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尺等于多少厘米?古时候一丈,一尺,一寸分别是多少

生活常识 2023-05-08 15:41生活常识www.pifubingw.cn

今天给各位分享古代一尺等于多少厘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古代一尺等于多少厘米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一尺有多长?

尺和米的关系是,一米等于三尺,一尺约等于0.3333米。

古代的一尺是多长?七尺男儿有多高?

在战国时期,一尺大约就是23厘米左右,七尺男儿也就是161厘米,也就相当于现在社会一个普通女生的身高,可见当时战国时期的七尺男儿并没有多么高大威猛。 根据这个尺寸换算,身高八尺的男人,大约有184厘米。 现代一尺为十寸。 不期一尺长度不同。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时,一尺约23.1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扩展资料 现代常用长度单位 (1)公里 公里又称千米,是个长度单位,缩写为“km”,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其常用换算关系如下1千米(公里)= 1,000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 1,000,000毫米(公厘);1.61公里= 1英里。 (2)米 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米”(meter,metre)起源于法国。1790年5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 — 米,1791年获法国国会批准。 为了制造出表征米的量值的基准器,在法国天文学家捷梁布尔和密伸的领导下,于1792~1799年,对法国敦克尔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进行了测量。 1799年根据测量结果制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铂杆,以此杆两端之间的距离定为1米,并交法国档案局保管,所以也称为“档案米”。这就是最早的米定义 。 由于档案米的变形情况严重,于是,1872年放弃了“档案米”的米定义,而以铂依合金(90%的铂和10%的铱)制造的米原器作为长度的单位。 米原器是根据“档案米”的长度制造的,当时共制出了31只,截面近似呈X形,把档案米的长度以两条宽度为6~8微米的刻线刻在尺子的凹槽(中性面)上。 1889年在第一次国际计量大会上,把经国际计量局鉴定的第6号米原器(31只米原器中在0℃时最接近档案米的长度的一只)选作国际米原器,并作为长度基准器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的地下室中,其余的尺子作为副尺分发给与会各国。 规定在周围空气温度为0℃时,米原器两端中间刻线之间的距离为1米。1927年第七届国际计量大会又对米定义作了严格的规定,除温度要求外,还提出了米原器须保存在1标准大气压下,并对其放置方法作出了具体规定。 使用米原器作为米的客观标准也存在很多缺点,如材料变形测量精度不高(只能达0.1μm),很难满足计量学和其他精密测量的需要。 ,万一米原器损坏,复制将无所依据,特别是复制品很难保证与原器完全一致,给各国使用带来了困难。,采用自然量值作为单位基准器的设想一直为人们所向往。 20世纪50年代,随着同位素光谱光源的发展。发现了宽度很窄的氪-86同位素谱线,加上干涉技术的成功,人们终于找到了一种不易毁坏的自然标准,即以光波波长作为长度单位的自然基准。 这一自然基准,性能稳定,没有变形问题,容易复现,而且具有很高的复现精度。中国于1963年也建立了氪-86同位素长度基准。 米的定义更改后,国际米原器仍按原规定保存在国际计量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70年代以来,对时间和光速的测定,都达到了很高的精确度。 ,1983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又通过了米的新定义“米是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这样,基于光谱线波长的米的定义就被新的米定义所替代了。 (3)分米 分米(decimeter或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其常用换算关系如下1分米 = 0.0001千米(km) = 0.1米(m) =10厘米(cm) = 100毫米(mm)。 (4)厘米 厘米,长度单位;英文centimetre(s),简写(符号)为cm。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如下1厘米 = 10毫米 = 0.1分米 = 0.01米 = 0.00001千米。 (5)毫米 毫米,又称公厘(或公釐),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符号㎜。1毫米相当于1米的一千分之一(此即为“毫”的字义)。进制关系如下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一尺 百度百科_长度单位

古代一尺是多少?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资料2古代“尺”有多长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内含的量(实际长度)却不一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曰“邹忌修八尺有余。”如果按今天的尺来计算,邹忌的身长是2.66米还多,这显然太高了。 很显然,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19.91厘米。以后,尺大致都要加长一点,到战国时,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米以上,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个子了。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与尺比较接近的是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因而稍短于尺。后来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如“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先秦的长度单位还有丈(十尺),寻(八尺),常(二寻),还有仞。仞是人伸开双臂的长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后来,又产生了寸以下的长度单位,它们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后又叫“丝”,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丝”与“毫”连用,来源于此。 还有“忽”与“微”连用的,也喻指极细微,如《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古时候一丈,一尺,一寸分别是多少

古时候每个朝代一丈、一尺、一寸的长度都不一样,分别是 1、商一丈=158CM,1尺= 15.8CM,1寸= 1.58CM 2、战国 1丈= 231CM,1尺= 23.1CM,1寸=2.31CM 3、秦 1丈= 231CM,1尺= 23.1CM,1寸=2.31CM 4、汉1丈 = 231CM, 1尺 = 23.1CM, 1寸 = 2.31CM 5、三国、西晋1丈 = 242CM, 1尺 = 24.2CM,1寸 = 2.42CM 6、东晋、十六国、南朝1丈 = 245CM, 1尺 = 24.5CM 1寸 = 2.45CM 7、北朝、隋朝 1丈 = 296CM,1尺 = 29.6CM,1寸 = 2.96CM 8、唐朝小尺 1丈 = 300CM, 1尺 = 30CM,1寸 = 3CM 大尺1丈 = 360CM,1尺 = 36CM,1寸 = 3.6CM 9、宋元1丈 = 312CM, 1尺 = 31.2CM,1寸 = 3.12CM 10、明裁衣尺 1丈 =340CM,1尺 = 34CM,1寸 = 3.4CM 量地尺1丈 =327 CM,1尺 = 32.7CM 1寸 = 3.27CM 营造尺1丈 =320CM,1尺 = 32CM1寸 = 3.2CM 11、清裁衣尺1丈 = 355CM, 1尺 = 35.5CM, 1寸 = 3.55CM 量地尺 1丈 = 345CM,1尺 = 34.5CM, 1寸 = 3.45CM 营造尺 1丈 = 320CM, 1尺 = 32CM, 1寸 = 3.2CM 关羽9尺=217.8cm,张飞8尺=193.6cm,刘备7尺=169.4c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寸

古代一尺是多少厘米?

不同的时代一尺对应的长度都不同,以下是具体长度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近现代 3尺≈1米(m) 1尺≈33.3333厘米(cm) 扩展资料 长 度 换 算 1千米(km)=0.621英里(mile) 1米(m)=3.281英尺(ft)=1.094码(yd) 1厘米(cm)=0.394英寸(in) 1英寸(in)=2.54厘米(cm) 1海里(n mile)=1.852千米(km) 1英寻(fm)=1.829(m) 1码(yd)=3英尺(ft) 1杆(rad)=16.5英尺(ft) 1英里(mile)=1.609千米(km) 1英尺(ft)=12英寸(in) 1英里(mile)=5280英尺(ft) 1海里(n mile)=1.1516英里(mile)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尺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