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回乡偶书》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生活常识 2025-03-16 21:23生活常识www.pifubingw.cn
《回乡偶书》背后的故事深藏着贺知章晚年的心路历程。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辞官还乡之际,面对的不仅仅是家乡的变迁,更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段重要回望。
公元744年,贺知章已至86岁高龄。在历经半生的官场沉浮后,他决定告别仕途,返回他深爱的故乡越州永兴。离乡已五十余载,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未知的期待。
当他踏上回家的路,心中的情感如潮水般涌动。记忆中的家乡是那样的清晰,但又似乎变得陌生。当他终于回到故乡,眼前的景象让他既熟悉又陌生。家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些曾经的田野、河流、村庄,如今都已面目一新。
更让他感慨的是自身的变化。他的乡音未改,但两鬓已经斑白稀疏。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见证了他的人生历程。这种物是人非的感慨,让他心生无限思绪。
在《回乡偶书》中,他深情地描绘了这一幕:“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他用自己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久客他乡、重返故里的诗人形象。而那“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场景,更是让人感受到那种亲切与疏离并存的复杂情感。
贺知章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思念,更是对人生的感慨。他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心中的乡土之情,以及对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无奈。他的诗,如同一位智者在人生的暮年,回顾自己的一生,感叹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不易。他的诗,让我们感受到人生的沧桑和世事的变迁,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感悟人生的真谛。
上一篇:吹空调感冒是风寒还是风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