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是哪三坊哪七巷?福州三坊七巷是什么地区
今天给各位分享三坊七巷是哪三坊哪七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三坊七巷是哪三坊哪七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三坊七巷的来历
1,衣锦坊“三坊”中的第一坊,旧名通潮巷。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 2,文儒坊“三坊”中的第二坊。文儒坊这个名字宋时就有了。据《榕城考古略》载,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 3,光禄坊原名玉尺山,又名闽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历史上,光禄坊内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在今光禄坊公园内)。 当时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游览,僧人就刻了“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上。为了感谢僧人,他吟了一首诗“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光禄坊的名字就从此而来的。 4,杨桥巷“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条巷。杨桥路古名登俊坊,因西能通杨桥而改名。民国时因城市建设需要,已被扩建为马路,所以后来便更名为“杨桥路”。 5,郎官巷宋代就有的坊埠。据清《榕城考古略》载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郎官巷。 6,塔巷据说五代时吴越王钱泓俶仿印度阿育王建造八万四千塔的故事,制塔巷作了八万四千座小塔,作为藏经之用。 因其形状像宝箧,内藏印经,故称宝箧印经塔,俗称阿育王塔。但塔巷育王塔只是象征性而已。南宋后塔毁,至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爿的小塔,作为纪念。巷因有过育王塔,所以称“塔巷”。 7,黄巷据闽志载,晋永嘉二年间(308年)固始人黄元方(公元280-375年)又名允,字彦丰,避乱入闽,落户于福州南后街,故称黄巷。 8,安民巷旧名“锡类坊”,它改名“安民”,与黄巢入闽有关。据《福州地方志》载“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9,宫巷据清《榕城考古略》载“旧名仙居,以中有紫极宫得名。后崔、李二姓贵显,更名聚英达,明得改英达。”旧名仙居,以巷中有紫极宫得名。 10,吉庇巷俗称“吉避巷”。宋郑性之中状元衣锦还乡时,巷中居民因凌辱过他而赶紧回避,遂称“急避巷”。明代以谐音改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在哪?
“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 “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走南后街左手边的巷子就是七巷,杨桥路前就是杨桥巷,吉庇路就是吉庇巷, 右手边就是三坊。
福州的三坊七巷在哪里?
肯定是福州北站离南后街三坊七巷近,门口火车站站各路公交车都有直达东街口三坊七巷门口双抛桥站,福州南站在福州南面郊区很远很偏僻,过来公交车和的士很少!
三坊七巷在哪
你好 福州三坊七巷 福建省 福州市 鼓楼区南后街。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占地40公顷,现有古民居268幢。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许多民居的门窗漏花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丰富的图案雕饰,精巧的石刻桂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随处可见,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繁华的八一七路边,乘公共汽车至南街或道山路口站下,往吉庇巷、道山路或西侧的一些不起眼的巷子里钻便是了。以南后街、官巷最值得一观。您可以在火车站或北站乘坐5、18、22、55路公交车到双抛桥站下车,在南站乘坐K1、8、801路到南街站下车,在西客站乘坐5路到双抛桥站下车。 希望对你有帮助,若是有用请及时采纳。
福州南站和北站,哪个离三坊七巷近?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中轴线南街以西,西、南至安泰河,东至八一七路,北邻杨桥路。其中三坊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即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总占地面积38.35公顷(575.25亩)。三坊七巷自从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于清至民国走向辉煌,涌现出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代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如林则徐、严复、冰心、林觉民、林旭、林纾、沈葆桢等,成为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凸显着因历史上多种文化交融而形成的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名人文化。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