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极危物种?中国十大珍稀动物有哪些?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国极危物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极危物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世界濒危动物的现状
一、大熊猫 1、仅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约40个县境内的群山叠翠的竹林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 2、截至2014年,全国大熊猫野生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等级或从濒危降为易危。 3、2016年9月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美国夏威夷宣布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程度从濒危变为易危。 二、白鳍豚 1、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豚类有70多种,淡水仅5种,中国仅此一种淡水鲸,分布狭窄,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 2、2007年8月8日正式宣告绝种。 三、华南虎 1、华南虎,是中国特有亚种,原为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体型较小,但资格最老的一个虎种。全球的虎仅有一种,均产于亚洲。 2、上个世纪尚有8个亚种孟加拉虎、东北虎、爪哇虎、华南虎、里海虎、巴厘虎、苏门达腊虎,但后三个亚种相继灭绝,中国的新疆虎是在20世纪初灭绝的。 四、扬子鳄 1、扬子鳄是中国唯一的鳄种。全球鳄鱼共有25种,中国只有湾鳄和扬子鳄。 2、湾鳄是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动物,而扬子鳄现为中国特有,也是从远古北方仅存的唯一分布在温带的孑遗种类。 五、麋鹿 1、“四不像”为麋鹿的俗名,它是做为中国特有的湿地鹿类,曾于1900年在中国本土灭绝的,幸有少量存于欧洲,经过一个世纪的养护,种群才得以恢复。 2、麋鹿是湿地动物,由于对湿地生境的适应,而形成特殊的形态,即所谓的“四不象”,角似鹿非鹿、脸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 扩展资料 其他濒危动物 一、藏羚羊 1、藏羚羊,极受世人瞩目,主要原因是由于1980年以来西方时装界对“藏羚绒披肩”即“沙图什”的消费需求而刺激了偷猎者的谋财害命,,一些采金者也在对其肆意杀戮,致使生活在生命极限的高寒地区的藏羚羊正以一年近万只的速度减少。 二、黑颈鹤 1、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高原鹤类,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圣的大鸟,也是世界十五鹤中被最晚记录到的一种鹤,它是俄国探险家普热尔瓦尔斯基于1876年在中国青海湖发现的。黑颈鹤夏季在西藏繁殖,冬季迁至云贵越冬,少数还飞越喜马拉雅山至不丹越冬。 三、朱鹮 1、这种被动物学家誉为“东方明珠”的美丽涉禽是一种人们一度认为已经灭绝的鸟类,它们原是东亚地区的特产鸟类,仅在中国、朝鲜、日本及俄罗斯有分布,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都失去了踪影。 2、七十年代后期,中国鸟类学家寻找朱鹮,1981年终于在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2窝共7只朱鹮,轰动了世界。 四、褐马鸡 褐马鸡是一种产于中国山西庞泉沟、河北小五台山及北京门头沟的珍禽,因耳部由两个雪白的耳羽,好似长角,或有人称之为角鸡或耳鸡。尾羽上翘后,披散垂下,如同马尾,故名马鸡,马鸡属共有4种,均产于中国,既藏马鸡、白马鸡、蓝马鸡和褐马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濒危动物
