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寻麻疹的姻缘之旅

皮肤病 2017-07-04 11:10皮肤病种类www.pifubingw.cn

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其临床特征为表皮反复发作鲜红色或苍白色大小不一的风团,伴瘙痒或烧灼感。可由多种因素引发,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大多数荨麻疹属Ⅰ型变态反应,少数属Ⅲ型变态反应。现代西医学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对经常反复发作者,不易根治,且应用西药还会产生一些副反应。

相当于学中的“痦瘤”、“瘾疹”、“赤白游风”等证,民间俗称“风疹块”、“鬼饭疙瘩”等。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很早,《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中已有“瘾轸”之名,《诸病源候论·风痦痛候》说:“夫人阳气外虚则汗多,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痦痛。”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风邪关系密切。历代医著对本病都有一定的记载,如明代《证治准绳》、《外科真诠》对本病的临床表现观察得颇为仔细。《证治要诀》说“食鸡肉及獐、鱼动风等物”会导致本病的发作。清代,《外科大成》根据本病非完全由外感风邪所致,提出治疗“宜凉血润燥”,“慎用风药”;《疡医大全》则提出了“疏风、清热、托疹”的治疗大法,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此外,在古代还创制了一些治疗本病的专方,如消风散、胡麻丸等,也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现代中医治疗,最早报道见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这是有关针刺方法的经验介绍。之后,随着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各地又介绍了许多针刺方法,如体针、耳针、梅花针、刺络或单用拔罐等,不仅方法简单,而且确有良效。治疗方面,从50年代末起,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以祛风解表为主治疗,或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选用和血之剂加减治疗。另外还有部分其他治法。至60年代中期,有文章专门就病因病机及治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提出了“透表和卫”、“清营凉血”、“疏肝解郁”、“清心泻火”、“表里双解”等五个治疗法则。特别是慢性,因其病势缠绵,历久不愈,反复发作,故有时又称为顽固性荨麻疹。80年代以后,临床上对此病颇为重视,其病机多责之于虚、湿、风、瘀;治疗方面,主张益气固表、清理湿热、祛风止痒、养血和营、活血祛瘀等,尤其是久病风邪人络,认为宜选用虫类搜剔之品。目前,有关治疗的临床报道,积累有300多篇,累计病例逾万例,无论是分型治疗,还是运用专方,均有很好的疗效,一般可达90%以上。

中医治疗的机理研究尚不够深入,大量的临床报道多限于治验方药介绍及病例的积累,且各医家对荨麻疹的病因病机的阐述和辨证分型的方法很不一致,今后应重视这方面的规范化研究,并注意从中筛选出有效方药,旨在进一步提高疗效和缩短疗程。

荨麻疹常识专家免费咨询热线:湖南健康(湘120)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