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DIP支付下精准学科建设基层医院实战案例交流会近日举办

健康新闻 2023-06-03 19:58健康新闻www.pifubingw.cn

由人民健康主办的“DRG/DIP支付下精准学科建设基层医院实战案例交流会”近日在线上举办。与会专家认为,医保支付是调节医疗服务行为和引导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推进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有助于激励医疗机构主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在节省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诊治水平和服务质量,使有限的医保基金得到更高效使用,实现医保、医院和患者三方共赢。

DRG改革与学科建设相辅相成

优化重点学科建设、改革DRG/DIP支付方式,是公立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安徽省胸科医院总会计师孙丽结合所在医院的实践经验,围绕DRG改革与学科建设分享了几点建议一是建立高效协同的管理组织和工作机制,以运营管理理念统筹医技研管各部门协同配合,制定DRG工作管理制度、医保联络员管理制度、病案质控管理规定、绩效管理制度等,共同推进重点学科发展;二是搭建病案端、医生端、医保端、院领导端的DRG管理平台,多维度分析DRG运行数据,强化病案首页和医保结算清单质控;三是建立基于DRG的专科运营能力评价考核体系,制定智能化监控病案付费的策略,多部门联合督查出院病案;四是以绩效考核为杠杆,建立医保“病例盈亏+药耗指标”综合考核制度,激励临床医生自觉规范诊疗行为。

“为助力医保支付改革,学科建设需做好加(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减(降低平均住院日、低权重病例,控制费用)、乘(多学科协作)、除(成本、人效、床效)。”上海市浦东医院副院长熊伍军介绍,为顺应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潮流,医院采取“主诊医师负责制”与“全院一张床”的管理方法,经过3年时间的严格管理,医院学科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DRG融入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DRG运用于精细化管理的本质是实行“数据化管理”。

铜川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谭峰介绍,医院搭建了“核心指标+补充指标”体系,即通过核心指标(CMI、DRG组数、总权重、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低风险组死亡率)评价各科室在区域内或院内发展水平,制定差异化发展路线;通过补充指标(平均住院日变化、平均住院费用变化、出院人数占比、住院费用收入占比、收支结余、同组DRG组费用变化、同专业DRG组费用差异、权重结构、费用结构)横纵向对比,查找各科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医保局技术指导组清单标准组组长焦建军介绍,铜川市人民医院以DRG为抓手,结合国考的相关指标,制定的“内部控制+外部监督”的医院管理方案,以及早期储备病案编码人员等做法值得肯定。

信息化助力医院DIP绩效管理

实现医院DIP绩效管理,需要依托一套强大的信息系统。

围绕DIP绩效管理的三个关键指标,厦门市第五医院院长黄继义给出了如下建议第一,病历的数据质量管理层面,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为精细化绩效管理提供可靠数据来源。基于“临床数据中心”搭建统一数据利用平台及交互平台,为精细化绩效管理提供数据采集方法。

第二,病种成本单价与结构层面,基于CMI的科室业务水平考评模式,嵌入基于医保分值的实时测算系统,为合理治疗提供参考,通过医保分值的实时测算系统进行费用结构分析,形成各个指标的辅助决策软件,提升病案入组率。

第三,医疗行为规范层面,利用临床辅助决策知识库向临床医生推荐相关的诊疗方案,根据诊断自动匹配临床路径,实现临床路径医、护、患一体化管理。通过合理用药知识库,对药品医嘱合理性进行分级管理。搭建术前、术中、术后管理模块,实现手术全闭环管理。构建临床安全用血管理和专门用于危急值的处置登记、会诊管理模块,以及专科化的护理电子病历系统,便于查看患者会诊各环节的进度,形成管理闭环。

优质医疗质量赋能DRG/DIP改革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公立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医疗质量是关键。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院长高社干介绍,该院以构建战略为驱动源,以目标导向为驱动力,构成“双轮并驱”模式,通过“战略-PDCA-目标”的三角管理体系,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

对此,焦建军指出“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愈发凸显医疗质量提升的重要性。质量管理并非一蹴而就,医院需提前抓好这项工作,推动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提升医疗质量制定的管理架构、制度,值得借鉴和学习。”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乐辉进行了发言。他提出,医院的管理和医疗行为需回归医疗本质,病案填写、病历回归都是医院的分内之事。,医院不应在患者出院当天才生成病案首页,这样会极大降低工作效率,应做到随时生成病案首页。,医院应改进月度追踪、季度反馈的医院管理制度,建议按周为单位进行管控,增加反馈问题的次数以及改进问题的频率。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