极危物种的IUCN 分类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是国际上最广被接受,而且最知名而客观的评级机构,当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简称IUCN红色名录)中所使用的分类也是就物种保护上最重要的参考资料,当中包括生存受到威胁或相信是在公元1500年以后绝灭的物种。截至2006年5月4日的版本,该名录包含了41,415个物种,并有16,306种属于受威胁的物种。当中3071个物种列为极危,包括1528种动物,1541种植物及2种真菌。有254种亚种及变种同样列入,而30个子群落或族群也版评核为有极大的危机陷入本地灭绝。极危表示该物种现在所面对的威胁及危机等级为最高,是仅次于灭绝及野外灭绝的评级。IUCN的严格定义为该物种的三个世代曾在过去,或将会下降80%或以上。IUCN在未进行大规模及锋对性的研究及调查前,不会公布该物种为灭绝物种。有不少已久久未有被发现或被多数人认为已灭绝的物种仍在极危这个分类下,如白鳍豚等。国际鸟盟,其中一个协助IUCN红色名录进行有关鸟类调查的机构建议新增一个“可能绝灭”的分类层解决这个问题。
桃花鱼的极危物种
秭归人视桃花鱼为吉祥物,并把它与屈原、王昭君一起作为屈乡人的骄傲。每年桃花盛开时节,江边桃花鱼像飘落的一簇簇桃花瓣,淡红的、洁白的、乳白的、棕紫色的……无头无尾,身体透明,分成四瓣,柔软如绸,有铜钱那么大,好像一只只彩色的降落伞,又好似一块块漂亮的小手帕,缓缓地一张一缩,悠悠然飘荡上下,与长江两岸绽放的千万朵桃花相辉映,与碧水中五彩斑斓的鹅卵石相映衬,美妙无以言表。关于桃花鱼的由来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西汉元帝时和亲匈奴的王昭君入宫前路过距归州不远的香溪河时,因故土难离,伤心不已,泪流满面,用来擦拭眼泪的香罗帕当时已被眼泪浸透,于是她就到香溪河边去洗香罗帕。当她把香罗帕往水中一放,溪水顿时芳香四溢;当她一串串伤心的泪珠落到溪水中后,就又变成了一群群状如团伞,轻若罗绡,颜色各异的桃花鱼。从那以后,当地人就给那条小溪取名“香溪,归州一带也就有了桃花鱼。直到如今这条小溪仍叫香溪,但香溪河中已没有桃花鱼了,只有距香溪五公里远的鸭子潭中还存有。 1826年《忠州直隶州志》记载“桃花鱼淡墨色,形如桃花,桃花开放时,出皇华城折尾滩积水中。”1837年《归州志》记载“桃花鱼出叱溪河,桃花开时始见,有红、白二种,花落后即无。”1921年《湖北通志》记载,桃花鱼“以桃花为生死,桃花既尽,则是物无有矣。”从以上记载得知,古人之所以叫它桃花鱼,是因为它不仅形似桃花,艳如桃花,而且还与桃花开谢同步。桃花鱼真的是“鱼”吗?答案是否定的,如同鳄鱼和鲸鱼就不是鱼一样。从生物进化史看,现有生物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动物学家把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较低级,按照从简单到复杂排列的顺序,包括单细胞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脊椎动物的特点是体内有一条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椎,由低等到高等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桃花鱼属无脊椎低等多细胞腔肠动物,身体构造仅比原生动物复杂。体内有一条原始消化道———腔肠,其前端为口,可摄取食物,但未消化完的食物残渣———粪便,仍由口排除,既是嘴巴又是肛门。由此可见其等级之低,与有脊椎的鱼相差甚远;而其资历之长,又远远超过鱼类。腔肠动物因其体形有筒状、伞状之别又分为水螅(筒状)、水母(伞状)两大类。水母一般形体较大,大多生活于海洋中(如海蜇),仅有少数生活在淡水中,且形体较小,“桃花鱼”属后者,其正确名称应是桃花水母。人类研究桃花鱼的生活习性,掌握其繁殖技术,为自然界保存一个物种基因库,在发展生物工程、基因工程、水生物学、水环境生态学以及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球已有50亿年历史,水母这类低等多细胞动物比大熊猫、白鳍豚资历更老,约出现于15亿年前。那时陆地尚无生物,水域中就数它们先进、强大。历史上桃花水母曾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据记载欧、亚、美洲和大洋洲的温带地区,都有桃花水母,但随着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污染而绝迹。在我国,桃花水母分布也很广。从发现地点看,长江流域与南方各省及港、台等11个省38个市、县都有报道。淮河流域的河南.信阳在1961年也曾发现,后因修建水库而消失。目前,全球范围内,桃花水母仅存于三峡库区的秭归县境内和宜昌点军区桥河的长江江边。“秭归桃花水母”正式发表后,美国、日本、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生物学家纷纷写信给和振武,要求前来秭归参观考察。英国皇家科学院已将“秭归桃花水母”作为新种注册登记。1988年4月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水螅生物学会会议上,和振武宣读了关于“秭归桃花水母”的学术论文。