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如何治疗
在典型心肌梗塞的患者中,常感受到胸痛或胸闷。这种疼痛主要位于心前区,大约与手掌大小相当的范围,有时会向左肩和左臂内侧延伸,甚至放射至下颌或牙齿。这种疼痛持续时间长,通常超过30分钟,无法通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来缓解。患者因此可能感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汗,并产生恐惧或濒死感。值得注意的是,急性心梗的表现多样,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咽部不适、牙痛或腹痛等症状,却无相应脏器的病理改变,这时也不能排除心梗的可能性。甚至有一些患者并无疼痛感觉,一开始就表现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脑卒中样发作。
那么,面对心肌梗死,我们该如何治疗呢?在患者发病时,需要加强对患者的住院前处理,包括休息、吸氧、监测和护理等方面的工作。治疗的原则是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尽可能地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并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除了这些一般性的治疗措施,还需要进行镇静止痛。对于老年人来说,急性心肌梗死可能是无痛的,但也有疼痛剧烈的情况。缓解疼痛有助于患者减少焦虑、安静休息,降低心肌耗氧量。对于疼痛的处理,可以选择硝酸酯类和镇痛剂。
心肌梗死:深入了解与关怀
当我们探讨心肌梗死这一疾病时,不仅需关注疾病本身,更要重视对患者全方位的关怀与护理。因为对于患者而言,心理上的支持与治疗同样重要,甚至在某些时刻,其意义超过了临床治疗。
要明白心肌梗死并非不可治愈。患者们,请放心,你们的努力与医护人员的专业治疗是相辅相成的。积极的心理建设至关重要,你们应积极配合医疗护理,努力消除焦虑情绪。
在疾病恢复的初期,限制热量摄入是关键的措施,以减轻心脏负担。建议从少量多餐开始,以流质为主,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引入瘦肉、稀米粥等易消化食物。补充丰富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注意钠、钾平衡,并适当增加镁的摄入,以预防可能的并发症。
对于心肌梗死的急救处理,早期活动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和促进早期康复。在急性期,卧床休息是关键,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负荷。随着病情稳定,可以逐步增加活动量。由于卧床可能导致便秘,因此患者应注意摄入足够的蔬果,必要时可使用泻剂或开塞露。
在饮食调整方面,除了之前提到的建议外,还要特别注意避免刺激性和高脂肪食品,因为它们可能加重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保持胃肠道通畅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急救措施,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是关键。与医院或急救站保持紧密联系,为病人争取到及时的治疗机会。在紧急情况下,清晰的描述患者的症状、病史及已采取的急救措施,有助于急救人员准确判断并快速派车。有条件的话,尽早进行经皮腔内冠脉动脉成形术(PTCA)和支架术或溶栓治疗。
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是一个多方面的工作,需要患者自身的努力、家属的关心以及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通过合理饮食、适当的活动和及时的急救措施,我们共同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更好的康复环境。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
病人进食不宜过饱,应以易消化、含较少脂肪且少产气的食物为宜,限制钠的摄入量,并给病人提供必需的热量和营养。
疾病概述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导致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持续的严重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病人可能出现剧烈且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等一系列症状。严重的心肌梗死可能引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部分糖尿病患者或老年患者可能出现无痛性心梗。
心肌梗死的症状与特点
胸痛伴胸闷、心悸、心慌、气短(详细症状请咨询医生)
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因此预防非常重要。预防心肌梗死的方法包括:
1. 及时就地平卧:无论环境如何,应立即让病人就地平卧,双脚稍微抬高。避免随意搬动病人,以减少心脏负担。
2. 呼叫急救:一旦发现有人出现心肌梗死的迹象,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救援。在等待过程中可进行心肺复苏术等急救措施。
3. 药物治疗:如有条件,可立即取出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品让病人服用。如有家用常备药箱,也可服用中药如复方丹参滴丸等。同时观察血压,确保血压稳定。口服帮助病人镇静。
4. 吸氧与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条件的话应立即给予吸氧。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温暖和情绪平稳。
5. 心肺复苏术: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期间,应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术。救助者需识别心脏骤停并遵循一定步骤进行急救。
6. 急诊处理:到达医院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立即进行一系列检查和治疗,包括吸氧、心电监测、血液检查等。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术(PCI)或静脉溶栓治疗等。
好发人群
中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发生心肌梗死。
相关医院推荐(部分)
济源济钢医院
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隆尧友谊医院
上海安达医院
德阳友好医院
芜湖协和医院(排名不分先后)
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