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帝国面积?历史上,吐蕃为什么不是唐朝的属国?其他国家(如
今天给各位分享吐蕃帝国面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吐蕃帝国面积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吐蕃王朝的实力大吗?
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势力,逐渐走出封闭的内陆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勃勃生机。原本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各个小邦政权和部落联盟得到整合。由于内部人口流动,社会交往面扩大,推动了藏地语言及整个文化层面上的相互沟通,实现了青藏高原文化上的整合与壮大。 就疆域而言,吐蕃在其赞普(首领)松赞干布时期崛起,由山南匹播城(今西藏琼结县)迁都逻些(一作逻娑,今西藏拉萨市),兼并了苏毗、羊同等部,又破党项、白兰,击败吐谷浑,取得其旧地,向西征服了在今克什米尔地区的大、小勃律,向南取得了泥婆罗(今尼泊尔)等地,不仅统一了青藏、康藏高原,而且占有今四川西部、滇西北等地。安史之乱后,吐蕃向东、向南扩展,取得了唐朝大片土地。8世纪后期至9世纪初,吐蕃的疆域达到极盛,西起葱岭,东至陇山、四川盆地西缘,北起天山山脉、居延海,南至喜马拉雅山南麓。9世纪中叶,吐蕃发生内乱,国势衰落,以后内部分裂。10世纪时,河陇地区只剩下一小部分,祁连山南麓的阿柴是原臣属于吐蕃的吐谷浑部落,在今青海地区的吐蕃族称为脱思麻,在原吐蕃中心地区的称为乌思,其东为波窝、敢,其西为藏,今阿里地区、克什米尔地区分为纳里、古格、布让、日托、麻域等部。
吐蕃王朝的疆域有多大。
【吐蕃的疆域】 吐蕃在其赞普(首领)松赞干布时期崛起,由山南匹播城(今西藏琼结县)迁都逻些(一作逻娑,今西藏拉萨市),兼并了苏毗、羊同等部,又破党项、白兰,击败吐谷浑,取得其旧地,向西征服了在今克什米尔地区的大、小勃律,向南取得了泥婆罗(今尼泊尔)等地,不仅统一了青藏、康藏高原,而且占有今四川西部、滇西北等地。安史之乱后,吐蕃向东、向南扩展,取得了唐朝大片土地。8世纪后期至9世纪初,吐蕃的疆域达到极盛,西起葱岭,东至陇山、四川盆地西缘,北起天山山脉、居延海,南至喜马拉雅山南麓。9世纪中叶,吐蕃发生内乱,国势衰落,以后内部分裂。10世纪时,河陇地区只剩下一小部分,祁连山南麓的阿柴是原臣属于吐蕃的吐谷浑部落,在今青海地区的吐蕃族称为脱思麻,在原吐蕃中心地区的称为乌思,其东为波窝、敢,其西为藏,今阿里地区、克什米尔地区分为纳里、古格、布让、日托、麻域等部。
古象雄王朝是怎么回事?
象雄的地域。象雄乃古代青藏高原之大国,雍仲苯教之发祥地。据汉文史料《通典》、《册府元龟》、《唐会要》等载“大羊同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东西千余里,胜八九万”。藏史《苯教源流》载“象雄与上部(即西部)克什米尔相连,北接于阗雪山及松巴黄牛部之静雪地区(青海西南地区),南抵印度和尼泊尔。”汉藏两史所载象雄地域基本一致。然象雄东接吐蕃,以何地为界,汉史记载不明,藏史《佛法铁注》补充这一疑难载道“象雄与吐蕃,以后藏之卡日阿为界,藏西北大片地方皆为古象雄之辖区”。 