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小儿感冒的三大类型护理方案
夏季小儿感冒与冬季感冒:气候变迁带来的症状差异
冬天气候寒冷,小儿感冒多以外感风寒为主,常见的症状包括流清涕、鼻塞以及怕冷的风寒感冒。在炎热的夏季,尤其到了伏天,暑热伴随着湿邪,使得人体内在环境与冬天截然不同。小儿在夏季感冒后,不仅会出现发热,还常伴随着胃肠道的症状。季节的变迁为小儿感冒带来了不同的表现,我们应该根据季节的特点来区别治疗。
夏季小儿感冒中,有一种特殊类型值得我们关注疱疹性咽炎。
小宝,一个1岁半的幼儿,突然高烧39℃以上,流口水、不吃奶、不吃饭,哭闹烦躁、夜间睡眠不宁。经过医生的仔细检查,发现他的嗓子里布满了小疱疹。宝宝因为咽痛而哭闹不安、拒食、流口水。这种情况在夏秋季节较为常见,常在托儿所、幼儿园有小范围流行。
疱疹性咽炎是由“柯萨基病毒A组”引起的。与细菌感染不同,病毒感染时白血球可能正常或降低。这种病症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并在口腔的软腭、扁桃腺、悬雍垂上出现小疱疹。这些疱疹初期为灰白色小丘疹,周围有红晕,之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后成为小溃疡。
对于疱疹性的治疗,首要的是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如果病情严重,孩子高烧不能进食,可以通过静脉点滴病毒唑等药物来对抗病毒。病情较轻的可以口服新博林或利巴韦林等抗病物,并辅以对症治疗,如使用退热药。中药方面可以选择抗病毒口服药、板蓝根冲剂,高热时可以用紫雪散、羚羊角粉等。
在孩子患疱疹性咽炎期间,应多饮水以助于降温。饮食应以营养且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如牛奶、米粥、果汁等。少量多餐,避免给孩子食用辛辣、甜腻或油炸的食品。
了解不同季节小儿感冒的特点和表现,对于家长来说至关重要。这样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孩子更快地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