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中耳炎八成是感冒导致
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其七成至八成由感冒引发。许多家长误以为孩子症状消失就代表疾病痊愈,实则不然。急性中耳炎可能演变为分泌性中耳炎,即使急性症状消失,听力问题仍可能持续存在。若不及时治疗,更可能发展为神经性耳聋。
儿童耳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容易遭受感染。在儿童常见病中,中耳炎的发病率仅次于感冒。统计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幼儿在三岁以前至少会经历一次耳内感染,其中近一半的孩子感染次数甚至超过三次。
儿童为何易感染中耳炎呢?这与其特殊的耳部结构有关。特别是三岁以下的幼儿,其耳部结构尚未发育完善。咽鼓管不仅连接中耳和咽部,还承担调节中耳腔压力和引流中耳分泌物的功能。儿童的咽鼓管与成人存在很大差异,其形态更短、宽、平,位置也较低。当儿童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很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从而引发中耳炎。
感冒时,鼻内黏膜受到刺激后肿胀,咽鼓管也随之肿胀,使得内部通路变窄,积液排流能力降低。当耳部无法及时排除感冒造成的黏液时,就会形成细菌滋生的温床。婴儿吐奶、呛咳以及拧鼻涕用力过猛等日常行为,也可能导致细菌从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化脓性中耳炎。还有一些意外的伤害,比如父母给小儿掏挖耳朵时不慎损伤外耳道黏膜或鼓膜,也可能导致感染蔓延至中耳引发炎症。
每到季节转换之际,气温波动较大,小儿感冒频发,中耳炎患儿也随之增多。人们通常认为只有严重的感冒才会导致儿童中耳炎,其实不然。轻微的感冒也可能引发中耳炎。当儿童出现中耳炎时,症状表现为剧痛、烦躁和哭闹。由于中耳炎常在半夜发病,影响孩子的睡眠,因此还会出现睡眠失调的症状。
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耳部健康,注意预防感冒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中耳炎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导致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