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应该怎样保健? 衣食住行教你注意
雨雪天气温陡降,冠状动脉在寒冷的刺激下,易痉挛收缩,并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就很大,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加强防护,及时服药;切忌劳累,注意保暖。
防止呼吸道疾病感染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抵抗力相对较低的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应该适当减少在户外活动的时间,注意防寒保暖,室内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预防胃出血及消化道溃疡
寒冷容易引发胃出血及消化道溃疡,大家需要注意胃部的保暖和饮食调养。日常膳食应该以温软素淡、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食物,戒烟戒酒,还可以选服一些温胃暖脾的中成药。
警惕出现煤气中毒
冬季寒冷,使用煤气、煤炉取暖的家庭增多,但是,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保持通风。注意取暖设备的安全性,记得经常排气通风,谨防废气积聚。
防范晨练病
外出晨练,要提防冠心病的急性发作,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果突然发生心绞痛,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同时含服硝酸甘油,切忌急速跑回家;冠心病病人不要单独外出晨练,更不要选择僻静处晨练,以免急性发作时,无法寻求他人帮助。冠心病病人外出晨练时,应事先喝些牛奶等流质,避免空腹晨练造成低血糖反应。但也不应吃完早餐立即外出晨练。
【保暖篇】
雪天给脚保暖
凡病从脚先起,凡冷先从腿来。人体的脚部,与其他部位相比,两脚最易受寒。一旦两脚受寒之后,对全身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最常见的是可以导致全身体温下降,打乱各个部位的正常生理机能。尤其对上呼吸道的影响更大,可引起感冒、关节炎、消化不良和妇科病等。
穿衣别太厚
一些人认为冬季寒冷,穿衣应多、厚,以为穿得越多越暖和,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衣服的保暖程度与衣服内空气层的厚度有关系,当一件一件衣服穿上后,空气层厚度随之增加,保暖性也就随之增大,但当空气层总厚度超过15毫米时,衣服内空气对流明显加大,保暖性反而下降。从生理角度说,人如果穿衣过多过厚,会因热量大,致使皮肤血管扩张,从而增加了散热,降低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出行篇】
老人出行有人陪
雪天人们应尽量减少外出,特别是老年人,尽量不要单独外出,最好有家人帮扶或搀扶,切忌穿塑料底或硬底等抗滑性较差的鞋;尽量不要骑自行车出行;一旦摔倒,应该先缓慢活动四肢,确定伤势不重,再慢慢爬起,严重摔伤者应该保持不动,迅速拨打120电话求救。
车胎气不可太足
在雪天骑自行车时,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车体不要携带过多、过重的物品,车胎气不可太足,将气放至平时充气量的2/3为好。尽量放低车座,与前面车辆保持3米以上距离,防止前车滑倒绊着自己;不要急刹车,否则会使车轮打滑、失去平衡。
此外,雪天驾驶摩托车,驾驶者进入弯道欲刹车时,尽量多用后刹,如果用前刹,控制不好的话容易发生侧滑。此外,刹车时尽量使车身与路面保持垂直,经过结冰严重的地段时尽量不要刹车,最好用油门控制车速。
驾车控制车速
在冰雪路面上行驶,要注意以下几点:起步或行驶过程中禁止猛抬离合器和急加速,应稳定油门匀速驾驶;避免猛打方向盘;车速不要太快,车辆减速时应采用换低挡的方法,充分使用发动机制动;尽量少用刹车,若必须时要采用点刹的方式;适当加大行车安全距离,同时注意与左右车辆的距离;若使用防滑链要装在驱动轮上。
出门要戴墨镜
雪对健康最直接的影响是雪盲症(又称“雪光性眼炎”),一般发生在雪后天晴、气温较低的白天,形成此病的主要原因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经雪地反射到人眼的角膜,从而引起角膜损伤,其症状是畏光、流泪、奇痒、刺痛、水肿、异物感等。预防雪盲症最有效的措施是“物理隔断”,也就是在雪地行走时,佩戴防紫外线的太阳眼镜,也可选用聚碳酸酯或CR39的透镜,或美观起见,选用蛙镜式的全罩式灰色眼镜(在雪的映射下,模样是很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