从此,秭归的桃花水母登上了世界科学殿堂。 人们往往只在桃花盛开时节才能领略桃花鱼的倩影,它的“以桃花为生死”之说,给其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想解开这个谜的人实属不少,谈何容易。桃花鱼的产生并非民间传说中所说的昭君涕泪所化。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黄明显《桃花水母》一文介绍,1924年,美国人潘恩在北美印第安纳州波斯湖对桃花水母进行了专门研究,发现桃花水母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现象。当时中国及其他国家尚无人从事此项研究工作。上世纪60年代四川大学生物系马德和钟远辉教授,曾在校内建水母池从事这项研究。文革期间,马德教授蒙冤自杀,水母池被填平,研究工作中断。1985年至1988年,秭归县一中高级生物教师黄达茂发现了三种形态结构异于“秭归桃花水母”的新类型;是发现了桃花鱼的色彩与吞食不同颜色食物积累其色素有关;三是发现了桃花鱼的死亡之谜———被它的天敌寄生致死并食尸灭迹;四是发现了桃花鱼的繁殖是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交替进行的。桃花鱼有雌、雄之分,其后代的产生既要通过有性繁殖,还要经过无性繁殖———产生水母芽,脱落后即为小桃花鱼;五是发现了桃花鱼并不“以桃花为生死”。一般人认为,桃花鱼只在桃花开时才出现,桃花谢了就没有了,其实不然,水下一年四季都有。因为夏天阳光强烈,水面温度较高,又有洪水的冲击,而冬天水面温度较低,没有它们所需要的浮游生物,所以它们就在水下和石头缝里觅食,只有春暖花开时节,桃花鱼才浮到水面来。发现了这一秘密后,黄达茂便特制了一个深入水底捕捞桃花鱼的网勺———这就是他家为何常有桃花鱼的缘故。中央电视台和省市台关于桃花鱼的报道,许多镜头都是在他家里拍摄的。 2003年6月,随着三峡大坝第二期工程的结束,秭归境内原适宜桃花鱼生存环境的水域水位被抬高,泥沙淤积,严重破坏了桃花鱼生生不息的这片圣地。桃花鱼的命运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许多有识之士先后向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出了呼吁,秭归县民间自发组织召开了全国首届桃花水母保护研讨会,有关专家建议在古归州长江附近再选择一处合适地带,建一个与长江相通的人工水池,用缆车提取长江水,经过反应沉淀后,还原桃花鱼的生存环境。县政府迅速作出反应,编制了《桃花水母异地放养工程建设书》。但据了解,这一设想尚存3个问题无法解决。一是工程建设上存在技术上的困难;二是缺乏对桃花鱼研究的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三是资金上的困难。据测算,如果按照此设想来保护桃花鱼,整个工程将耗资465万元,这对于本属国家级贫困县的秭归县来说是无力办到的。能不能通过人工繁殖延续“桃花鱼”生命呢?早在1992年7月,黄达茂老师经过8年多时间的业余研究,在家中阳台的小水池中繁育出了芥菜籽般大小的桃花鱼,但这些鱼只活了一个多月。在这个过程中,黄达茂拍到了一组显微照片,展示了从有性世代之雌雄水母产生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受精卵通过发育,逐步成为无性世代的螅状的过程。黄达茂说,秭归桃花鱼对当地的生存环境十分依赖,异地人工繁殖、放养均很困难。因为它们对水质要求极高,在别的水池中无法避开天敌的袭击,存活率几乎为零。日前,中科院院士、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宋大祥,河南师大教授和振武在专程赴秭归县考察桃花鱼的生存现状后,联名向国务院相关部门呼吁挽救桃花鱼。他们介绍说,2003年3月召开的我国物种红色名录研讨会上,桃花鱼被列为濒危物种的最高级——极危物种,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假如其灭绝将是我国物种多样性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古时记载桃花鱼这一文化资源的永久损失,如果只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保护动物名录中留下记载,那将成为一个永久的遗憾。直到目前,桃花鱼的人工繁殖仍是横亘在国内外生物学家面前的一道难题,迫切需要有关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抢救性方案,给桃花鱼找到一个安全、幸福的新家,使这个三峡库区最古老的“居民”生命延续,世代相传。
濒临灭绝的生物