按藏史记载,象雄分上中下三区,上区以琼垄为中心,中区以日阿达郭为中心,下区为苏毗(即松巴)静雪六区,汉文史料则分象雄为大小羊同,将苏毗静雪六区列为独立国。象雄本土即今日之阿里专区所辖全境。公元十世纪初,吐蕃王室后裔尼玛,避奴隶起义军,逃窜象雄,占其地,置为吐蕃王室分支属民,故改称为阿里(意为属民)相沿至今。 象雄的语言文字 《漫话古西藏》一书说,“象雄”一词,在象雄语中意为鹏地,即大鹏鸟之地。藏语称鹏鸟为“架琼”,与象雄语文完全不同。根据古象雄人以大鹏鸟为图腾的情况来看,上述解释,完全可信。 现代中外藏学家竭力研究象雄史,其中研究象雄语言文字,更为突出。仅象雄人名和地名而言,象雄在十世纪以前的众多王臣名和象雄境内的六十个地名,均为象雄语,现代人藏文水平再高,也难解其意。阿里地区至今仍沿用古象雄时代的地名,若要了解其义,不懂象雄语,难以知晓。十世纪以后,吐蕃王室后裔统治象雄,传播佛教,通用藏语文,将象雄逐步同化。公元七世纪初,吐蕃王松赞干布在未创造藏文之前,象雄的苯教师们,用象雄文缮写苯教经,宣道于吐蕃天七赤王(公元前后)时代,就松赞干布时代而言,在未造藏文之前,松赞干布派人带书信向尼泊尔和唐朝求婚,当时很可能用象雄文写成这些书信。 现代在国外的一些藏族学者,认为藏文是在象雄文的基础上,学习克什米尔和印度的声明,进行了改造,这一设想,不无道理。近期,个别藏学家,将珍藏的与松赞干布同一时代象雄王李迷夏的印文和部分象雄文字,出示为证,进一步证明了确有象雄文。 象雄人的族源和图腾崇拜。象雄和吐蕃皆为古玛桑赤面种族分支,同属一族,而语各异。象雄王室姓“亭葛”,西藏古代一氏族名,传说源出于天神。《唐会要》大羊同国条云,“其王姓‘姜葛’,其中‘姜’字译音有误外,与藏文史料载王室姓‘亭葛’音同。说明象雄族与吐蕃同出一派,并非象一些人所说,象雄为羌族,原是羌族的发祥地等等。” 据《雪山目录》载,吐蕃王室始祖聂赤赞布出世前后,象雄相继出现十八代鹏甬王,按顺序排列,他们是赤危、司伦、格蚌、列扎古格,君亚木阔、吉列古格,蚌君结、尼罗危亚、达朗司吉、札玛迪蚌、递堆白、列危结、协君师夺、黎穆朗卡、木危诺、色司杰、尼罗维亚、牟玛托郭等。以上十八代王,均以大鹏鸟甬饰其王冠左右两侧,其地神祗亦然。加之象雄一词和境内其它一些小地方均以大鹏鸟命名。可以断定,象雄人重大鹏鸟,无疑以大鹏鸟为图腾。 象雄人居牦牛帐篷和洞穴,以畜牧为业,以牛羊为食。后期发现达然科和琼宗等地有水渠和房屋田地遗址,大概在七世纪以前已有农业。这在松赞干布王妹赛玛噶嫁象雄王李迷夏以后,王妹唱给王兄的歌词为证,歌道“我们的一份饮食,是鱼和麦子,吃起来是吃不完的。”象雄以牧为主,兼有农业,海拔五千米左右,多盐湖,气候干寒。 象雄为苯教之源。象雄人笃信苯教,重鬼神,喜卜巫,忌食野马肉。象雄盛世、即十八代鹏甬王之时,也是雍仲苯教盛行之际,雍仲苯教文化源远流长,遍及青藏高原,至今深深地影响着藏族人民的社会生活。 苯教鼻祖为登巴幸绕,传说出生于佛教祖师释迦牟尼同一时代。苯教初由幸绕家族世代相传承,后改为师徒相传。简单地说,象雄在流行苯教之前,崇拜图腾。随后出现“仲”即口传历史故事的所谓“说史人”道过去者。嗣后出现“迪乌”卜巫,即占卜未来者。继而出现“苯教”即诵经祭神,为现世人间除障者。早期的西藏高原,有自己一套“道过去”、“卜未来”、“济现在”的班子,以此扶持国政,左右王室,安民济世,长期不受外界思想的干扰。早期的苯教不信有来世,认为现世人类的疾苦灾难,可由苯教巫师解除。这在八世纪中叶,佛苯斗争时,有苯教权臣玛相春巴吉之言为证。他指责佛教说“佛教宣扬来世转生,尽是谎言。现世人若有灾,苯教即能除障化吉。”一语道破了抵制外来思想的情绪。 苯教认为万物有灵,天有天神,天神为最尊。