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意思,论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生活常识 2023-05-09 21:41生活常识www.pifubingw.cn

今天给各位分享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意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皮肤病网,现在开始吧!

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呢?

孔子的这句话,不同的断句方式,会得到不同的理解,甚至是相反的理解。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来自于孔子的言论集《论语 秦伯》。这句话被认为是孔子鼓吹愚民统治的一个重要的佐证。事实上,孔子的儒家思想当中,总体上是不提倡开启民智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当中的民,就是指普通百姓或者说平民。在孔夫子所处的那个时代,人是分为贵族,平民和奴隶三个等级的。贵族包含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些人是可以或者有资格接受教育,参与国家治理的,平民和奴隶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其实是有限度的有教无类,这个范畴其实并不包括真正意义上的平民和奴隶。在这个大的社会等级背景下,等级是固化。对于平民的态度,孔子算是有一些悲悯之心,比如他倡导仁者爱人,就是包含对平民的爱,这种爱是居高临下的,也就是贵族对待平民的态度(对于奴隶,不存在仁的问题)。而要求平民对贵族的的态度则是忠,也就是自下而上的行为和态度。 所以,对于民的态度,孔子的主张是可以使由之,所谓的由,应该是在仁的前提下的有限宽容和在等级制度前提下的有限的自由。这是告诫贵族们对于平民应该持有的宽仁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出发点是对于等级(礼制)的维护。 不可使知之,也是告诫贵族对待平民的底线原则。孔子作为教育家,对于教育或者教化的颠覆性能力非常清楚。维护等级制度的第一要务,就是平民阶层的固化和稳定,这也是贵族阶层固化合稳定的前提。孔子做官的时候很短,他却坚决的杀了少正卯,其根源就是少正卯触及的是等级固化的根本。 平民阶层的固化,必然的要求就是不可使知之。在孔子的概念中平民仅仅当好顺民即可。不知而当顺民的平民,是可以使由之。这个核心概念和原则,在整个封建社会成为了统治阶级贵族维护其统治和地位的不二法宝。即使是在科举制度下,也只不过是给平民规范了一条通往贵族的道路,所谓的学而优则仕。民依然是不可使知之。 所以,平民可以知道或者向往的就是大概有两种渠道或者手段可以改变自己的等级地位,第一种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学而优则仕。第二种则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暴力方式改变自己的平民地位。两种手段都有成功者,但显然第一种的风险,难度和代价远远小于第二种,所以,才有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含义在孔子那个时代,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贵族对平民的态度的基本准则是可以让平民获得在等级制度下的有限的自由,贵族对平民要有宽仁的悲悯之心,但绝不可以让平民有打破和推翻等级制度本身的想法。 这句话后来被有些人赋予了一个全新的含义,诠释这种含义的前提是对这句话进行了一种短句民可,使由之。不可, 使知之。 折颜短句之后,这句话似乎有了开启民智的含义。即使在这样的断句前提下,其含义应该是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民可,使由之。不可 使知之当中的可,应该当做认可或者说认同来解释。 孔子告诉贵族们如果平民认可或者认同等级制度(礼制)的天经地义,那么就对他们宽容些,让他们心安理得的在等级制度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平民不认可天经地义的等级制度,贵族有责任教育或者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等级制度(礼制)的天经地义。这还是愚民教化。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教育基本上和开启民智没有太大的关系,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严格意义上讲属于教化。 记得钱钟书在《围城》当中对此有比较精辟的阐述,大意是最开始的愚民是不让人读书,后来是只让人读一种书,看似进步,其实依然是愚民。

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何理解?