1、斑鳖生活于江河湖沼中,底栖。以水生动物为食物。卵生。斑鳖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极其珍贵,是龟类中最濒危物种之一,全球已知存活仅3只,其中苏州动物园1只、越南同莫湖1只、越南宣汉湖1只。 2、缅甸星龟栖息地的过度利用开发以及人类捕捉它们作为食物和药物,使得缅甸星龟成为比放射陆龟和安哥洛卡象龟更加濒危的物种,缅甸星龟在自然界的个体数可能少于250只,现已属于极度濒危动物。 3、贺兰山鼠兔仅分布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的贺兰山脊顶地区,分布范围极有限。乃是中国特有种。贺兰山鼠兔其数量太稀少,现竟连它的1张全身照片尚难觅。 扩展资料 物种特化和遗传衰竭,往往是导致物种濒危甚至灭绝的内在原因。某些种类的野生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适应了某种特定的栖息环境而产生了特别的习性(包括食性),使其难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或其他环境,最终落得“不适者被淘汰”的结局。 每个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通过食物链的关系,物种之间起到互相依存、互相牵制的作用。一旦食物链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斑鳖 百度百科-缅甸星龟 百度百科-贺兰山鼠兔
世界上目前濒临灭绝的生物有多少种?
只知道这几种 世界12种濒临灭绝动物 1.别名白暨、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学名为LipotesvexilliferMiller,属于鲸目(Cetacea),白暨豚科。 识别特点为吻突狭长,长约300毫米。额部圆而隆起。背鳍三角形,位于身体的35处,有低皮肤脊与尾鳍相连。头顶的偏左侧有一个能启闭自如的呼吸孔。尾鳍水平向,向缘凹入呈新月形。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它们大约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有“活化石”的美称。由于数量奇少,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2..苏门答腊虎 在野生状态下只有20只。随着40年代巴利虎和70年代里海虎的灭绝,人们预计,这一物种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在地球上消失。 3.刚果瓜兰巴(Garamba)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 北部白犀牛与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曾在乌干达大量繁殖,由于当地说什么的疏于保护而渐渐消失。在瓜兰巴国家公园中,它们的数目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达到35只,在2003年4月为30只,其后有6只被杀,4只新出生,上个月,又有2只被猎杀,还有近千头大象被杀。 4.奥里诺科鳄鱼南美洲体形最大的食肉动物,也是地球上12种最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 5. 僧海豹(monachus-monachus ormonkseal) 据专家估计,世界上仅有500只,生活在地中海,受到海水和海滩生态环境变坏的影响,被渔民大量捕杀。 6.小嘴狐猴(Mouse lemur) 世界最小的猴类,生活在马达加斯加。 7. 兰.坎皮海龟(L. Kemp’sRidleyTurtle)目前全世界范围内12种最濒危动物中唯一数目成增长趋势的动物。需经历11-35年成长期。 8.奥瑞纳克鳄鱼(OrinocoCrocodile,学名为Crocodylusintermedius) 仅有250-700只在野外生存。主要在古巴和委内瑞拉境内。 9泰国猪鼻蝙蝠 10. 夏威夷蜗牛 11.微型猪(pigmyhog,学名为Sussalvanius) 世界上最小的猪,野猪的一种,主要生活在印度东北部。60厘米长,高约25厘米,成年猪不足10公斤。曾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大量存在,现在仅印度阿桑地区的玛纳斯国家公园拥有为数不多的几头。其基因与家猪的基因并无太大差别。 12.斯比克斯鹦鹉 在野生状态下,斯比克斯鹦鹉虽没有完全灭绝但已经少得不能再少。1990年寻找这种鸟的鸟类学家仅仅找到一只幸存的雄性鸟,生活在遥远的巴西东北部地区。目前被人俘获的大约31只鸟是这种鸟能够存续下去的唯一希望。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