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启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意义

生活常识 2023-05-08 08:56生活常识www.pifubingw.cn

今天给各位分享传统文化对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启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传统文化对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启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结合实际论述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哪些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通过结合实际,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哪些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我们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自觉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包括自身修养,精神境界以及树立道德标准,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是千古流传下来,可以代表从古至今中华大地人类社会文明道德的社会公认准则。 3、要成为一个人才,特别是复合型的人才,社会道德是不能够缺少的,不然整个社会将会非常的没有生气!一个民族的传统就是这个民族的魂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有义务,也必须树立这样一个继承中华优良传统的思想。 4、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5、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为实现中国梦构筑国家精神。一个文明开放的社会,多元文化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为避免意识混乱,国家需要主流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指导。 扩展资料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在20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儒、墨、道、法各家伦理思想及佛学中的心性之说,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 整体至上,“克己奉公 ”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国传统伦理结构中,为国利民,“兴天下人民之大利”(《墨子·经上》)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现,是最大的“义”。坚持这个原则,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一切服从这一准则,乃是“仁人志士”的体现。 在中国传统伦理中,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心,提倡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爱护和帮助,力图构建和谐亲善的温和气氛。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将“仁”同“爱人”相联系,把“爱人”作为“仁”的根本要求。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仁”,“博施济众者,可谓仁矣”(《论语·述而》)。 中华传统文化数千年的流变,化育而成中国人的人格精神,表现为相互联系而又相对而生的两方面一曰“自强不息”,二曰“厚德载物”。在《易经·易大传》中,最早提出“刚健”学说,“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表现为人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刚强不屈的性格,奋发图强的斗争精神,“刚健自强”的思想,历来被历代思想家所崇尚,成为人们激励斗志、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关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

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良道德传统

一。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学加以改造或剔除。 1、 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有两传统 2、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影响 3、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4、 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作用 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就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己的民族性。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地发展;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条件。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是一块永不磨蚀的“胎记”。 三、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公私之辩证”是中国传统道德发展演化的一条主线。“公义胜私欲”是道德的根本要求,“公”是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强调在“义”和 “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利”,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爱人要从爱旁边的人做起,从爱亲人做起,即孝悌是人之本(孝道),并把这样的爱推广到他人,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道),能将心比心(恕道)。立足于自己,承认人的差异,主张“合而不同”,“和为贵”,讲求和睦相处,强调社会和谐,“亲仁善邻,国之宝也”。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谦敬与礼让是联系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礼也”,“凡人炎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提醒人们“事思敬”、“不居功”。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亦即诚实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尊重科学,坚持真理,坚守信诺。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荀子·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里讲的“神明”是指人的精神面貌;“圣心”是指一种道德境界。所谓“成德至善”,是说个体的道德品质是一个由一种较低的境界到另一种较高的境界,不断前进而逐渐趋于“至善”的过程。——“存之又存,相乃不舍”,逐渐地但无止境地趋于“至善”。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认为,在塑造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是就是奋发向上、切磋践履、修身养性。还有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 四、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自从1919年“五四”运动第一次中西文化大碰撞以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以及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伦理道德文化,一直是我们在文化和道德建设上进行战略选择的一个重大而无法回避的问题。虽然我们作出了正确的分析和回答,但直到现在所谓新自由主义、“全盘西化论”和新复古主义、儒家救国论仍然不绝于耳,成为当今意识形态领域里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必要旗帜鲜明地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原则态度,澄清理论是非,扫除思想障碍。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①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之;②在按社会主义的要求和建设的需要,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之;③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对我们今天的道德实践仍然具有指导意义的积极内容。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另一种是全盘西化的思潮。这两种思潮在对待道德问题上都割裂了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无论是复古论还是全盘西化论,都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道德文化的进步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和道德进步,除了要注意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和道德的优良传统之外,还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文明成果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有什么价值意义?

