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浆勾兑大厂贴牌 国内酒庄酒乱象丛生
国内酒庄酒市场乱象频现
近期,国内酒庄酒市场乱象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在缺乏行业监管规范的大环境下,酒庄酒市场呈现出种种乱象。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一些企业仅凭购买商标就能跻身酒庄酒行业,这种现象让人质疑国内酒庄酒是否真正具备酒庄酒的标准与品质。由于缺乏行业规范,一些企业混淆概念,追求暴利,导致酒庄酒行业出现炒作概念、定价混乱、以次充好等问题。
业内知情人士爆料,国内知名酒企中信国安在新疆大规模收购葡萄园建酒庄,却将工业化贴牌生产的酒包装成酒庄酒进行销售。这种做法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质疑。从价格到品质,真正的酒庄酒都远高于工业化生产出来的葡萄酒。所谓的“贴牌”,实则是以次充好,欺瞒消费者。
北京商报记者的进一步调查发现,一些小酒庄由于葡萄园年轻、基础建设不完备,便委托其他酒庄代加工葡萄酒,甚至直接从海外进口葡萄原浆,在酒庄内进行深加工后,便以酒庄酒的身份投放市场。这种操作让人不禁对国内酒庄酒的真实性产生质疑。
业内专家指出,依据国际标准,酒庄酒的价格应远高于酒厂酒。国内一些酒企单纯从利润出发,利用消费者对酒庄酒认知的不足,进行企业包装营销。这种现状让人担忧国内酒庄酒的未来发展。
据了解,国内酒庄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生产酒品的现象。一个成熟酒庄在国外一般只出产三两款酒庄酒,而国内酒庄却能够生产十几款甚至几十款酒品。从生产工艺来看,国内酒庄与国外酒庄存在巨大差距。这种大规模生产的现象让人不禁好奇:国内酒庄酒的高产量究竟从何而来?
面对这样的市场现状,消费者在购买酒庄酒时需保持警惕,认清产品。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行业监管,制定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只有这样,国内酒庄酒市场才能健康发展,真正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