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泰伯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通常翻译为“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可以让他们照着我们说的方向去做,但不能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在当年“批林批孔”的年代,这句话被作为孔夫子最重要的罪状之一。那个时候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翻身当家作主人,而你孔夫子居然还宣扬什么愚民政策。这句话一般都解释成对于老百姓,只需要让他们听话、听从命令做事就行了,没必要让他们知道原因。 其实,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作为老百姓,又能真正知道多少事情呢?从古至今,那紫禁城里发生的事情,老百姓能知道多少呢?又为什么会如此呢? 以这句话为证,说“孔子愚民”、“儒家愚民”、“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核心就是‘愚民’两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句话不长,由于中国的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各种断句方式都可以解释出不同的意思来。短短10个字的断句竟有十几种之多,真是蔚为大观!至于对文义的解释,那就更令人目不暇接了,有些甚至南辕北辙。 下面列举有代表性的8种断句及其今译或解释(以近现代学者为主),略作梳理,让同学们自己选择和判断。 这是最常见的断句形式。但相同的断句,由于对孔子的感情、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不尽相同,学者们对文义的理解也并不完全一致,对一些字词的解释也有或大或小的差别,甚至从译成白话文的口吻语气中,也能明显感到各位学者不同的态度。 杨伯峻今译“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并解释说后来有些人觉得这种说法不很妥当,于是别生解释,意在为孔子这位“圣人”回护,虽煞费苦心,反失孔子本意。(见《论语译注》)钱穆今译“在上者指导民众,有时只可使民众由我所指导而行,不可使民众尽知我所指导之用意所在。”并解释说民性皆善,故可使由。民性不皆明,有智在中人以下者,故有不可使知者。……近人疑《论语》此章谓孔子主愚民便不民主,此亦孔子所以有不可使知之慨欤!(见《论语新解》)孙钦善今译“老百姓可使他们遵照道而行,不可使他们通晓道的真谛。”(见《论语本解》)李泽厚今译“可以要老百姓跟着走,不一定要老百姓知道这是为什么。”并解释说这两句为主张民主的现代人所大诟病。其实这在古代并不怪。古代的“民主”正是“为民作主”,“民为贵”也只是这种意思,而并非人民作主的现代民主。所以这只是for the people,不是of the people和by the people。(见《论语今读》)李零解读孔子认为,老百姓是“中人以下”的糊涂蛋,只能听喝,听上等聪明蛋即贵族统治者摆布,而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这话很难听,但很坦白,而且在古代世界是公认的常识。(见《丧家狗——我读〈论语〉》)黄怀信解读此章后人异读者多家,皆非,旧不误。民,即百姓。由,指沿着所指之路而行。国家之政策法度,必要之时当使百姓先遵从执行,而不必使其尽知所以。故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旧多嫌此章所言不民主,不知夫子所言乃非常治国之法也。(见《论语汇校集释》) 以下2例,断句虽然与以上诸家的相同,但对个别字词作出了新的解释,所以解读方向也大不一样。 廖名春解读“由”当读为“迪”,“迪”,导也。“知”当读为“折”,义为阻止、挫败、折服。孔子是说民众可以让人引导,而不能用暴力去阻止、挫折。这是正视民众力量而得出的民本学说,又何来愚民思想?(见《〈论语〉“民可使由之”章新释》,《学习时报》2007年7月16日)李君民今译“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顺从淳朴本性去做,不能使他们讲求智巧。”(见《论语引读》) 宦应清今译“对于民,其可者,使其自由之;而不可者,亦使知之。或曰,舆论所可者,则使其由之;其不可者,亦使共知之。”(见《论语稽·叙例》)杨朝明今译“老百姓如果听从,就顺从他们;如果不听从,就说明缺乏对他们的了解,就应深入去了解民性、民情。”并解释说以往,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产生错误,一方面是由于疏通文义时对整个儒家思想把握不准,另一方面,该句的断句本身也有错误。该句可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见《论语诠解》)李振宏今译“老百姓认为可行的,就让他们如此干下去;老百姓认为不可行的,就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干才是对的。”