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提案上两会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更关乎我们自身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如三鹿奶粉事件等,让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感到担忧和恐慌。在最近的全国会议上,人大代表闫立英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建议食品安全立案不应以涉案金额来衡量。
闫立英指出,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贩卖病死猪、注水猪的现象十分猖獗,但这种情况屡禁不止。她认为,这是因为现有的法律标准过低,导致这种情况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构不成犯罪,检察院也不予受理。
根据现行的食品安全法,要判定生产销售不安全食品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违法涉案金额达5万元以上,二是要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闫立英表示,对于贩卖病死猪的情况来说,一头病死猪的价值只有二三百元,要达到5万元的案值需要贩卖大量的病死猪。这导致很多情况下,即使被查获,也因为涉案金额不够或其他原因无法追究刑事责任。
闫立英强调,当前的行政处罚往往只是一罚了之,罚款几万元后,违法者增加的成本并不高,反而可能变本加厉。她说:“非要等到吃死人了,法律才能管他吗?”这种情况让人十分痛心。
全国人大代表、廊坊市政协副主席王学求也建议,食品安全案件的立案不能仅按价格来衡量,只要制假售假就应严格处置。他强调,一头病死猪被贩卖到市场上,就可能伤害很多群众的健康,因此在执法和立法方面必须更加严苛和科学。
针对这一问题,闫立英建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成立后,应抓紧调整修改完善食品安全法,健全法律体系,提高违法成本,加大打击力度。
食品安全关乎着人民的身体健康,是我们永远不能忽视的重点。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加强监管力度,让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