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骨骼!翘二郎腿9个NG姿势

健康新闻 2023-06-01 09:39健康新闻www.pifubingw.cn

【核心提示】如果总是翘二郎腿,骨盆和髋关节由于长期受压,容易酸疼,还可能出现肌肉劳损,造成腰椎与胸椎压力分布不均,引起脊柱变形,诱发腰椎间盘突出,导致慢性腰背疼痛。

如果把人体比喻为一座大楼,骨骼就像钢架一样。体格结不结实,与骨骼健康密不可分。生活中很多常见的不良姿势很伤骨头,不知不觉就会加速骨骼老化,不仅可能导致身材变形,还会诱发诸多健康问题。对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娄思权、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骨科主任王安庆在接受采访时共同提醒,一定要注意下面这些最常见的伤骨动作,时刻保持正确姿势,保护骨骼健康。

1.蹲着选菜

平躺时膝盖的负重几乎是零,站起来和平地走路时负重是体重的1~2倍,跑步是4倍,而蹲和跪是8倍。临床上,女性膝关节疾病患者多于男性,就是因为生活中女性下蹲次数相对于男性来说次数更多,如女性时常要蹲着洗衣服、择菜、擦地等。

专家提醒老人和肥胖人群尽量不要蹲下或减少深蹲下时间,尽量不要超过20分钟。老人蹲下时最好扶着桌子或椅子,减少膝关节压力。

2.背单肩包

长期背单肩包会让肩膀酸痛,甚至一高一低。为了防止肩带滑下来,一侧肩膀总是习惯向上挺,并向内用力。长期下来,脊柱可能会侧弯,女性甚至会出现乳房不对称的情况。尤其处于骨骼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更容易受影响。

专家提醒学生的书包很沉,最好背双肩包。对成人来说,上下班路上,如果路途较短可以背单肩包,但最好不要总用一侧肩膀,可以两侧交替着背或斜挎着背。如果路途较远,最好背双肩包。

损害骨骼!翘二郎腿9个NG姿势

3.窝在沙发里

窝在沙发里或床上看电视、玩手机的确放松,但这对骨头来说却很煎熬。半卧位时,腰椎缺乏足够支撑,原有弧度被迫发生改变,椎间盘所受重力增大,不利于腰椎和脊柱保持生理结构,久而久之可能导致肌肉劳损、脊柱侧弯,甚至诱发腰痛、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

专家提醒正确的坐姿是腰背挺直,含胸收腹,两腿平放,小腿与大腿呈90度角,坐在椅子正中间,也可稍向前倾,但上半身别向左右两边倒。家里最好选择质地偏硬的沙发,坐上去不会一下子就陷进去,休息时腰后最好加个靠枕,让其支撑住后腰,有利于腰椎放松。

4.低头玩手机

低头使用手机时,颈椎承受着更重的头部重量,肩颈过度紧绷,腰椎负担加大。成为「低头族」后,仅需短短5年,肩颈肌肉酸痛、腰酸背痛、颈椎病等症状就会找上门来。长时间伏案工作、用电脑的人也会遇到这些问题。

专家提醒低头看手机不应超过15分钟,最好保持手机与视线齐平或稍低,头部保持直立,不要驼背。长期在电脑前工作者应养成工作1小时左右,就起身活动的习惯,建议双手抱住后脑向后仰头四五下,搭配扩胸、耸肩动作,有很好的放松效果。

5.趴着午睡

许多上班族习惯中午趴在桌子上打盹,这不利于颈椎保持生理弧度,可能导致颈椎问题。有背痛或颈痛的人,尤其不能趴着睡,会加重病情。

专家提醒午休最好平躺,如果条件实在不允许,可以坐在椅子上,在腰后垫个垫子,身体微微往后仰,简单休息一会儿即可。

6.稍息站立

站姿不仅影响形象,还与健康直接相关。很多人喜欢稍息站姿,把身体重心放在一条腿上,短时间可以放松身体,长时间如此,还会因腰椎两侧受力不均导致骨盆歪曲、脊柱弯曲,出现腰背疼痛。

专家提醒应注意保持正确站姿,做到挺胸、抬头、双臂自然下垂,让全身重量均匀分布在两条腿上,利于骨骼舒展和呼吸通畅。

7.翘二郎腿

如果总是跷二郎腿,骨盆和髋关节由于长期受压,容易酸疼,还可能出现肌肉劳损,造成腰椎与胸椎压力分布不均,引起脊柱变形,诱发腰椎间盘突出,导致慢性腰背疼痛。

专家提醒保持正确坐姿,尽量不要跷二郎腿。如果一时改不了,每次跷腿别超过10分钟。

8.头和肩夹着手机打电话

有些人工作繁忙时,习惯将电话夹在头和脖子之间。殊不知,颈椎向一侧过度用力,可能导致颈部肌肉痉挛和过度疲劳,造成脖子酸胀、疼痛,埋下颈椎病的隐患。

专家提醒接电话时最好手持电话,每隔几分钟两手交替,避免一侧肌肉过度紧绷。

9.直膝提重物

很多人都曾有过「闪到腰」的经历,临床上叫做急性腰部扭伤。不良姿势,腰就容易造成闪到。直着膝盖、弯腰提重物时,不能有效发挥髋、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腰背筋膜、肌肉、韧带往往因为负担过重而受伤,也对腰椎不利。

专家提醒提重物时应屈膝下蹲,使物体尽量靠近自己的身体,让脊柱保持垂直状态,用腿部肌肉力量支撑身体缓慢站起来,避免突然用力。一旦闪腰,初期最好仰卧于质地较硬的床上休息,后期可配合按摩、针灸等方法治疗。

数据源39健康网www.39.net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该文章《损害骨骼!翘二郎腿9个NG姿势》由网友『失措』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