山有山神和山妖,树有树精。江河、湖水、山泉、地下皆有龙。人若有灾病,皆因得罪神鬼所致。其简单的禳解法,以煨桑开道迎请神灵,然后梵烧食物,神鬼嗅味而饱之,再不加害于人。若有疑难,以五彩靴带占卜,可知吉凶。以门窗涂黑色,门前画雍仲图案为镇邪。诸如此类,都是苯教的仪式,并非外来佛教的仪轨,现代人把藏族的一切社会现象,均误认为是佛教色彩,其实许多民间习俗,大量的是苯教仪轨,现已演变为民间风俗习惯,不易分清哪些是佛教的,哪些是苯教的,又如苯教巫师的骑鼓飞身仪式,演为“安羌”各种形式的鼓午。苯教祭祀时的赞神仪式,演为“协钦”大歌,即婚礼时的赞吉祥歌舞。现代人难以寻其源。,吐蕃文化,说它是佛教文化,不如说它是佛苯融合的文化,更确切些,研究西藏文化,必先研究象雄文化,才能寻其源解其秘。 象雄的兴衰 象雄早于吐蕃与唐朝建立了关系。贞观五年十二月,象雄朝贡使至唐,十五年,闻中国威仪之盛,乃遗使朝贡。太宗嘉其远来,以礼答慰焉。象雄在吐蕃王朝建立前,为青藏高原最古老的大国,文化发达,人口众多。松赞干布之世,以王妹赛玛噶妻象雄王,象雄妃李特闷嫁松赞干布为妻,吐蕃与象雄结成联盟,以和亲达到互不侵犯之目的。 公元六四四年,松赞干布之妹赛玛噶被象雄王冷落。这表明象雄强于吐蕃,对吐蕃王室有轻视之举。赛玛噶寄给王兄松赞干布一头巾的绿松石,其意,王兄若能征服象雄,可率兵前来,头饰绿松石,显示出男子汉的勇气。若畏象雄,则头戴头巾,以示弱女。在王妹的激励下,松赞干布发兵攻打了象雄,是年,吐蕃发兵杀了象雄王李聂秀,将一切象雄部落均收为吐蕃治下,列为编氓。至此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六五三年吐蕃以布金赞·玛穷任象雄之“岸本”,征收象雄部的赋税。 公元六七七年以后,象雄叛服无常,到八世纪中叶,赤松德赞时期,才完全消灭了象雄,据说赤松德赞硬攻象雄不克,于是用计巧取。当时,象雄王共有三妃,最小的名叫故茹妃朗准来,年方十八。吐蕃法臣派拉朗来珠,带一野牛角沙金,献给朗准来,说道“朗准来你这等人,只做了象雄王最小的妾,按理当为王妃王后,对此,吐蕃王也为你不服气。你是否有挽救的办法了,若有,待事成后,你可做吐蕃王的正妃,吐蕃王定会将所辖土地的三分之二,赐你为酬谢”。朗准来回答道“象雄王有遮天盖地的重兵,必然不克,只有一升许的军旅。如果面对面攻打,必然不克,只有巧取才是”。接着又说,“象雄五半月后,与王室众眷属前往黄牛部苏毗静雪地区,就在途中等候杀之。一切内应由我承担。”根据朗准来的计策,吐蕃军队埋伏在色穷和洞穷两地之间(即今腊仓地区的色普和同普地方),待两王相会时,吐蕃兵突然袭击,杀了象雄王。吐蕃以一万之军,战胜了象雄十万之众,这一以少胜多之战役闻名遐尔。从此象雄再无叛乱之举,完全归顺在吐蕃治下。 公元八四六年,吐蕃王朗达玛禁佛,被佛教徒暗杀,吐蕃走向分裂割据。公元十世纪二十年代,吐蕃王室后裔班考赞被奴隶起义军所杀,其子尼玛衮,率百余人西逃象雄,控制其地,改称象雄为阿里。公元十世纪后半期,尼玛衮之子意希沃,在阿里扶植佛教,建立寺院,迎请阿底峡大师,弘扬噶当教,逐步削弱了苯教势力。 后期的苯教徒,改穿黄教袈裟,移居牧区和康区的边鄙地方,怯生生静悄悄地在遍布黄教势力范围内进行布道,苯教徒在青藏高原被大力削弱的情况下,不敢与佛教明争,只得暗斗。譬如,转经时,逆时针方向反转,面对神背部作祈祷,如此等等以示对佛教的反抗,以后,苯教在与佛教抗争中逐渐融合。如今可以说,完全纯粹的苯教已不复存在。,苯教在藏族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吐蕃究竟有多少人,为何能占领大唐的国都?
