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刑是哪五种刑罚手段?奴隶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
今天给各位分享五刑是哪五种刑罚手段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五刑是哪五种刑罚手段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中国古代五刑分别是什么意思
奴隶制社会五刑包括墨,劓,剕(也作腓),宫,大辟,刵(èr)刑-割耳朵,劓(yì)刑-割鼻子,剕(fèi)刑-砍双脚,宫刑-剜掉性器,大辟-死刑。 封建社会五刑 (1)笞刑。以十为一等,分五等,即从十到五十下。 (2)杖刑。以十为一等,分五等,即从六十到一百下。 (3)徒刑。刑期分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五等。 (4)流刑。里程分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等。 (5)死刑。分绞刑和斩首等。 五刑是由五行相克而产生的,从夏代开始逐步确立,于西周时期写入吕侯编著的《吕刑》,是一种野蛮的、不人道的、故意损伤受刑人肌体的刑罚。 五刑相关“火能变金色,故墨以变其肉;金能克木,故剕以去其骨节;木能克土,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宫以断其淫;水能灭火,故大辟以绝其生命。”(《逸周书逸文》) 扩展资料 对于女性犯人,五刑则是指刑舂,拶刑,杖刑,赐死,宫刑。 刑舂,古代对妇女犯罪施用的五刑之一。 在施以黥、劓等肉刑后押送官府或边境军营,服晒谷、舂米之劳役,为五刑中较轻的刑罚。 拶刑是古代对女犯施用的一种酷刑。“拶”是夹犯人手指的刑罚, 故又称拶指(用拶子套入手指,再用力紧收,是旧时的一种酷刑),唐宋明清各代,官府对女犯惯用此逼供。 杖刑,隋唐以来五刑之一。杖刑是指用荆条或大竹板拷打犯人的一种刑罚,杖作为刑种始自东汉。杖以荆条制成,分大杖﹑法杖﹑小杖三等。杖刑一般是“去衣受杖”,脱掉中衣(内衣),直接用毛竹、木板打臀部。 赐死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社会特有的一种对身份特殊的人(贵族、大臣、奴婢或妃嫔等)采用赐毒酒、赐剑、赐绫、赐绳等物,由其自毙,对其实施死刑的制度。 宫刑,汉代孔安国“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女人幽闭,次死之刑”。宫刑对男女都有,对男无须多言。宫刑对女性实施是确定的,至少至明代仍然对女性施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五刑
“五刑”指的是什么?
五刑有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之分 奴隶制五刑包括墨,劓,剕(也作腓),宫,大辟(即墨刑-在额头上刻字涂墨,劓刑-割鼻子,剕刑-砍脚,宫刑-毁坏生殖器,大辟-死刑),从夏代开始逐步确立,是一种野蛮的、不人道的、故意损伤受刑人肌体的刑罚。 五刑是由五行相克而产生的。“火能变金色,故墨以变其肉;金能克木,故剕以去其骨节;木能克土,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宫以断其淫;水能灭火,故大辟以绝其生命。”(《逸周书逸文》) 进入封建社会后,奴隶制肉刑开始逐渐被废除,从汉初的文景帝废除肉刑开始,以自由刑为主的封建五刑产生了,封建五刑分别为笞、杖、徒、流、死,最初在隋《开皇律》中作为刑罚体系得以体现,随后由唐朝律疏(《武德律》《永徽律》(唐律疏议))进一步完善,标志着中国刑罚制度的重大进步。 以上几种主刑都是针对男性犯人而言的,对于女性犯人,五刑则是指 刑舂,拶刑,杖刑,赐死,宫刑 唐代封建制五刑 (1)笞刑。以十为一等,分五等,即从十到五十下。 (2)杖刑。以十为一等,分五等,即从六十到一百下。 (3)徒刑。刑期分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五等。 (4)流刑。里程分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等。 (5)死刑。分绞和斩二等。 封建五刑一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而除主要的五刑之外还有磔(俗称凌迟)、髡(既剃发)、髌(也作膑,割膝骨)、炮格(也作炮烙)、刵(割耳朵) , 膊(赤身肢解),辜(肢解),醢(剁成肉酱),脯(晒成肉干),剖心,枭首,弃市,族诛,车裂等。
十恶不赦与五刑分别指的是什么?
“十恶不赦”意指罪恶深重,不可饶恕。这里的“十恶”,现在泛指罪恶,但在古代,它却是实指十种罪恶。 据《隋书·刑法志》记载,北齐河清三年,尚书令、赵郡王睿等奏上齐律十二篇,列出重罪十条“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这是“十恶”的最初形式。隋唐在此基础上稍加改动,正式定名为“十恶”,写进法典。 中国古代有五种残酷的刑罚,叫五刑,早期奴隶制五刑是指墨、劓、刖、宫、大辟;封建制五刑指笞、杖、徒、流、死;清末变革法制,改五刑为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五种。
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经历了哪些朝代?起止时间
1、奴隶社会 从公元前21世纪~前8世纪,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 经历了夏(公元前21~前16世纪)、商(公元前16~、前11世纪)、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东周的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2、封建社会 从公元前475年~清朝1840年。 东周的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56年)、秦(前221年~前207年)、汉(东汉、西汉,公元前年202~220年)、三国(220年~280年)、晋朝(265年~420年)、十六国(304年~439年)。 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元朝、明朝、清朝(1840年前)。 奴隶社会简介 奴隶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五大社会形态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以及生产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产品除维持人们的生活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余。 剩余产品的出现,一方面为一部分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社会管理和文化科学活动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社会产生。 奴隶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自由买卖;奴隶主可强迫奴隶工作,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和人身自由。 一个人类社会中如果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是奴隶,社会形态即为奴隶社会。 在中国历史学界,对于中国历史是否存在“奴隶社会”时期,各方学者持不同看法。 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持“有奴派”观点学者认为,中国历史的”奴隶社会“阶段以公元前16世纪商高祖上甲为起点,以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结束。 以黄现璠教授为代表的“无奴学派”学者认为,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 根据马克思历史理论,夏、商、周三代曾被定性为奴隶社会,此观点争论较多。 奴隶社会以社会下层的广大奴隶群众为主要生产角色,就传统文献记载以及考古发掘工作并没有发现中国上古时期广泛实行奴隶制度的迹象。,学界对此颇有争论。 封建社会简介 封建社会指实行封建制度的社会状态,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常用的学术名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封建社会”是指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 西方学者的“封建社会”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是一种国家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种“社会”,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社会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封建社会形成的自然经济是以土地为基础,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具有自我封闭性、独立性,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的经济结构组织。 扩展资料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几点,分别是 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奴隶社会 百度百科_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时间分界点是什么?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时间分界点是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475年,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人们普遍认为,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确切时间是春秋时期,奴隶制崩溃,战国时期,封建主义形成。 按照现在正统的历史观,春秋战国是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点。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结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开始。 确立和初步发展 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了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国逐渐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这一时期,社会经济获得很大发展,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成就,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封建社会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