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长期服用有副作用吗 服用“地平类”降压药出现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作为一种第三代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老百姓口中的“地平类”降压药),在降压领域备受青睐。这种药物拥有水、脂双溶解特性,能够在口服后缓慢吸收,并在6至12小时内达到血药高峰浓度。其生物利用度高达64%至90%,且不受进食影响,显示出高效的降压效果。
如同其他降压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也可能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头痛和水肿。一些患者因此选择停药,但这真的有必要吗?
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两种不良反应。
水肿问题:钙离子拮抗剂引起的下肢水肿,其根源在于小动脉阻力的下降,与静脉循环的不匹配。当动脉和静脉阻力的变化无法协调时,前毛细血管循环内的静水压会升高,导致液体进入组织间隙,从而引发水肿。这种水肿一旦出现,如果不进行治疗,很难自行消除。
对于如何处理这一问题,有以下建议:
1. 联合用药:二氢砒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联合使用,可以明显减轻下肢水肿。
2. 更换药物:若出现水肿,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其他钙离子拮抗剂或减少用药剂量。使用利尿剂也可以减轻水肿,但需注意可能导致的血压过低。
3. 其他措施:减少长时间站立,使用弹力袜等也有助于缓解水肿。必要时,应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停药或换药。
再来说说头痛问题:钙离子拮抗剂引起的头痛,通常与血管扩张有关。尤其是青年女性,在开始治疗的几天内可能会出现头痛症状,但多数情况下,继续治疗后症状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对于头痛的处理,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患者只需注意调节情绪,避免不良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即可。
钙离子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一种适用范围广泛的高血压治疗药物。如果出现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一定要去医院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切忌擅自停药,以免血压控制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