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登革热“蚊蚊相治” 50万只益蚊驱毒蚊

生活常识 2025-04-15 10:30生活常识www.pifubingw.cn

广州近期出现了登革热患者,引起了广泛关注。科学家们正积极研究新的解决方案,有望有效应对这一挑战。中山大学奚志勇教授团队的一项创新研究为我们带来了希望。

登革热是广东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也是重点防控的传染病。目前尚未有特效的疫苗和药物可用,这使得防控工作尤为艰巨。奚志勇教授团队联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一项新技术:运用共生菌沃尔巴克氏体来阻断登革病毒通过蚊媒传播。这一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这一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以蚊治蚊”的原理。通过投放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改良版雄蚊,有效降低了白纹伊蚊的种群密度,进而控制登革热的传播。这种共生菌对于携带和传播登革热病毒的白纹伊蚊起到了类似疫苗的作用。最令人兴奋的是,这种共生菌能够遗传给蚊子的后代,但不会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这意味着一旦雄蚊感染这种细菌,即便雌蚊未感染,交配后雌蚊也不会产卵,从而有效减少蚊子的数量。

为了验证这一技术的实际效果,奚志勇教授团队于今年3月选择了广州南沙沙仔岛进行试验。这个相对偏远的地区受外界影响较小,为试验提供了理想的条件。试验过程中需要当地居民的理解与配合。科研团队会走进社区,解答居民的所有疑问,确保他们不必因试验而改变生活方式。

与传统的杀虫剂相比,“以蚊治蚊”的方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几乎为零。杀虫剂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也会杀死许多有益的昆虫,而且容易导致害虫产生耐药性。而“以蚊治蚊”则是一劳永逸的方法,一旦区域内的雌蚊携带沃尔巴克氏体,这种细菌就会稳定地驻留在蚊子体内,有效地控制蚊子数量,进而阻断登革病毒的传播。

这一创新技术让我们看到了控制登革热的希望。我们期待着这一方法能够早日得到广泛应用,为广州乃至全球带来更健康的生活环境。

上一篇:冬季对抗流感吃什么好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pifubingw.cn 皮肤病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