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瘦肉精” 运动员养鸡自给自足
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食堂,食品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是运动员们最信赖的地方。在奥运年的特殊时期,为了防止运动员误食含有“瘦肉精”等违禁成分的食物,我们的运动员们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
为了备战奥运,中国体育界的各个队伍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训练基地亲自饲养家禽,外出训练时也会亲自采购放心食材。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食堂更是精挑细选供货商,并与之签订安全责任状。运动员们被严格限制外出就餐,即使在特殊情况下不在食堂用餐,也只能选择简单的面食和青菜。
在食材的采购和供应方面,训练基地采取了特殊渠道,以确保食材的安全。即便是这样,所有送往基地的食材都需要接受北京的抽检。例如,跳水“梦之队”在出征世界杯前,会在济南进行冬训,期间山东省体育中心会负责饮食安排。他们特别强调食品安全问题,并完全遵照国家体育总局备战办及训练局的相关要求。
在饮食方面,训练局对每一道菜品都有严格的标准。蔬菜方面有专门的蔬菜基地供应,肉类方面同样严格把关。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从特殊渠道购买的肉价比普通市场更高,每一批肉、菜都需要花费更多的费用去反兴奋剂中心检测。
为了防止误服违禁物品,一些队伍不得不采取自筹食品的方式。比如马拉松队在丽江集训时,为了防止误服,只能从当地农家购买土鸡、鱼和牦牛肉。他们购买了一批土鸡,让定点餐馆加工,确保运动员能吃上安全的鸡肉。除此之外,他们还从江边购买鱼,以及从海拔3000多米的雪域高原购买散养的牦牛肉。
这些措施的实施,无疑增加了队伍的成本和负担,但为了运动员的安全和健康,这些都是值得的。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更加明白,食品安全不仅仅是运动员的事情,更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事情。我们期待每一个运动员都能在安全的食品保障下,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为国家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