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长在孩子身上 疼在父母心里
有能断根的药吗?含激素的药膏真的不能用吗?母乳是诱发湿疹的主要原因吗?微信、微博、QQ以及各种论坛上,每天都有人咨询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宝宝湿疹困扰了千千万万的家长,夸张地说一句,大部分宝宝都被“湿疹”这个调皮且顽固的敌人骚扰过。说到湿疹,它真的让很多妈妈恨得“牙痒痒”:有时候明明已经很小心护理宝宝皮肤,但湿疹还是对宝宝穷追不舍;等到好不容易把湿疹给治好了,转眼间它又冒出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
一、什么是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俗称“”,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属于变态反应性(或称为性)疾病,它的发生除宝宝接触了致敏物质,如奶、鱼、虾、肉、蛋等中的蛋白质外,还与宝宝皮肤娇嫩、皮肤角质层薄、毛细血管丰富、内皮含水及氯化物较多有关。此外,机械性摩擦、肥皂、唾液、等的刺激也是一种诱因。湿疹如果用药不合适或者使用含有激素类的药物不但不能根治,造成反的复发,还有可能造成对皮肤的伤害。
婴儿湿疹分为三型:一是脂溢型:多见于生后1~3个月,以颜面部为主。皮肤潮红,覆盖黄色油腻性鳞屑。二是渗出性:多见于3~6个月者。表现为开始在头面部,以后可蔓延全身。面颊出现红色小,小及。可有红肿、糜烂、渗出,黄色结痂。三是干燥型:多见于6~12个月,出现在面部、躯干、四肢两侧。表现为丘疹、红肿鳞屑及结痂。
二、有哪些表现症状?
小儿时期以婴儿湿疹最常见。婴儿湿疹一般都出现在出生后1~3个月,多见于对牛奶过敏的婴儿。大多发生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躯干四肢也有。初期为红斑,以后为小点状丘疹、疱疹,很痒,疱疹破损,渗出液流出,干后形成痂皮。皮损常常对称性分布。湿疹有时为干燥型,即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灰白色糠皮带脱屑。也可为脂溢型,在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以后结成痂皮,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痒感不太明显。
三、引起湿疹的原因有哪些?
婴儿湿疹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有时难于明确。常见的4种原因如下:
1、遗传因素
湿疹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父母双方中的一方曾患有过敏性疾病,或曾得过湿疹,那么小宝宝得湿疹的可能性很大。
2、食物因素
对于牛奶或其他食物过敏,牛奶(包括牛奶配方奶)中含有大量异体蛋白,极易引起过敏,是让宝宝得上湿疹的罪魁祸首;如果妈妈食用鸡蛋、鱼、虾、蟹、巧克力、果糖等都可能会引起宝宝过敏,根除宝宝湿疹的关键在于明确引起过敏的物质。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可能造成湿疹,羊毛织品、人造纤维衣物、花粉、螨虫、汗液、尿液、空气干燥等都可能引发湿疹。
4、精神因素
情感因素也会让宝宝受到影响而患湿疹,精神紧张会使湿疹加重。
四、婴儿湿疹如何护理?有哪些护理禁忌?
