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病如何分型?长期不治警惕三大炎症
“脚气”即足,是一种可怕的,若不及时治疗,会引发一系列炎症,后果严重。足癣引发的、及(俗称红线)绝非小病,重者可危及生命。
本病按临床表现分为四型:
1、浸渍型:多见趾(指)间皮肤发白,糜烂、浸渍,边缘清楚,去除浸渍的表皮,留下潮湿的鲜红新生皮肤。
2、水疱型:初起为局部发痒,抓后发红,显出针头大小的水疱,壁厚发亮,多成簇成群,在皮下如粟米状;自觉剧痒;除非抓破、糜烂,否则不久水疱就干涸,开裂脱皮;
3、型:多以为主,间有少数水疱,疱干脱屑,边界清楚,炎症不明显;边缘有粘着的鳞屑,逐渐向四周扩大,呈现环形或多环状。
4、增厚型:多见掌跖皮肤增厚、粗糙,皮纹加深;夏季水疱脱屑,入冬则皮肤干厚,甚至有皲裂、和。
脚气长期不治 警惕三大炎症
1、丹毒
丹毒是足癣引发的第一种炎症。祖国医学称之为“流火”,并对此早有记载,如《诸病源候论》中说:“丹者,人身体忽然?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于手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足癣主要引起小腿丹毒,往往起病急骤,患者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和关节疼痛,体温可升至39℃以上,同时患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升高。
2、急性淋巴管炎(俗称红线)
此为足癣引起的第二种炎症。浸渍糜烂型或水疱型足癣在感染化脓时,易引起急性淋巴管炎。开始时,在足癣病灶处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很快有一条红线自下而上,沿小腿向?窝发展,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压痛,并伴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乏力等,如治疗不及时,“红线”可达腹股沟。
3、蜂窝织炎
这是足癣所致的第三种炎症,一般发生在足癣的病灶处。感染部位的软组织比较疏松,炎症易向四周扩散,有时可波及到深部组织,甚至达到肌腱和骨。皮肤表面明显红肿,并有显著的凹陷性水肿,严重时其上可发生水疱,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病变中央常发生坏死,而较深的蜂窝织炎局部红肿不明显,只有局部水肿和深部压痛。
看孙思邈如何巧治脚气病
相传,唐时长安城内有几个富翁身患一种奇怪的疾病,只见脚胫日趋浮肿,浑身肌肉酸痛麻木,身倦乏力,众医诊治均束手无策。于是请孙思邈诊治,服药后仍不见转机,孙思邈由于难解其谜,终日甚感不安。
有一天,严太守也患此病请孙思邈治疗。为了查明病因,孙思邈住进严府中仔细观察了十几天。只见严太守的贴身家僮也同样精神萎靡不振,下肢照样浮肿,只是比严太守稍轻些。孙思邈仍百思不得其解,他又到厨房内调查,厨师说严太守不喜欢大鱼大肉,但他对粮食精制特别讲究,派人将米面反复加工精碾细磨后才作为主粮食品。
随后孙思邈又去拜访了其他几位同样症状的富翁,发现都有同样习惯喜食精粮,此时孙已领悟出其中的玄妙了。孙思邈立即建议严太守将每日主食全改成粗粮糙米,并且将一些细谷糠、麦麸皮煎水服用,半月之后这种疑难病竟神奇的康复了,病人精神好转,浮肿全消退了。
孙思邈终于将谜揭穿,他用食疗方法成功治愈因精粮引起的“脚气病”。在他潜心编写的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有详细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