(引自庞朴《“使由使知”解》,见《文史知识》1999年第9期) 顾树森解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共有三种读法(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一种读法,成为一种愚民政策;第二、第三种读法,如果民众得到很好的管理,就继续使用此种方法;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作为统治者就须仔都含有民主的意义。从孔子的全部思想和一贯主张“教民”的政策来看,应该以第二、第三种读法为是,这是开发民智而不是闭塞民智。(见《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上) 毛子水今译“我们能够使人民照着我们的方法去做,却很难使他们懂得所以这样做的道理。”并解释说“可”字意同“能”。(见《论语今注今译》) 吴丕今译“老百姓如果规规矩矩,易于统治,不妨顺其自然,少加干涉;但如果他们不大规矩,难以统治,就要对他们进行教育了。”(见《孔子的“使民”思想——关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齐鲁学刊》1994年第5期) 卢元锴今译“当百姓们知道他们该干什么的时候,就不要随便对他们发号施令,由他们去;而当他们不知该干什么的时候,就要用诗、礼、乐去教化他们。”并解释说“使”有使用、使唤、使派之义。“可”有认可、懂得之义。“由”是听之任之、不干预的意思。“知”有教育的意思。(见《〈论语〉三则正解》,《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李家祥今译“百姓可以任情驱使(或役使)吗?不能。应当使他们知道,凡使之者,是合于义(或‘礼’)的。”(见《“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读新断》,《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第2期) 中华孔子学会编委会今译“老百姓是可以驱使的,却不可以让他们放任自流,要让他们懂得道理才行。”(见中华孔子学会编委会编《传统文化的综合与创新》)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理解这句话呢?笔者谈一下自己看法。 我们都知道,句子释意不清,赶紧看上下文。可是《论语》是像《道德经》一样各章节并列通解,德经在前亦可,在后亦可的形式,还是有统一的、递进的逻辑思想的作品呢?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们一起整编的,回忆固然是散乱的,编撰过程必然是有序的。这一点和悉达多的弟子们整理他的经文不同,因为中国人比印度人更看重手写笔载,而佛家第一次经文整理完全是口头记录,所以《论语》在书写前必然经过孔子几位学生审核真伪、编排次序的,一旦成书,千年无改,不会像释家对悉达多的原始教义产生那么多的分歧。 所以《论语》中每一章的每一句的存在,都有一定的论述逻辑在里面。我们自然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搞清楚这句话的正确理解。 《论语·泰伯篇》是讲什么呢? 《泰伯篇》论述的是“德政”。第一部分讲“何为德政”;第二部分讲“何德堪行德政”;第三部分讲“行德政的方法”;一部分举出古代德政的典范作为例证。所以这其实就是一篇关于“德政”的小论文,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是在第二部分,用来说明主政者应该怎么样看待“德政”,遇见不同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是“仁”。孔子所理解的“德政”就是让每个人的道德都高尚,社会自然就发展得好,大家都讲“仁”,“德政”自行。 老子无为治国,孔子教化万民治国,都是淡化统治者的存在。这两种状态虽然是理想化的,但都是逻辑自洽的。 施行“德政”的逻辑,要求主政者成为道德典范,然后带领大家提高道德水平,完成“仁”治天下的“德政”。这种逻辑有问题吗?咱们现在不还讲究“先富起来一部分人,再带动大家致富”吗?虽然“富裕”和“仁德”不能同日而语,也是孔子思想终归只是理想的根本原因,这种以榜样带动群众的思路是对的。 如果万民的德行都提升了,主政者还需要做其他事情吗?就不需要了,可以任由民众自己发展、自由发展,社会也不会出现动乱、纠纷。 这就叫“民可,使由之”。如果民众道德素养足够,那么就让其自由发展即可,不必有过多的干涉。 如果民众道德素质达不到怎么办?那就想办法教化他们,提高他们的素质,这就是“不可,使知之”。 我们只有了解了孔子的施政理念,在他的语境下解释出来这个句子的意思能合理地进行逻辑自洽,才是正确的理解。而“愚民”之说,是与孔子的理念相违背,那就必然是错误的。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又是称“万世之师”的圣人,最讲究的就是“教化”,也就是说通过诗书礼仪、楷模效应等,让全社会都达到一定程度的道德水平。