吐蕃到底有多少人在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在那个时候他们可以占领大唐的国都,然后在和唐朝的军队战斗的过程中,使得唐军全军覆没,可以看出在那个时候至少拥有四五十万的军队。 在唐朝的时候主播是一个非常友好的一个邻居,而且在松赞干布在世的时候他们还被唐军击败,然后娶了一个公主进行和亲,在松赞干布死后吐蕃就进一步加大了自己对于周边地区的一些入侵。然后逐渐的去进攻周边的地区,不断的扩大自己的领土范围。然后正赶上安史之乱的时候,他们趁着这个良好的机会攻占了长安。 后来在吐蕃非常鼎盛的时期,他的疆域面积在北方和南方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扩大,并且幅员非常的辽阔。并且在松赞干部去世之后,吐蕃除了有本土的吐蕃人之外,还有很多的汉人,还有西藏高原东部的一些民族,使得吐蕃王朝,整个里面的阵容非常的庞大。所以才使得在与唐军的交战中,他们可以让唐军整个全军覆没,这就可以当看出当时的吐蕃帝国拥有多么强大的军队实力。 其实吐蕃可以占领大唐国都的原因不仅仅是他们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一个非常庞大的组织,还有就是他们赶上了中原地区的安史之乱,导致了整个天下在那个时候都非常的动荡混乱,所以给了吐蕃一个可以趁虚而入的机会,也就可以占据长安。
国内都已四分五裂的朝代是如何灭掉三个强国的?
要说中国古代最强大的王朝,很多人心中首推汉唐,这两个朝代不仅仅是繁荣之时强大,就连衰落之后照样能压着外族打。 东汉末年,天下都已经分成了三分,不过各自都能找到异族刷战绩,曹魏把乌桓、鲜卑、氐、羌等按在地上打,蜀汉时不时征下南蛮俘获点人口,东吴经常在山越身上找找存在感。 同样,唐朝也是,就算藩镇割据中央势弱的晚期一样玩死了三个大国。 唐朝在极盛时期疆域大约有1237万平方公里,对外屡屡获胜,开疆拓土之际也迁了很多胡人进来,是利也是弊。就是因为胡人安禄山的造反,导致唐朝一蹶不振。 经过八年的艰苦平乱后,明面的叛乱没有,但已成了实质的藩镇割据局面,从此再也无法谕令传达全国。 在极盛时期周边国家都是弟弟,衰落以后,这些弟弟就趁机反扑了。其中有三个国家得益最大,它们分别为吐蕃、回纥、南诏。 吐蕃 吐蕃的发展轨迹与唐朝很像,当时也算得上一个世界性的强国,有强大的军力自然四处出击,碰巧旁边有个同样强大的唐,两国之间就难免会发生战争。 在安史之乱以前,唐朝凭借强大的国力一直都对吐蕃呈现压制状态,但内乱一爆发,大唐中央急调安西军回援,给了吐蕃机会。 趁唐朝无暇西顾之时,吐蕃先是占据了河西走廊,切断西域跟中原的接触,再慢慢蚕食攻占北庭、安西都护府,统治了以百万计的大唐子民。最广阔之时国土甚至有800万平方公里。 唐代宗时期,吐蕃甚至攻陷过长安,最终被名将郭子仪赶了出去。 当时的吐蕃气势凌人四处出击,东踢大唐,西打阿拉伯帝国,南压印度,北击回纥,还多次获得胜利,隐隐有天下之大舍我其谁之感。 盛极必衰的道理不仅仅限于中原地区,对于吐蕃也是一样,四面树敌那势必要四面备兵,吐蕃再强的国力也难以承受如此开支,况且他的本土大多都是高原地区,不适合种植农作物。 有人考据过,吐蕃的强盛跟气候也有极大的关系,一变冷,赖以生存的青稞就很难存活,经济和后勤保障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偏偏在吐蕃极盛之时气温就迅速变冷了。 加上佛教的传入,与本土宗教之间发生严重的冲突,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吐蕃国力的下降。 ,还有缓过一口气的唐朝也开始还击,唐朝联合南诏对敌吐蕃,名将李晟、韦皋等多次率军重创吐蕃,斩获无数。 最为致命的就是张议潮在河陇起义归唐,收复了河西之地六郡国土,这些恰好是吐蕃通知下最为富庶的地区,吐蕃的兵源、税收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而且最重要的是,吐蕃对于张议潮无能为力,其他地区见吐蕃衰弱如此,有的自立、有的重新降唐,导致了吐蕃的四分五裂。 