中国有众多的传统文化对现在社会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传统文化已经和教育和经济都相通了。中国现今的文化输出主要是以教育为主,因为文化的传承是一种精神与物质的结合,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是流传已久的历史瑰宝,更是现今文化发展的基石,当前,文化和创意融合是大势所趋,而将文化商业化,也是当下文化创意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传统文化对于社会经济教育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创意化发展,已是迫在眉睫在中国内地,文化内容同质化严重,而此时结合现代科技的文化创意产业应运而生,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放在了文化创意产业上,而现今传统文化的主要输出方式是以从小教育学生,经过给孩子设置一些课程的教授,让孩子从小就接受文化的熏陶,从人才素质及教育培养方面提升文化的输出。 二、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商业化,推动社会发展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这么优秀,却迟迟没有人愿意接盘呢,就是因为传统文化太古与同质化了,如果你现在问一个年轻人,京剧和江淮戏有什么不同,没人会给你答案,在他们耳中,那都是戏剧,具体是什么他们也不知道,所以现在的文化出现在大众眼中无差别的现象,这其实对于文化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将文化与金钱绑在一起,吸引更多具备商业头脑的人去运作,就会让文化得以创意化,更加能被大众接受。 一种文化想要发展下去,仅凭着传承人的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比如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其实就是文化创意的一个最好体现,导演饺子将中国神话人物哪吒进行创意化的包装,让整个人设都立得住,而且通过戏剧化的搞笑幽默让不同年龄人都能接受哪吒,从内心里喜爱哪吒这个神话人物,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有什么影响?

中国有众多的传统文化对现在社会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传统文化已经和教育和经济都相通了。中国现今的文化输出主要是以教育为主,因为文化的传承是一种精神与物质的结合,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是流传已久的历史瑰宝,更是现今文化发展的基石,当前,文化和创意融合是大势所趋,而将文化商业化,也是当下文化创意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传统文化对于社会经济教育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创意化发展,已是迫在眉睫在中国内地,文化内容同质化严重,而此时结合现代科技的文化创意产业应运而生,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放在了文化创意产业上,而现今传统文化的主要输出方式是以从小教育学生,经过给孩子设置一些课程的教授,让孩子从小就接受文化的熏陶,从人才素质及教育培养方面提升文化的输出。 二、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商业化,推动社会发展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这么优秀,却迟迟没有人愿意接盘呢,就是因为传统文化太古与同质化了,如果你现在问一个年轻人,京剧和江淮戏有什么不同,没人会给你答案,在他们耳中,那都是戏剧,具体是什么他们也不知道,所以现在的文化出现在大众眼中无差别的现象,这其实对于文化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将文化与金钱绑在一起,吸引更多具备商业头脑的人去运作,就会让文化得以创意化,更加能被大众接受。 一种文化想要发展下去,仅凭着传承人的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比如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其实就是文化创意的一个最好体现,导演饺子将中国神话人物哪吒进行创意化的包装,让整个人设都立得住,而且通过戏剧化的搞笑幽默让不同年龄人都能接受哪吒,从内心里喜爱哪吒这个神话人物,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在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的方面有何启示

