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靠甲醛保鲜已“见惯不怪”成业内潜规则
近期,蔬菜因甲醛保鲜一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调查深入,我们发现诸如“甲醛白菜”、“甲醛韭菜”等问题只是冰山一角,蔬菜使用甲醛进行保鲜已经成为行业中的潜规则。为了节省几十元的成本,不少菜农选择使用甲醛,甘愿冒险。
正值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在蔬菜之乡寿光市盛大举行,吸引大量游客参观之际,邻近的青州市却遭受了“甲醛白菜”的困扰。
近日,本报记者前往被媒体曝光的青州市东夏镇实地调查,发现交通要道和部分村落到处都挂着宣传横幅,提醒人们甲醛有毒,严禁使用。这些横幅无疑给人们带来了一丝警醒。
青州白菜主产区的一些村落,乡镇驻村干部对过往的收菜车辆及蔬菜经纪人进行了登记备案,以方便后续的追溯工作。这一举措无疑加强了监管力度,为消费者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除了白菜,我们的调查还发现了更为严重的问题。据东夏镇史铺村的一位菜农透露,部分菜农在冬季储存生姜时,竟然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六六粉”和“敌敌畏”来驱虫保鲜。这无疑暴露出蔬菜在流通环节中对保鲜剂的滥用问题。
作为蔬菜主产地之一,青州地区乃至更广泛的地域在蔬菜监管方面还存在明显的漏洞。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一种蔬菜或者某一个地区的问题,更是整个行业都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蔬菜时要加强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东夏镇位于青州市北部,受到寿光市的影响,也是蔬菜主产区之一。据了解,东夏镇的大白菜主要销往北京、河南、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地。近期山东电视台《生活帮》栏目曝光了部分商贩在大白菜保鲜过程中使用甲醛的现象后引起了广泛关注。随后东夏镇派出所也采取行动,查获了多辆收菜车辆携带的甲醛溶液。这一系列事件无疑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