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作用?丝绸之路的意义是什么?
今天给各位分享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丝绸之路的意义是什么?
在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陆上商贸通道,在现代,成为以现代交通设施与服务为基础的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亚欧陆上经济纽带,对促进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的意义是什么?
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是文明与友谊之路。它像一条绚丽的彩带,从西汉时期的古都长安开始,穿过河西走廊,翻越帕米尔高原,直到地中海沿岸、印度、伊朗、伊拉克和欧洲腹地,绵绵7000千米。一路上,商旅使臣、僧人学者,络绎不绝。沙漠之舟载着人们,把我国的丝帛彩绸,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和灿烂的文化传到西方;,也把西方特有的农产品和文化艺术的瑰宝送到中原大地。从西汉时期到隋唐的1000多年时间里,这条丝绸之路成为沟通东西方的大动脉,成为我国人民同国外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丝绸之路已载入世界史册。 开辟这条道路,打通我国同西方联系的人就是西汉时期伟大的探险家、旅行家和外交家张骞。张骞约生于公元前175年,陕西汉中城固人。年轻时做过汉武帝近旁的侍从官。当时,北方的匈奴奴隶主屡屡派兵南侵,给人民带来了战乱。汉武帝决定派人出使西域去联络大月氏国,好共同抗击匈奴,大月氏在匈奴的西边,在当时的条件下,必须经过匈奴。张骞胆识过人,自愿冒生命危险完成这一重大使命。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任命张骞为使臣,由一个名叫甘父的匈奴人作向导,率100多名随员离开长安西行。过了陇西郡,渡过黄河上游,进入了祁连山匈奴人盘踞的地区。不幸,队伍被匈奴人发现,在战斗中,寡不敌众,张骞和甘父被俘。在匈奴人的监视和奴役下,张骞度过了漫长的11年。公元前127年,张骞和甘父等人逃出了匈奴人之手。他们马不停蹄,日夜兼程,连跑了几十天,在戈壁大沙漠中忍受干渴和炎热的折磨,射鸟兽充饥。他们跨过一望无际的白龙堆石海,沿着天山南麓,经过楼兰、焉耆、龟兹,到了疏勒国(今新疆喀什市一带)。为了找到大月氏国,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大宛国境(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在那里,他们受到热情款待。大宛国王派向导护送他们经康居国(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到达了大月氏。 张骞在大月氏生活了一年多,虽然未同大月氏达成共击匈奴的协议,却与大宛、康居和月氏等国建立了联系,播下了友谊的种子。公元前127年,张骞他们动身回中原。为了绕过匈奴人的辖地,他们没走原路。可是,在翻越祁连山时,他们又被匈奴骑兵俘虏。单于非常愤怒,对他们严加看管。张骞他们白天背土筑城,晚上被囚禁,又苦熬了一年多。正在他几乎绝望的时候,匈奴单于病死,他的兄弟和儿子争夺王位,起了内讧。张骞和甘父趁乱逃脱了囚禁,回到长安。13年前出发时的100多人,如今只剩他们两人了。 张骞向汉武帝报告了13年来的探险经历和西域各国情况。汉武帝封他为太中大夫,并任甘父为奉使君。公元前123年,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进击匈奴,张骞随军出征,由于他对匈奴的地理等情况熟悉,战争获得胜利。回来后,他被封为“博望侯”。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精兵5万,与匈奴决战,取得了胜利。这一年,汉武帝任张骞为中郎将,带着黄金、丝绸等贵重礼品第二次出使西域。他们来到乌孙,又派了副使分别到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于阗等国,广泛开展外交活动,并邀请他们派使者到长安观光。公元前115年,张骞载誉而归。由于他的努力,汉王朝的影响扩大了,西域的交通开辟了。从那以后,中国的汉人地区也种起了葡萄、胡桃、石榴、黄瓜、蚕豆、豌豆、大葱、大蒜等农作物,西域的汗血马、玻璃、宝石、玛瑙、香料,以及乐器琵琶、中东的乐曲、印度的佛教、希腊的绘画等也传入中国。中国的蚕丝锦绸、炼铁炼钢技术、凿井技术,以及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这“四大发明”都由这条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传到西方。这条道路被称为“丝绸之路”。它和张骞的名字,永远为世界人民所传诵。
开通丝绸之路的意义是什么?
在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陆上商贸通道,在现代,成为以现代交通设施与服务为基础的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亚欧陆上经济纽带,对促进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关系?
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最初的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后来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两者存在着密切联系的关系。丝绸之路从运输方式上,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请简述古代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意义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大秦。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