 一、为什么重视弘扬民族精神   1 民族精神屹立世界、振兴中华的根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有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根.   鲁迅先生说过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容易走向世界,越容易被世界所接受.最近刚开幕的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就以典雅的中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风格吸引了大批的参观者,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它的一些照型,感受一下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美妙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中国馆主题“自然、城市、和谐——生活的艺术”,也切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馆的正面的墙壁上面有中国传统十二生肖图案,侧面的墙壁上是百家姓的浮雕.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突出了中国的特征.   中心展区的生命之树是模仿自然界水珠悠然溅起的优美姿态和植物叶脉舒展生长的形态,加以艺术化的提炼,利用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宣纸制造工艺,结合现代影像投放技术而形成.营造出万物生机盎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形象地表达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智慧.   中国礼品售卖厅,设计取自具有中国意象的植物——竹,以竹竿的造型围合而成.接待室的外观和内景都透露出中国传统的意境和韵味.   中国馆的设计自始至终渗透“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国的文化就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主线,至今仍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天人合一”的意思是指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要在服从社会群体中去实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是自然界万物中的一种,需要服从自然.中国的这种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强调和谐意识,强化了人的民族意识和情感,强调了人的奉献精神.同学们可以细细地领悟“天人合一”的意境,如果你悟透了,作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那你的实践离成功就不远了!   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深邃的思想、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灿烂的文化艺术.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精神根源,而且也是东亚大部分国家文化的归依.日本皇太子其乐融融的的长女取名爱子,称号敬宫,其“爱”和“敬”出典于中国古籍“四书五经”之一的《孟子·离娄章句下》中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爱之”一句.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现代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几千年一脉相承至今,博大精深,这是我们立足的根.俄罗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民族性格,没有国民风貌,就不是生动活泼的有机体,而是机械的实验标本.”我们为我们的文化而自豪.   可是在今天,我们的文化也面临挑战,整个世界的全球化已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随之而来,它一方面为各民族文化互相沟通、互相交融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给了强势文化吞噬弱势文化、西方文化主宰世界文化以借口,对国家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形成了挑战.我们的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弘扬民族精神就是应对这种文化全球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我们振兴中华的思想根基.   2 民族精神民族团结、和谐融合的源泉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民族凝聚力的所在.只有充分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大范围地团结海内外同胞,求得华夏民族的最大共识,从而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这应该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的前提.   我们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精魂就是一个“和”字.“和”,和平、和解、和睦、和谐、和乐、和美、和合、和祥等.这种“和”的哲理,充分体现在道家的“无为”思想、儒家的“仁义”思想和佛家的“慈悲”精神之中;而最形象而生动的表述,就要算“太极图”了——阴阳鱼合抱,两条鱼的内边天衣无缝,外边为正圆,黑的鱼眼跑到白的上面去了,白的鱼眼跑到黑的上面去了,它揭示的是阴阳对立而又互补的原理,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从哲学上讲三层意思第一,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两个对立面;第二,两个对立面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两个对立面的协调吻合,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这三点内涵中,以第三点内涵最为重要,因为从中可以引申出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统一体之中,凡是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利于自身;反之,凡是有损于对方的,便有损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损于自身.用这个“太极图”道理去观察世界,可谓茫茫宇宙,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则俱损,和则两利.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多次分裂,但与统一相比,其时间毕竟相对短暂.由于统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绵延不断,国家的尊严和独立得以维护,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不断发展.   中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努力开发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于周边地区,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使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同中原地区的汉族互相交流.这种经济上的联系,形成了自然的凝聚力,再加上长时间密切的文化交流,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国各民族交往、团聚和统一的过程,也是民族大融合的过程.由此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心理特征.从而今天民族精神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源泉.   3 民族精神传承文化、文明做人的核心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有道家的清幽自然,也有佛家的博大慈悲,还有诸子百家的丰富精微等等,其中儒家唯物而现实的思想体系最具有代表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它对个人的文明养成、健康成长有很现实的意义.两千年前,孔子就倡导“仁”的思想,这是对个人品格的修炼和要求,是人自身所具备的一种素养,如果不去修行和实践,这种素养就会被溟灭.这些年来,我就在想这样的问题,在我们的社会中,由于缺失了最基本的道德,致使刑事犯罪和腐朽思想的抬头,甚至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这都是人性中“仁”字精神的丧失.孔子还倡导“礼”,“礼”乃世界之大道,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要求.孔子“仁”与“礼”的思想不仅在中国人的行为和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在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也广泛传播.这说明儒家思想具有人类思想意识的共性.   在台湾、新加坡等地,他们受到的儒家文化的影响比我们大陆深得多,所以从文明的总体程度上讲,他们比我们更讲礼仪、仁和.现在我们要重新培育、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为个人的文明成长、健康发展服务.   综上三条可以看到,民族精神对现实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现在在同学们中间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意识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等现象,也出现了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勤俭自强精神淡化、和谐相处能力较差等问题.有一项针对上海市3300多名大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在文化相对开放的上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已显现疏离与隔膜.