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2吸收减少的病理生理机制,往往由多重因素引发。在医学领域,人们常常用恶性贫血来指代B12缺乏性贫血。恶性贫血的典型原因,是体内分泌丧失导致B12缺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维生素B12吸收减少。比如盲曲综合征,细菌消耗了本应被人体吸收的维生素B12;或是鱼绦虫感染时,它们会争夺人体内的维生素B12。回肠吸收部位的先天性缺失,或是因炎症性局限性肠炎、手术切除等原因导致吸收能力受损,也会导致维生素B12吸收减少。还有一些较为罕见的原因,如慢性炎、吸收障碍综合征等疾病,以及服用某些药物(如口服钙螯合剂、氨基水杨酸、双胍等),也可能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虽然较为罕见,但甲状腺机能亢进和维生素摄入不足(如素食者)也可能因为B12代谢增强或摄入不足而导致缺乏。在老年人群体中,维生素B12缺乏的一个常见原因可能是食物中的B12与某些物质结合,使得人体难以释放和吸收。与食物结合的B12虽然存在,但难以被人体吸收利用。这一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对维持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我们关注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