这正是“使知之”的过程,怎么可能会“不可使知之”? 历代儒家典籍里的呼应 如果看一下儒家的一些文献典籍,就可以发现,尽管孔子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的真实含义,长期以来不被人所理解。但实质含义近似的表达,在儒家典籍里却是屡见不鲜的。 《论语》本身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子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就是“愤”是内心本身有迫切强烈的的弄懂弄通的欲望,已经努力思考过了。而“悱”则是已经达到了一个有所得,想要表达但还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临界点了。 所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人内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大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再加以点拨启发。这个过程中施加的教育,就不是外在知识的强迫灌输,而是因势利导,是顺应人自身内在的需求愿望,是起到一个助推的作用。这也是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精神相通。 《尚书.洪范》里说“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汝则锡之福,时人斯其惟皇之极”。 这里的“极”可解释为理念、准则、原则的意思。前一句可解释为君主要树立其准则,就必须造福百姓,把五福遍施给庶民,只有这样庶民才会接受你的准则。并赐予你保有这个准则。后一句可解释为你能造福于人,人们才会把你的理念放在心上。 这里表达的意思,其实也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在面对古代圣贤的典籍时,大家千万不要用有色眼光来读,而是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结合自己对所处社会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周围环境乃至个人清醒认识的基础上,才不会片面地理解古代先贤所遗留下来的丰厚的思想文化宝库。

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是什么意思

【译文】 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原文】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扩展资料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人民守法善良的,让他们自主行为不要过多约束。人民愚昧暴戾的,要惩戒教导使其知晓过错。体现儒家博爱、仁德、正义、民主的政治观念。与“苛政猛于虎”相互应证孔子仁慈的内心,与对君子士人的教诲。 孔子的言语,多次提及并向往尧舜之治,而尧舜时期天下大同,施行的是挑选禅让制,与现在的民主推选是相同的。孔子多次提及希望生活在尧舜时期,证明其本意非愚民,而是在当时的背景希望君主实现现在的民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究竟是什么意思?

作为中国文化圣人,数千年来孔子备受赞誉,孔子言行也留下很多争议,其中《论语·泰伯篇》中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或许争议最大。 原因很简单,这句话有两种解读一是字面意思,代表孔子愚民政策的执政思想,与孔子仁爱、有教无类的思想相抵触,二是广为人知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一解读,代表后人误解了孔子意思。但对于第二种解读,学者杨伯峻认为不符合先秦语言习惯,如果孔子是这一思想,那么会说“民可,则使由之,不可则使知之”。 既然如此,“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一句话究竟该如何解读?湖北出土一批战国楚简,证实孔子或蒙冤千年! 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郭店一号楚墓M1发掘出804枚竹简,其中730枚中有13000多个楚国文字,记载了很多失传古籍。在这一批楚简中,主要是道家和儒家学派的著作,其中就包括儒家的《尊德义》。 《尊德义》民可使道(导)之,而不可使知(折)之 从字面来看,《尊德义》的记载与《论语·泰伯篇》中的一个意思。但“由”字与“道或导”字,“知”字与“折”字有何联系? 学者研究认为道或导字很好理解,就是引导启迪之意,“知”通“折”,也就是“强迫”的意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意思是,老百姓可以引导教化,但不能强迫之。 