所以现在提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十分必要,而且紧要.   二、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中国文化的精华培育了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又促进了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和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也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形成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思维志趣与情感心理的集中体现.   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有着博大精深的基本内涵和丰富内容,它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将分散的部落融合成统一的民族,促进本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的是英勇抵御异族的侵扰,保卫本民族的家园和生命财产;有的是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完整.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这种精神汇合成一种核心精神,那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民族精神也是随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是我们全面推动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精神依托.   金庸的武侠小说,就渗透传统文化的魅力.小说中人物的精神风貌,他们身上的侠气,最令人神往.什么是侠气?就是既为国为民,以天下为己任,又能冲破各种名利,笑傲江湖,独立于天地之间.《天龙八部》里的萧峰,我觉得中他达到了侠的最高境界,在他身上正是体现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我剪辑了一段电视剧《天龙八部》的片段,请大家领会一下萧峰身上存在的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侠的最高境界.   刚才这一段是萧峰自杀的场景,萧峰念念于心的,是苍生百姓的安危幸福,他以自己的死,换来了宋辽两国的平安合睦,百姓的安居乐业.辽国百姓也免去征战之苦,天下苍生得以平安,他是为了民族的利益,也是为民造福.   金庸笔下侠义英雄的民族大义,是秉承汉魏以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的.一部中国历史,其实就是汉民族和周边民族互相争斗、交融的历史.民族间的矛盾来源于国家利益的追求,也源于不同的信仰和教化.在中国传统伦理中,民族气节从来都是放在首位的.天下为怀,苍生为念,这是侠的最高理想,这也是金庸的侠意识.萧峰这个人物,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也做了一个最好的注释,这种精神对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我们应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前面讲了在当前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以及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接下来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做,从而来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1 增强国家意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增强凝聚力,实现统一,在艰难环境中生存、繁衍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要复兴,必须更多地强调国家意识.国家意识应该包括对国家的认同感,对国家的主权和安全的责任感,对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的使命感.只有在国家利益为上的道德观基础上,面临各种诱惑时,才能毅然做出正确的选择.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国家也应当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的权利.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2 增强文化认同   认同是共有的信仰和情感,是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的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要回答是什么使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它包括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道德风俗、生活方式、语言文字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从传统文化中去吸取养料,“文以载道”,我国民族精神的内容大量地存在于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要多看,从中多吸取养料,还要在语文、历史、思想政治等课程中学习.在增强文化认同的过程中,要把民族语言、民族历史、革命传统和人文传统作为重点内容   民族语言——语言文字是民族意识、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的载体,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自觉维护母语在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中的主导地位;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用语、礼貌用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深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民族历史——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了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重要史实和基本线索,特别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发展的历史;了解近现代史特别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的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高度认同党的历史功绩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   革命传统——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弘扬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这些精神都以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人文传统——充分利用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民俗等多方面资源,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了解并践行中华民族的良好礼仪,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3 完善自身人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人生价值观和道德,重视“做人”的准则.弘扬民族精神,要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与道德伦理紧密结合的精华,完善人格.   在完善人格的过程中,要把承担责任、诚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奋自强作为重点内容.   承担责任——增强自身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意识;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明确自身的权利,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诚信守法——养成以诚待人、严于律己、诚实守信的意识和行为习惯;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观念.   平等合作——学会尊重他人,友善待人;能够正确处理人与他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学会宽容,与人和谐相处,在集体、社会的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   勤奋自强——从小事做起,养成勤快、勤劳、勤奋、勤俭的生活习惯;不浪费、不盲目攀比;养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品格,勇敢坚强,不怕困难,增强抗挫折的能力.   联系到我们学校,重点中学是文明的高地,绝大多数的同学在文化意识、文明程度、完善人格方面都做得不错,也有个别同学做得不够好的情况,从小处而言比如礼貌不够,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你看待世界的一种心态,你是友善热情的,还是冷漠孤立的,其实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整个人的气质就会不一样.所以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都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要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今天我所讲的内容归结到一点,就是我希望同学们要努力做一个有国家意识,有文化归属感,有人格气节的人,历史不能在我们这里割断,我们要传承历史,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这样我们就能做一个无愧于历史的人,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样我们即使走到世界的任何地方也都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