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好发荨麻疹 多因“吃”引起
西医观点
口服抗组胺药安全性较高
荨麻疹俗称,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在接触过敏原的时候,会在身体不特定的部位,冒出一块块形状、大小不一的红色斑块,并伴有剧痒,甚至出现胸闷、腹痛、等症状。其中,80%的荨麻疹为急慢性荨麻疹,另外20%主要为、寒冷性荨麻疹、人工性荨麻疹等。
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可以分为食物、药物、感染等多种,食物过敏原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药物则包含青霉素、磺胺类、血清疫苗等。此外,昆虫叮咬或吸入花粉、皮屑等动物及植物因素、冷热、日光、摩擦和压力等物理因素都有可能是引发荨麻疹的原因。
出现荨麻疹时,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法获得暂时的缓解:
首先是冷敷,对瘙痒部位做局部冷敷是缓解瘙痒最好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也可以降低痒觉,但这也只是针对止痒而已。
第二是涂止痒药膏,一般含有类固醇成分的软膏均有止痒作用,如派瑞松、艾洛松等,我院自制的地塞米松搽剂、抗敏止痒水及含有类固醇激素的乳膏制剂。
第三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咪唑斯叮片等,不仅起效快,止痒迅速,安全性也较高,但高空作业、驾驶员等应在睡前服药,避免嗜睡等不良反应。
最后,我院自制的荨麻疹一号中药制剂,配合抗组胺药,中西医结合,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荨麻疹有一定的禁忌,注意不要搔抓和烫洗,清淡饮食,皮肤瘙痒如果用手去抓,不但不能止痒,反而可能越抓越痒。因为抓痒时,局部温度提高,使血液释出更多的组胺,加重瘙痒。虽然热水烫洗可以使局部的痒觉暂时缓解,但其实反而是另一种刺激。因为热水烫洗会使血管扩张,释放出更多的组胺,加重病情。 同时要注意日常调养,坚持治疗。多吃富含维他命的新鲜蔬果,或是服用维他命C与B群;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萝卜、绿豆、薏仁等;多休息,勿疲累,适度的运动。荨麻疹因为是体质性的问题,不易根治,尤其是慢性荨麻疹患者。不管如何,都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逐渐减量。
医疗上,有荨麻疹体质的人要学习如何与它共处才是根本之道,除了避免接触过敏原之外,也要注重日常的调养,有助于体内自然产生对抗过敏原的机制,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中医观点
荨麻疹饮食上要忌口“发物”
中医学认为荨麻疹主要是风、湿、热邪蕴于肌肤所致,或者因为血热又感外风而发病。
春季是荨麻疹的高发季节,而湿热体质的人较容易中招!那么,湿热体质是什么样的体质呢?其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而且舌苔黄腻。这类患者皮肤极易过敏。湿热壅盛型的荨麻疹主要在春夏季节气温上升的时候发病,患者皮疹呈风团状,下肢多见,天气转凉后有所好转,患者常伴头身困重、苔腻等症状。一般需要栀子、茵陈、茯苓、白术、陈皮、黄柏、甘草、薏苡仁、泽泻等中药调理。
荨麻疹患者在饮食上是要忌口的,中医有“发物”一说,在民间流传甚广,中医十分重视发物与疾病的关系,认为发物是指摄食后能引起旧疾复发、新病增重的某些食物。中医上说,凡能引起口干、目赤、牙齿肿胀、大便秘结等的荠菜、韭菜、香菇、金花菜等,都有发热可能,俗称发物。日常饮食中常见“发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蔬菜类:主要有竹笋、芥菜、南瓜、菠菜等,这类食物易诱发皮肤疮疡肿毒。
果品类:主要有桃子、杏等,多食桃易生热,发痈、疮、疽、疖、虫疳诸患,多食杏生痈疖,伤筋骨。
食用菌类:主要有蘑菇、香菇等,过食这类食物易致动风生阳,触发肝阳头痛、肝风眩晕等宿疾,此外,还易诱发或加重皮肤疮疡肿毒。
海腥类:主要有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螃蟹等水产品,这类食品大多咸寒而腥,对于体质过敏者,易诱发过敏性疾病发作如哮喘、荨麻疹症,同时,也易催发疮疡肿毒等皮肤疾病。
禽畜类:主要有公鸡、鸡头、猪头肉、鹅肉、鸡翅、鸡爪等,这类食物主动而性升浮,食之易动风升阳,触发肝阳头痛、肝风脑晕等宿疾,此外,还易诱发或加重皮肤疮疡肿毒。鸡蛋虽不属发物,但也不宜多吃,一般一天不宜超过2个,尤其是肝炎、过敏、高血脂、高热、肾脏病、腹泻病人,更不宜多吃。原因是鸡蛋内含大量蛋白,但它们属于异性蛋白,有相当一部分人吃了异性蛋白质后出现病态反应。
那么,荨麻疹患者吃什么好呢?以下四种食物可以参考:1、冬瓜。性凉,味甘。具有清热祛风,解毒消肿、生津润肤等功效。适宜风热型荨麻疹患者使用。2、南瓜。性温,味甘。具有温中散寒、补中益气、健脾益胃等功效。适宜脾胃虚弱的风寒型荨麻疹患者使用。3、荸荠。性寒,味甘。具有凉血化湿、生津润肺、消肿解毒等功效。适宜风热型荨麻疹患者使用。儿童患者忌食。4、薏米。性凉,味甘。具有解热祛湿、消炎敛疮、润肤祛斑等功效。适宜温热蕴结的荨麻疹患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