值得注意的是,先秦的“由”字,通假“迪”字,所以“民可使由(迪)之,不可使知(折)之”,或许就是孔子本意,只是古今字意不同,造成了解读上的大相径庭。 其实,在《尊德义》中,这一句话下面还有9个字,佐证了这一观点。 《尊德义》民可使道(导)之,而不可使知(折)之。民可道(导)也,而不可强也。 如果加上“民可道(导)也,而不可强也”(论语中没有这一句)完整的来看,那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非常明显了。之所以用知(折),可能是出于行文习惯,不想重复使用同一个字。可见,孔子的确蒙冤数千年,将愚民政策第一人的头衔挂在孔子头上,完全是冤枉孔子。 即便古今字意不同,造成解读困难,但古代奇才层出不穷,为何鲜有大儒指出问题所在呢?笔者认为,有四个原因至关重要。 一,按照字面意思解读来治国,就显得极为简单,而且有内幕操作的空间,如果真是“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那么工作量大增,自然不为统治者愿意。 二,《论语》是后人对孔子言行的片段式记载,难免出现断章取义,只记载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没有后面这一句,对完整还原孔子本意,的确存在困难。 三,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九代孙孔鲋将《论语》等经书藏于孔壁(或鲁壁),到了汉景帝时重见天日。但鲁壁藏书是不是儒家制造的“神迹”,编造的伪书,后世已不可考。 四,古今政治环境不一,孔子时代存在国野之分,他的仁爱针对的是国人,而非野人。所谓野人,即距城百里之内称“郊”,“郊”外称“野”,野人几乎没有一点政治地位。读论语,不读周朝政治情况,很难准确把握孔子思想。由于古今政治环境不一,造成后人理解误差。 总得来说,从孔子仁爱和有教无类的思想来看,很难想象孔子存在愚民政策的想法。,郭店楚墓竹简中的《尊德义》篇,应该是完整解释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令人遗憾的,古代儒家文人高举孔子旗号,却做着违背孔子本意之事,一做就是2000多年。 其实,2000多年来,孔子思想不知被篡改了多少,比如“华夷之辨”、“以德报怨”之类,不是孔子没有血性,而是后世文化“汉奸”太多了。

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何理解?

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泰伯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通常翻译为“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可以让他们照着我们说的方向去做,但不能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在当年“批林批孔”的年代,这句话被作为孔夫子最重要的罪状之一。那个时候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翻身当家作主人,而你孔夫子居然还宣扬什么愚民政策。这句话一般都解释成对于老百姓,只需要让他们听话、听从命令做事就行了,没必要让他们知道原因。 其实,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作为老百姓,又能真正知道多少事情呢?从古至今,那紫禁城里发生的事情,老百姓能知道多少呢?又为什么会如此呢? 以这句话为证,说“孔子愚民”、“儒家愚民”、“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核心就是‘愚民’两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句话不长,由于中国的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各种断句方式都可以解释出不同的意思来。短短10个字的断句竟有十几种之多,真是蔚为大观!至于对文义的解释,那就更令人目不暇接了,有些甚至南辕北辙。 下面列举有代表性的8种断句及其今译或解释(以近现代学者为主),略作梳理,让同学们自己选择和判断。 这是最常见的断句形式。但相同的断句,由于对孔子的感情、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不尽相同,学者们对文义的理解也并不完全一致,对一些字词的解释也有或大或小的差别,甚至从译成白话文的口吻语气中,也能明显感到各位学者不同的态度。 杨伯峻今译“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并解释说后来有些人觉得这种说法不很妥当,于是别生解释,意在为孔子这位“圣人”回护,虽煞费苦心,反失孔子本意。(见《论语译注》)钱穆今译“在上者指导民众,有时只可使民众由我所指导而行,不可使民众尽知我所指导之用意所在。”并解释说民性皆善,故可使由。