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性骨折,这种常见于训练中的伤害,通常发生在骨应力集中的区域。它的发病率在军训中尤其较高,国外报道显示其发病率为31%,而国内报道则为16.9%。这种骨折与高强度的训练以及不当的姿势息息相关,常常是因为频繁进行长跑、越野训练或单一课程的超负荷训练所致。除此之外,对于篮球、足球、网球、田径等运动项目的运动员,体操运动员以及芭蕾舞演员来说,由于他们经常需要进行大量运动,因此也较易患上疲劳性骨折。同样,对于长期坚持大量运动的中老年人来说,疲劳性骨折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运动损伤。
这种骨折的产生,往往源于局部长期重复集中的轻微损伤。最初,骨小梁会发生骨折并立即启动自我修复机制。如果在修复的过程中,骨骼继续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那么修复过程就可能会受到阻碍,骨吸收的情况也会加剧。当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修复的速度时,这个过程就会重复发生,最终导致完全性骨折。
疲劳性骨折的成因复杂,涉及生理、生物力学等多方面因素。对于运动员和普通人来说,了解这种骨折的成因和预防措施都至关重要。只有充分理解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才能有效避免这种伤害的发生,保护我们的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