(一)婴儿湿疹护理
1、如果孩子出现了湿疹,母亲在母乳喂养期间要忌吃鱼、虾、蟹、鸡蛋以及辛辣的食物,同时还要避免饮酒。
2、患儿的饮食要定时定量,最好吃母乳。如果患儿是吃牛奶,则要多加水少加糖,而且牛奶煮沸的时间要稍长一些。此外,患儿如有消化不良,应及时进行治疗。
3、要避免让有刺激性的物质接触孩子的皮肤,尤其是不能接触孩子的湿疹,也不要在患处涂擦油脂丰富的护肤品。同时,要禁止用肥皂和过烫的水清洗患处。
4、应保持适宜的室温,因为室温过高会使湿疹的瘙痒感加重。
5、平时要给孩子穿松软、宽大的棉织品或细软布料的内衣,避免穿化纤织物,而且内、外衣均要忌羊毛织物以及绒线衣衫。婴儿的尿布应勤洗勤换。
6、可给患儿口服0.2%的苯海拉明糖浆,给药的剂量应按每天每公斤体重1~2毫克计算,每天分3~4次服用。也可给患儿口服扑尔敏,给药剂量按每天每公斤体重0.35毫克计算,每天分3~4次服用。
7、对面积不大、病情较轻的湿疹,可在患处涂擦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如皮炎平软膏、复方地塞米松霜等),但由于此类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而且不宜涂擦得太厚。对脂溢型湿疹患儿,只需在其患处经常涂擦一些植物油(如茶油等),即可使痂皮逐渐软化脱落。对有皮肤糜烂的患儿,可先用洁菌灵洗液清洗掉渗出液,然后在患处涂擦氯锌油(每天涂2~3次);或者先用3%的硼酸溶液湿敷患处,然后再外涂氧化锌油剂(每天涂2~3 次),待渗液减少后可改为只外涂硼锌糊,每天涂2~3次,直至痊愈。有继发感染时,还可外涂一些抗生素药物,如新霉素软膏、百多邦等。
8、家长要避免婴儿在患病期间与患有单纯性疱疹的人接触,以免患儿并发卡波西水痘样疹。
9、在患儿睡觉前,家长应先将婴儿的两手适当地束缚一下,以防婴儿抓伤其皮肤。
(二)婴儿湿疹护理禁忌
1、避免高温热水洗澡
高温的热水洗澡会刺激宝宝的湿疹,会使婴儿湿疹更严重,尤其是温度升高,天气过热时更需避免,建议以36℃~38℃温水沐浴为好。洗澡完立即擦干身上水分。
2、不要在太阳下暴晒
长湿疹的孩子要避免在强烈日光下暴晒,因为高温会刺激汗腺,让湿疹更严重。如果需要晒太阳,建议父母让孩子在早上太阳不猛烈的时候晒。
3、避免用肥皂和沐浴露
建议患湿疹的孩子减少洗澡次数,每次沐浴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最好只用清水洗。因为肥皂和沐浴露的化学成分会刺激宝宝皮肤。
4、避免宝宝搔抓
湿疹奇痒难忍,宝宝会忍不住抓挠,但搔抓及磨擦可能会进一步刺激皮肤,或使皮肤发炎,并导致病情更糟。
5、不要穿化纤衣服
孩子患湿疹时,应该给孩子穿清洁柔软舒适的衣服,枕头要常换洗,衣服被褥均要用浅色的纯棉布制做,不要用化纤制品。
6、饮食以清淡为主
乳母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蒜、酒等。添加辅食的宝宝,饮食不要油腻,同时避免虾、蟹、海鱼、蛋黄等食物。
(三)注意事项
1、家长们还应注意,婴儿湿疹与婴儿特应性皮炎和婴儿脂溢性皮炎等疾病的很多症状都相似,所以,婴儿的皮肤上一旦出现了红斑丘疹,还是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一律按照婴儿湿疹处理而贻误了病情。
2、宝宝湿疹期间,预防接种强烈建议暂停,得了湿疹的宝宝,一般是过敏体质,接种疫苗后,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危险。
五、如何预防湿疹?