民性不皆明,有智在中人以下者,故有不可使知者。……近人疑《论语》此章谓孔子主愚民便不民主,此亦孔子所以有不可使知之慨欤!(见《论语新解》)孙钦善今译“老百姓可使他们遵照道而行,不可使他们通晓道的真谛。”(见《论语本解》)李泽厚今译“可以要老百姓跟着走,不一定要老百姓知道这是为什么。”并解释说这两句为主张民主的现代人所大诟病。其实这在古代并不怪。古代的“民主”正是“为民作主”,“民为贵”也只是这种意思,而并非人民作主的现代民主。所以这只是for the people,不是of the people和by the people。(见《论语今读》)李零解读孔子认为,老百姓是“中人以下”的糊涂蛋,只能听喝,听上等聪明蛋即贵族统治者摆布,而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这话很难听,但很坦白,而且在古代世界是公认的常识。(见《丧家狗——我读〈论语〉》)黄怀信解读此章后人异读者多家,皆非,旧不误。民,即百姓。由,指沿着所指之路而行。国家之政策法度,必要之时当使百姓先遵从执行,而不必使其尽知所以。故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旧多嫌此章所言不民主,不知夫子所言乃非常治国之法也。(见《论语汇校集释》) 以下2例,断句虽然与以上诸家的相同,但对个别字词作出了新的解释,所以解读方向也大不一样。 廖名春解读“由”当读为“迪”,“迪”,导也。“知”当读为“折”,义为阻止、挫败、折服。孔子是说民众可以让人引导,而不能用暴力去阻止、挫折。这是正视民众力量而得出的民本学说,又何来愚民思想?(见《〈论语〉“民可使由之”章新释》,《学习时报》2007年7月16日)李君民今译“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顺从淳朴本性去做,不能使他们讲求智巧。”(见《论语引读》) 宦应清今译“对于民,其可者,使其自由之;而不可者,亦使知之。或曰,舆论所可者,则使其由之;其不可者,亦使共知之。”(见《论语稽·叙例》)杨朝明今译“老百姓如果听从,就顺从他们;如果不听从,就说明缺乏对他们的了解,就应深入去了解民性、民情。”并解释说以往,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产生错误,一方面是由于疏通文义时对整个儒家思想把握不准,另一方面,该句的断句本身也有错误。该句可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见《论语诠解》)李振宏今译“老百姓认为可行的,就让他们如此干下去;老百姓认为不可行的,就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干才是对的。”(引自庞朴《“使由使知”解》,见《文史知识》1999年第9期) 顾树森解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共有三种读法(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一种读法,成为一种愚民政策;第二、第三种读法,如果民众得到很好的管理,就继续使用此种方法;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作为统治者就须仔都含有民主的意义。从孔子的全部思想和一贯主张“教民”的政策来看,应该以第二、第三种读法为是,这是开发民智而不是闭塞民智。(见《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上) 毛子水今译“我们能够使人民照着我们的方法去做,却很难使他们懂得所以这样做的道理。”并解释说“可”字意同“能”。(见《论语今注今译》) 吴丕今译“老百姓如果规规矩矩,易于统治,不妨顺其自然,少加干涉;但如果他们不大规矩,难以统治,就要对他们进行教育了。”(见《孔子的“使民”思想——关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齐鲁学刊》1994年第5期) 卢元锴今译“当百姓们知道他们该干什么的时候,就不要随便对他们发号施令,由他们去;而当他们不知该干什么的时候,就要用诗、礼、乐去教化他们。”并解释说“使”有使用、使唤、使派之义。“可”有认可、懂得之义。“由”是听之任之、不干预的意思。“知”有教育的意思。(见《〈论语〉三则正解》,《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李家祥今译“百姓可以任情驱使(或役使)吗?不能。应当使他们知道,凡使之者,是合于义(或‘礼’)的。”(见《“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读新断》,《贵州文史丛刊》1990年第2期) 中华孔子学会编委会今译“老百姓是可以驱使的,却不可以让他们放任自流,要让他们懂得道理才行。”(见中华孔子学会编委会编《传统文化的综合与创新》)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理解这句话呢?笔者谈一下自己看法。 我们都知道,句子释意不清,赶紧看上下文。可是《论语》是像《道德经》一样各章节并列通解,德经在前亦可,在后亦可的形式,还是有统一的、递进的逻辑思想的作品呢?