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诊断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高危人群特征。在考虑诊断时,X线路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病原体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尽管痰找病原体的阳性率较低,但采用3%高渗盐水雾化可以刺激咳痰,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纤支镜肺活检的阳性率极高,可达80%~100%,且与解剖学检查可以同时发现肺孢子虫,这对于早期确诊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开胸活检的阳性率较高,但由于其风险大、不易被患者接受,因此现在已很少使用。目前,更推荐使用胸腔镜活检替代剖胸活检,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在婴儿群体中,流行婴儿型(经典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深受关注。病程进展缓慢,初期表现为害怕食物、腹泻和低烧。随着病情的进展,婴儿会逐渐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且症状会逐渐加重。未经治疗的死亡率高达20%~50%,这一数据令人震惊。
而对于儿童至成人型(现代型)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起病急骤,初期症状包括干咳、高烧、气短和发绀。肺部体征较少,典型的肝脾肿大在1~2周内出现。接受大剂量激素治疗的患者病程较短,可能在4~8天内死亡。在AIDS患者中,病程则呈现缓慢、渐进的特点,伴随体重减轻、盗汗、淋巴结肿大和全身不适等症状。随后出现上述呼吸道症状,可持续数周至数月。未经治疗的患者100%会死于呼吸衰竭。值得注意的是,该病症的肺部体征较少,多数患者肺听诊无异常,部分患者能闻到音。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早期准确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高危人群特征以及各项检查结果,以确保准确诊断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