公元869年,吐蕃国内农民起义,瓦解了吐蕃王权,自此青藏高原地区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对中原王朝有威胁的政权。 回纥 回纥也就是后来的回鹘,是铁勒诸部的一支。隋末唐初,北方草原上最大的敌人本来是突厥,一个控弦百馀万就足见其强盛,在隋末围了杨广所在的雁门关、唐初跟李世民的渭水之盟都可见还是进攻一方。 不过等到贞观三年,李世民命李靖为帅大破突厥,连颉利可汗都被抓回了唐朝,自此就给了回纥发展的空间,等回纥配合唐朝攻灭薛延陀之后,草原上再也没有敌手。 在唐朝强盛时期一直很听话,算是唐朝的蜀国,安史之乱爆发后,情况就不同了。当时回纥与突厥强盛时的疆域已经差不多,自然就有了小心思。 为平定叛乱,唐朝曾多次向回纥借兵,游牧民族的战斗力是很强,带来丰硕的战果,同样的洗劫能力也很强,基本上帮唐朝打下一座城市,就把城内的财富掠夺一空。打下洛阳后,整整抢了三天。 初,上欲速得京师,与回纥约曰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也是因为唐朝这些默许行为,让回纥看清了虚实,虽然没有正式翻脸,小动作不断,在边境经常过界打草谷,甚至袭击唐朝的边境要塞,在大唐国内也是非常嚣张,甚至在长安都敢杀人越货。 最为放肆的是很多回纥用劣马强制与唐朝人交换精美的丝绸,就等于是他拿一块钱的东西给你,非要你用一百块的东西来换,这样的行为对于唐朝的经济影响巨大。要知道当时唐朝实质性能有税收的地区已经极少,偏偏还有回纥来添把火,种种行为让唐朝人心中愤恨不已。 回纥后来改名叫了回鹘,在893年内部发生了影响极大的权力斗争。 前可汗已缘失制驭之道,无兼爱之仁,侵扰诸番,肆为暴虐,所以亲属内叛,部落外离,国破家残,实由于此。 武将句录莫贺与可汗有矛盾,闹到句录莫贺从辖戛斯部族中借兵杀入回鹘,回鹘不敌,大部分迁徙,其中以向南为主。 841年,有近40万的回鹘人南迁拥立王子乌希特勒为乌介可汗,这个可汗还是很有雄心的,劫了唐朝的太和公主,还多次要求率军进入唐朝的城池居住,被委婉拒绝。 乌介还希望从唐朝借兵复国,但当时的唐武宗正忙着打击藩镇,就只让乌介可汗自己忙自己的去。 结果这个乌介还挺有脾气,你不帮我,我就打你,频频侵扰唐朝的边境。 唐武宗这人还是挺强势的,对内打击藩镇的手段颇有成效,而且做了一件很出名的大事灭佛,这样一个人不去惹别人已经算好的了,回鹘既然敢放肆,那就成全你咯。 武宗任命刘沔为河东节度使,金吾上将军李忠顺为振武节度使屯兵以作准备。 842年4月,卢龙节度使张仲武奉密诏讨击回鹘,带着弟弟张仲至率兵3万大破回鹘军,收降其7000帐,近9万的回鹘人被擒。 8月乌介可汗南下,刘沔、张仲武两人被任招抚回鹘使,于振武城大破回鹘军,斩获俘虏不计其数,就连乌介本人都被刺伤,最终逃亡了室韦,846年乌介可汗被部下所杀,他所率南下的三十多万人几乎都降于大唐,被安置在江淮地区融合了。 南诏 当年的洱海地区本有六个小国家,蒙舍诏得到唐朝的支持后得以消灭其他五诏,史称南诏,虽然起始是得到唐朝的支持,但其并没有感恩,在大唐与吐蕃之间来回横跳,并且与唐朝发生过多次战争。 玄宗时期曾两次派遣大军征伐南诏,可惜损兵折将无功而返,等安史之乱爆发,南诏跟从吐蕃攻取了四川的大量土地,并掠夺了很多人口回去。 不过南诏对于吐蕃和大唐来说始终是小国,只能在两国之间左右逢源,但其偏偏有一颗大国的心,跟两国之间都发生过多次战争,即便是胜了,己方也损伤不少。南诏的资源、国力的补充速度远远低于这两大国,连年穷兵黩武之下,无可避免的衰落。 864年,晚唐名将高骈任安南都护,多次大败南诏军队,收复交趾,在南诏与四川之间设立多处要塞,先后斩杀近十万的南诏将士,导致南诏一蹶不振。 要知道地窄人少,总人口也才百来万,损失了这么多精壮之后不得已从15岁以下的男丁中征兵。国力削弱之下再也无法硬气,无奈放弃帝号向唐朝投降。 最终在公元902年,由汉人大臣郑买嗣夺取政权,在唐朝灭亡之前南诏就已走进坟墓。 自古以来能如唐朝一般,在弱势以后仍能主动出击的古代王朝实在太少,而其辉煌时期的强盛之后就再也没有过!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