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们一起整编的,回忆固然是散乱的,编撰过程必然是有序的。这一点和悉达多的弟子们整理他的经文不同,因为中国人比印度人更看重手写笔载,而佛家第一次经文整理完全是口头记录,所以《论语》在书写前必然经过孔子几位学生审核真伪、编排次序的,一旦成书,千年无改,不会像释家对悉达多的原始教义产生那么多的分歧。 所以《论语》中每一章的每一句的存在,都有一定的论述逻辑在里面。我们自然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搞清楚这句话的正确理解。 《论语·泰伯篇》是讲什么呢? 《泰伯篇》论述的是“德政”。第一部分讲“何为德政”;第二部分讲“何德堪行德政”;第三部分讲“行德政的方法”;一部分举出古代德政的典范作为例证。所以这其实就是一篇关于“德政”的小论文,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是在第二部分,用来说明主政者应该怎么样看待“德政”,遇见不同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是“仁”。孔子所理解的“德政”就是让每个人的道德都高尚,社会自然就发展得好,大家都讲“仁”,“德政”自行。 老子无为治国,孔子教化万民治国,都是淡化统治者的存在。这两种状态虽然是理想化的,但都是逻辑自洽的。 施行“德政”的逻辑,要求主政者成为道德典范,然后带领大家提高道德水平,完成“仁”治天下的“德政”。这种逻辑有问题吗?咱们现在不还讲究“先富起来一部分人,再带动大家致富”吗?虽然“富裕”和“仁德”不能同日而语,也是孔子思想终归只是理想的根本原因,这种以榜样带动群众的思路是对的。 如果万民的德行都提升了,主政者还需要做其他事情吗?就不需要了,可以任由民众自己发展、自由发展,社会也不会出现动乱、纠纷。 这就叫“民可,使由之”。如果民众道德素养足够,那么就让其自由发展即可,不必有过多的干涉。 如果民众道德素质达不到怎么办?那就想办法教化他们,提高他们的素质,这就是“不可,使知之”。 我们只有了解了孔子的施政理念,在他的语境下解释出来这个句子的意思能合理地进行逻辑自洽,才是正确的理解。而“愚民”之说,是与孔子的理念相违背,那就必然是错误的。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又是称“万世之师”的圣人,最讲究的就是“教化”,也就是说通过诗书礼仪、楷模效应等,让全社会都达到一定程度的道德水平。这正是“使知之”的过程,怎么可能会“不可使知之”? 历代儒家典籍里的呼应 如果看一下儒家的一些文献典籍,就可以发现,尽管孔子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的真实含义,长期以来不被人所理解。但实质含义近似的表达,在儒家典籍里却是屡见不鲜的。 《论语》本身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子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就是“愤”是内心本身有迫切强烈的的弄懂弄通的欲望,已经努力思考过了。而“悱”则是已经达到了一个有所得,想要表达但还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临界点了。 所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人内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大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再加以点拨启发。这个过程中施加的教育,就不是外在知识的强迫灌输,而是因势利导,是顺应人自身内在的需求愿望,是起到一个助推的作用。这也是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精神相通。 《尚书.洪范》里说“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汝则锡之福,时人斯其惟皇之极”。 这里的“极”可解释为理念、准则、原则的意思。前一句可解释为君主要树立其准则,就必须造福百姓,把五福遍施给庶民,只有这样庶民才会接受你的准则。并赐予你保有这个准则。后一句可解释为你能造福于人,人们才会把你的理念放在心上。 这里表达的意思,其实也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在面对古代圣贤的典籍时,大家千万不要用有色眼光来读,而是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结合自己对所处社会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周围环境乃至个人清醒认识的基础上,才不会片面地理解古代先贤所遗留下来的丰厚的思想文化宝库。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