1、寻找并去除发病原因
2、喂养和饮食
(1)母乳喂养可以减轻湿疹的程度。蛋白类辅食应该晚一些添加,如鸡蛋、鱼、虾类,一般小儿从4个月开始逐渐添加,而有湿疹的小儿,建议晚1~2个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小儿的饮食尽可能是新鲜的,避免让小儿吃含气、含色素、含防腐剂或稳定剂、含膨化剂等的加工食品。
(1)如果已经发现某种食物因食用出现湿疹,则应尽量避免再次进食这些食物。
(3)有牛奶过敏的小儿,可用豆浆、羊奶等代替牛奶喂养。
(4)对鸡蛋过敏的小儿可单吃蛋黄。
(5)人工喂养的小儿患湿疹,可以把牛奶煮沸几分钟以降低过敏性。
(6)小儿食物以清淡饮食为好,应该少些盐份,以免体内积液太多而易发湿疹。
3、衣物方面
贴身衣服可选用棉质材料,所有衣领最好是棉质的,衣着应较宽松、轻软。床上被褥最好是棉质的,衣物、枕头、被褥等要经常更换,保持干爽。日常生活护理方面要避免过热和出汗。并让小儿避免接触羽毛、兽毛、花粉、化纤等过敏物质。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
4、洗浴护肤方面
以温水洗浴最好,避免用去脂强的碱性洗浴用品,选择偏酸性的洗浴用品。护肤用品选择低敏或抗敏制剂护肤,并且最好进行皮肤敏感性测定,以了解皮肤对所用护肤用品的反应情况,及时预防过敏的发生。
5、环境方面
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环境中要最大限度的减少过敏原,以降低刺激引起的过敏反应。
6、保持小儿大便通畅,睡眠充足
六、对付婴儿湿疹的天然方法有哪些?
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些对付婴儿湿疹最天然的方法,非常实用,效果不错,但是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患湿疹的孩子,作家长的可以试试!
1、土豆片涂抹
把生土豆切成片,把有汁的一面直接涂湿疹部位,干了再换一片,一天可以不限次。如果宝宝脸上有伤口,或者是湿疹溃烂了不要涂。或者将土豆洗净,切碎捣烂,敷患处,用纱布包扎,每昼夜换药2~3次。
2、昂子鱼的鱼胆汁
给宝宝洗完澡后,把这个鱼的鱼胆取出来,为保证效用,最好是涂抹的时候再从活鱼体内取出弄破,然后直接用手轻轻涂在宝宝有湿疹的皮肤上,大概涂了五六次就会慢慢好转。
3、鸡蛋馏油
鸡蛋7个,煮熟取蛋黄,锅内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将蛋黄内油熬出,待蛋黄呈焦糊状即可,取油频涂患处。
4、清沥草煮水
用清沥草煮水取汁,擦洗湿疹患处,一天3次,1天效果明显。这个是绿色植物,外用,无刺激,但原料不好找,可以去药店买干草药自己熬煮,据说效果非常明显。
5、金银花水洗澡
取金银花熬水后放凉给宝宝洗澡,也可以每天早晚给宝宝洗脸。金银花性凉,有消炎止痒的效果。多洗几次就会改善。
6、茶油
先以茶油涂患处,以去黄痂,次以野菊花100克加盐少许煎水,外洗,稍干即以云南白药渗之,此方治顽固性婴儿湿疹。
7、茶叶水
一般采用绿茶水放凉,不要用热的。如果可以,再加点菊花,用绿茶加菊花一起泡水,被宝宝擦脸。最好不要隔夜的茶叶水。
8、苦瓜水将一根苦瓜切块,去籽,加水煮开,倒出苦瓜水,放温后给宝宝擦拭患处,一天数次。苦瓜水越浓越好,用不完放冰箱冷藏,注意不要放坏,用时稍微加热即可。可长期使用,适用于不严重的湿疹。
9、中药泡洗
若湿疹长在宝宝手上或脚上,则可以用中药泡脚泡手。到中药店买点蒲公英、野菊花、白鲜皮、蛇床子,每种药大约15克,再放几粒花椒,组成一个药方。每付药煎煮6次后,将药汁倒入小桶中,每天睡前泡脚泡手;泡前加热药汁,滴入几滴醋,连泡六天。可长期坚持治疗顽固性湿疹。
10、药酒外涂
可以去药店买一些桉树果,用白酒或高粱酒没过,泡制3-4天后要药酒擦拭患处。1日2-3次,每次适量,可连用3-5天,但不宜长期使用。注意此药酒只用于外用,不可内服。
11、粥汤巧搭配
妈妈可以用红豆、黑豆、绿豆、薏米仁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煮粥,或者用冬瓜做汤。可以根据宝宝口味经常搭配变换,或者调配其他石材和调味料,如加入山药、扁豆、冰糖等。每次使用时注意适量,长期坚持就可以起到预防、缓解、治疗湿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