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神探”贾立群:不放过探头下任何细节,做临床的“眼睛”

健康新闻 2023-06-03 19:58健康新闻www.pifubingw.cn

作为儿科超声的拓荒者,贾立群用30余年的时间,从“半路出家”的探路者,成为全国知名的儿科“B超神探”。谨慎细致如他,不放过B超探头下的任何细节及每一个可能的致病因素,让疑难杂症难逃他的“火眼金睛”;温和体贴如他,不懂拒绝,总是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尽力满足那些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患者和家属,只因心中坚守的那份高尚医德。

“作为医生,不能只是单纯追求高超的医技,医德更为重要。高尚的医德加上精湛的医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这才是我所理解的匠心。”从医40余载,已经69岁的贾立群从未想过放下手中的B超探头,因为那些来自家长们的期许目光,让他无法停下。

毫无保留传授经验,贾立群带领年轻医生探索超声领域。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半路出家”,从放射科到超声科的拓荒者

1977年12月,从北京第二医学院儿科系毕业的贾立群进入了北京儿童医院。在十来个毕业生中,当时的放射科副主任徐赛英一眼挑中了贾立群,将他要到了放射科,正是这位放射界儿科知名专家的慧眼识珠,成就了他。

贾立群细致、沉稳的性格,很快在工作中体现出来。在放射科工作,需要穿沉重的铅衣,戴上厚厚的铅手套,以防止射线的伤害。但面对躺在设备上那些幼小而柔弱的婴幼儿在胃肠道造影需要压迫时,贾立群时常摘掉粗糙冰冷的手套,将手掌暴露在射线之下,为了让患儿更舒服,也为了检查更细致,用手边触摸边检查,更有利于发现隐藏的问题。

“我总想着越完美越好,对孩子有帮助,也能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为了能查到病因,我没考虑太多。”贾立群总说,自己是一个胆小谨慎的人,总会担心做得不够好,怕漏诊或误诊。如果漏掉一个病变,对自己而言可能只是1%甚至万分之一的失误,但对于患儿及家庭而言,就是100%的不幸。

也正是因为这份追求完美的细致,成就了贾立群。

1988年,北京儿童医院引进了全院首台B超机。贾立群靠着在放射科工作十年所积攒的口碑,被推荐去做医院B超室的负责人。当时一些综合医院已经在开展超声检查,但检查的几乎都是成人患者,而成人的疾病与儿童有很大区别。在进修学习时,贾立群很少能为患儿做检查,回到北京儿童医院后,他只能靠实践和成人模式来儿科超声的经验。

通过实践,贾立群发现,儿童的腹壁薄,腹部前后径很小,成像清晰但穿透力较差的高频探头,更适合用于检查儿童,可以发现细小的病变。而穿透力更强的低频探头则适合体量更大的成人。再结合放射科诊断的一些经验技巧及儿童疾病特征,在贾立群的B超探头之下,发现的疑难杂症病例越来越多,检查结果更为精准。

2008年2月,贾立群在检查中发现,结石宝宝变多了。短时间内连续检查出几十例肾结石婴幼儿后,他和临床医生敏锐地发现,这些孩子均有某品牌奶粉喂养史,便上报了上级部门。同年9月,奶粉事件曝光。那段时间,贾立群奔忙于全国各地。“与地方医院的医生交流时,听到给儿童看结石要用高频探头,很多医生觉得不可思议,认为不可能。但实际操作之后就知道,高频探头可以发现很小的结石。”贾立群说道。

尽管只是辅助科室,但在贾立群的努力下,让超声科成为了一线临床科室的“眼睛”,帮助外科、内科等临床医生发现疑难杂症的病因。

心系患儿精练医技,“贾立群B超”成名

今日成就,依靠的是每一次坚持与努力。其实,刚接触B超的那两年,贾立群心里也经常对自己的检查结果没底,甚至会在检查后跟进手术室,只为验证检查结果是否准确。

那是一例外伤患儿的抢救,当时他用B超发现,患儿肝脏破裂,在报告上写下了肝脏裂口的长宽、腹腔内的出血量等详细信息后,他也跟着进了手术室。直到主刀医生在手术台上打开了孩子的腹腔,确认肝脏破裂口的大小、腹腔内出血量与检查结果一致,他才放下心来。“不去验证,我回家也睡不着,心里总犯嘀咕。这些经验都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贾立群说。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