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五成乙肝患者未获正规治疗
关于乙肝患者治疗的现状与挑战
在我国,乙肝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常见病。由于其难以根治、具有遗传性和一定的传染性,我国在全球乙肝患者中占据较大比例。最近,“2014全国肝病科普专家论坛”在广州市举办,其中公布的“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认知和科普调查”结果令人深感关切。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五成的乙肝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时并未得到正规治疗。这一数据反映出我国在乙肝治疗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当天论坛上推出了“单病种多学科”名医会诊新模式。该模式旨在通过集结不同学科的专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该论坛的调查在全国25个省市的32家医院进行,涉及4741名已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令人担忧的是,近八成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长期性缺乏认识。大部分患者认为治疗期限不超过三年,但实际上,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坚持。
广东岭南肝病研究所研究员徐金涛表示,肝硬化和肝癌是慢性乙肝患者的致命杀手。对于肝癌患者而言,往往需要采用多种治疗方法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多种治疗方式的叠加往往会导致巨大的浪费和过多的副作用。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广州市浙江商会捐资500万元支持“单病种多学科”专家会诊团队的成立。该团队由省内外的24位肝病专家组成,旨在通过集结不同学科的专家,为疑难的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团队将在一年内征集500名患者,共同讨论并提出最佳治疗方案,以跟踪调查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死亡率。
徐金涛强调,“单病种多学科”名医会诊模式是一种创新,它实现了多名专家和多学科专家为一例患者会诊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将有助于规范乙肝患者的治疗,并为肝硬化和肝癌患者提供个性化和最佳的治疗方案。患者可以通过全国首条肝病科普热线报名参与。这一模式的推出,无疑为我国乙肝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