很丰富。与海底储藏的可燃冰相比,陆上储藏的可燃冰的勘探、开发技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所以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可燃冰的开发试验均在陆上冻土区进行,等将来获得成功之后,再推广到海底沉积物中。,我国的做法却与其他国家不同。我国是率先在海域取得突破,而陆上的勘探工作起步较晚。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国科学院兰洲冰川冻土研究所,分别在祁连山海拔4000米的多年冻土区和青藏高原海拔4700米的五道梁多年冻土区进行钻探,发现了大量的类似可燃冰显示的征兆和迹象。我国冻土专家在对青藏高原进行多年研究后认为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多年冻土区和甜水海盆地具备形成可燃冰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可能蕴藏着大量可燃冰。 我国冻土带面积是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的第三冻土大国,冻土面积达到21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2?4%,按照可燃冰在陆上冻土带的成藏理论,我国的冻土带地层中可能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矿藏。历史上,我国对冻土带上可燃冰的资源调查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而国际上,加拿大等国早已经开展在冻土带上的可燃冰调查研究。我国冻土带的可燃冰调查研究势在必行。2004年,中国地质调查局设立“中国陆域永久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远景调查”地质调查项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等单位承担。 经过历时近4年的对青藏高原和东北冻土带艰苦调查研究,2007年岁末,我国陆域永久冻土带可燃冰资源远景调查获得初步成果。项目组的调查成果在2007年年底举行的评审会上得到了各方专家的高度赞扬。该项目对我国冻祁连山的冻土层内可能存在可燃冰土带可燃冰的成矿条件、异常标志、找矿前景及其资源潜力进行了综合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和成果,为我国冻土区可燃冰找矿部署提供了坚实基础。 青藏高原和东北冻土区具备较好的可燃冰形成条件和找矿前景。项目组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冻土区对多处喷气冷泉群进行采样分析,发现冷泉中喷出的是富含烃类气体;废弃钻井中逸出的气体可以直接用火点燃,近地表沉积物中烃类气体含量远远高于全国14个盆地的平均值,高达20余倍,这表明可燃冰矿藏可能蕴藏在冻土层下面。根据有关地质资料介绍,青藏高原是中纬度最年轻、最高大的高原冻土区。很早很早以前,青藏高原是一片浩瀚的海洋,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较高,具有形成可燃冰的优越条件。后来,在强烈的地质作用下,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昔日的海洋逐渐变成高原。在冰川的作用下,冰盖压力使下伏沉积物中可燃冰的稳定性增强,尤其是羌塘盆地和甜水海盆地,完全有可能具备可燃冰稳定存在的条件。 最有前景的找矿远景区当属羌塘盆地。羌塘盆地年平均地温最低、地温梯度最低、冻土层相对较厚,也是青藏高原成油成气条件最好的地区,有形成可燃冰的合适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以及充足的气源条件。 祁连山木里地区有丰富的煤层气,并在冻土层内发现有甲烷气体长年连续逸出,推测这一地区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易于形成可燃冰。,风火山—乌丽地区等也具有可燃冰的蕴藏条件。 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最低、地温梯度最低、冻土最发育的漠河盆地地区有充足的气源形成可燃冰。,青藏高原和我国的陆地冻土地带都会成为可燃冰勘探的重要目标地。据专家估计,青藏高原和黑龙江冻土带蕴藏的可燃冰将超过1400多亿吨。
可燃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可燃冰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 世界上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已发现的主要分布区是大西洋海域的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美东部陆缘、非洲西部陆缘和美国东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台等,西太平洋海域的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千岛海沟、冲绳海槽、日本海、四国海槽、中国南海海槽; 在苏拉威西海和新西兰北部海域等,东太平洋海域的中美洲海槽、加利福尼亚滨外和秘鲁海槽等,印度洋的阿曼海湾,南极的罗斯海和威德尔海,北极的巴伦支海和波弗特海,以及大陆内的黑海与里海等。 扩展资料 可燃冰的组成结构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有极强的燃烧力,主要由水分子和烃类气体分子(主要是甲烷)组成,它是在一定条件(合适的温度、压力、气体饱和度、水的盐度、PH值等)下由水和天然气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组成的类冰的。 非化学计量的、笼形结晶化合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电负性较大,在高压下能吸引与之相近的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构成笼状结构)。一旦温度升高或压强降低,甲烷气则会逸出,固体水合物便趋于崩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燃冰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