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慢性腹泻
对于有照顾宝宝经验的家长来说,慢性腹泻这一婴幼儿常见疾病可谓屡见不鲜。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患有慢性腹泻,以及如何应对,却是一个挑战。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关于宝宝慢性腹泻的一些重要内容。
目录
宝宝慢性腹泻食疗配方详解
小儿腹泻为何缠绵不愈
小儿迁延与慢性腹泻的鉴别要点
宝宝慢性腹泻护理的七大误区
宝宝慢性腹泻的症状表现
1. 宝宝慢性腹泻食疗配方详解
正常人每日排便次数、粪便性状都有一定的规律。腹泻则打破了这一平衡,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慢性腹泻宝宝的肠道绒毛可能萎缩,双糖酶水平降低,因此需要调整饮食,易于消化吸收。解放军三0二医院采用的一种简易饮食配方,通过禁食、静脉补液、调整奶量和浓度等方式,帮助宝宝逐渐恢复肠道健康。
2. 小儿腹泻为何缠绵不愈
宝宝腹泻可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病毒性腹泻在秋季较为常见,多为稀水样或稀糊便;细菌性腹泻则多发生在夏季,以黏液便、腥臭味为主。宝宝腹泻若是由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大约半个月左右。妈妈可通过调整饮食、服用思密达和妈咪爱等方式帮助宝宝缓解病情。用白酒燃烧后敷肚脐也是一种有效的民间疗法。
3. 小儿迁延与慢性腹泻的鉴别要点
通过临床症状和粪便常规检查,区分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对于非感染性腹泻,可通过大便潜血、粪便还原物质试验等初步筛查病变部位。若怀疑肠外疾病引起的腹泻,可进行免疫功能检查等特殊检查。确诊病变性质及部位,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七大常见误区解读:宝宝慢性腹泻如何护理?
每个小宝宝的健康都是父母的心头大事。当面临宝宝慢性腹泻时,你是否曾走入过护理的误区?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七大误区的神秘面纱,为宝宝的健康护航。
误区一:宝宝拉稀就等于生病
许多家长一见到宝宝拉肚子就惊慌失措,立刻贴上“生病”的标签。实际上,婴幼儿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次数多且稀是常见现象。除非有明显异常,否则不必过于紧张。有时,母乳或辅食的改变都可能引起大便的变化。减少不必要的担忧,细心观察是关键。
误区二:治疗腹泻首要手段是吃药打针
宝宝肠道环境受侵害时,药物并非。口服补液、食物疗法以及精心的饮食护理在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过于依赖药物可能适得其反,让宝宝的肠道难以真正恢复健康。
误区三:一拉稀就自行给药
有些家长一看到宝宝腹泻就急忙给宝宝用药,这种做法并不明智。每次腹泻的原因、症状都可能不同,不建议家长自行购药。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本而非仅仅止泻。
误区四:限制饮食治疗腹泻
婴幼儿腹泻时,不应限制饮食或饮水。正是身体发育的快速时期,腹泻期间更需补充养分和水分。否则,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脱水。
误区五:一提到肠炎就用抗菌素
滥用抗菌素是婴儿腹泻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只有确诊为细菌感染性腹泻时,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素。
误区六:忽视宝宝腹泻的严重性
父母常认为高烧才危险,而腹泻只是小问题。其实,腹泻可能导致大量电解质和水分流失,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相反,高烧是宝宝对抗疾病的一种机制,并不可怕。
误区七:所有腹泻病治疗都一样
婴幼儿腹泻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消化不良等。每种原因的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家长不应混淆。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宝宝慢性腹泻的症状:
当宝宝出现脱水时,可能表现为体重减轻、精神萎靡、皮肤苍白、弹性差等症状。脱水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脱水时,宝宝精神稍差,皮肤稍干;中度脱水时,宝宝可能萎靡、烦躁,皮肤苍白发灰、干燥;重度脱水时,情况更为严重,可能出现四肢厥冷、尿极少或无尿等症状。在评估脱水程度时,眼窝和前囟的凹陷程度是重要参考依据。
每个宝宝都是父母的心头肉,面对宝宝的不适,父母总是紧张万分。希望每位家长都能正确面对宝宝慢性腹泻的问题,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脱水类型的多样性,在临床症状上也有着各自独特的表现。对于低渗性脱水,细胞外液的丢失较多,使得患儿脱水症状出现得既早又严重,但口渴的感觉相对较轻,精神则较为萎靡;而在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液向外移动,相对而言细胞外液的丢失较少。患儿若出现明显的口渴、发热,甚至烦躁,肌张力增高,伴随惊厥,眼窝和前囟凹陷较轻,手足温暖,脉搏可触及,很可能是遭遇了脱水的情况。酸中毒的症状也表现明显,如精神萎靡,呼吸深长呈叹息状。对于新生儿或小婴儿,症状可能表现为嗜睡、面色苍白、拒食、衰弱等,需要根据患儿年龄来判断。进一步恶化的话,会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腱反射减弱。如果未能及时补充钾元素,低钾症状可能更加严重,甚至可能出现肌肉麻痹、呼吸肌麻痹、肠麻痹、膀胱麻痹等症状。心率也会减慢,心律不齐,心尖部出现收缩期杂音,心脏扩大,严重危及生命。在脱水过程中,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时,低钾症状就会显现出来。除此之外,原有营养不良、佝偻病或长期腹泻的患儿,在补液后可能出现低钙血症的症状,如烦躁不安、手足搐搦甚至惊厥。检查时会发现佛斯特氏和腓反射阳性。也有少数患儿在纠正脱水、酸中毒和补充钙之后,会出现低镁血症的症状。表现为手足震颤、搐搦、哭闹、易受刺激、无法入睡。更有甚者,会在额部或皮肤皱摺处出现红晕。而低钾血症则多在水泻一周以上出现,原有营养不良的患儿出现得较早且症状较重。一般患儿在未输液前较少出现低钾症状,但在输入不含钾的液体后,随着脱水酸中毒的纠正,低钾症状会逐渐显现,如精神萎靡、肌张力低下、第一心音钝等。以上各种症状都需要家长密切注意,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脱水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