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非同小可 不应恐惧手术
人生中有各种各样的恐惧,有些人害怕死亡,有些人则害怕生活中的种种未知。有一种恐惧,却令人难以置信有人害怕手术,对手术刀的冷峻和生命的转折深感畏惧。这种恐惧在肝癌患者姚女士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年半前,杭州的姚女士被确诊为早期肝癌。由于对手术的深深恐惧,她选择了寻求药物治疗,期望能够消除肿瘤。事实并非如此残酷的现实给她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她的病情恶化,肝腹水的出现让她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一个因恐惧而错失治疗机会的误区。
梁廷波教授,这位来自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副院长,在名医大讲堂上分享了肝癌的诊疗知识。他提到,肝癌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居全球首位。对于肝癌的治疗,手术仍是主要手段。对于那些恐惧手术的患者,梁教授深感遗憾地提到姚女士的遭遇,并强调早期筛查的重要性。对于有肝炎病史的人,特别是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定期的检查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肝功能检查、B超以及甲胎蛋白的检查。这三项检查可以有效监控病情的进展。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肝癌同样重要。要注意休息,避免饮酒,尤其是避免食用霉变的食物。黄曲霉毒素与肝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因此霉变的大米、黄豆、花生等应坚决不食用。
关于肝上的肿瘤是否可切除的问题,梁教授指出,这并非仅由肿瘤的大小决定。肿瘤的位置、与肝脏重要血管的关系以及切除后残余肝脏的体积和功能等多个因素都会对此产生影响。肝脏的代偿功能强大,但如果残留肝脏体积太小或功能太弱,就无法维持生命。术前的肝脏功能检查、CT测量剩余的肝脏体积和医生的经验综合判断都至关重要。
针对这种情况,梁教授采取一种独特的“养肝”策略。例如,通过左侧门静脉栓塞的方法,使右肝逐渐增大,以便在切除左肝时能够维持生命。这种策略既控制了肿瘤的生长,又增大了残余肝脏的体积,大大减少了手术的风险。这需要大约4到8周的时间。最终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肝脏外科专科医生的沟通来制定。
浙医二院已经通过多项器官移植的临床能力评估,包括肝脏移植。未来,该医院还将推出针对肝癌治疗的多学科门诊,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和机遇。对于姚女士的遭遇,我们深感遗憾。而对于其他肝癌患者,关键是要接受正规的治疗,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手术方案。肝癌是可控可防的,关键在于早期筛查和正规治疗。让我们珍爱生命,勇敢面对,共同战胜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