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暴雨致航班取消
近年来,深圳机场多次面临极端天气带来的航班运行挑战。天气的多变不仅给旅客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更考验着机场和航空公司的应急处理能力。
一、极端天气对航班运行的严重影响
2023年3月25日,深圳遭遇罕见强雷雨天气,导致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部分航班出现严重延误或取消。旅客在机场滞留长达十多个小时,其中东航MU6372航班的旅客更是经历了从当日12:15的预定起飞到次日凌晨的取消通知,引发部分旅客情绪失控。而到了2024年4月,深圳再次因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启动大面积航班延误黄色预警,铁路部门也对部分区段采取限速措施,导致部分列车和航班停运。
二、旅客情绪的波动与现场反应
在2023年的事件中,长时间的等待和航班的取消让部分旅客情绪变得焦躁不安。一些旅客跪地要求起飞,与工作人员发生争执。甚至有旅客在飞机起飞时遭遇了剧烈颠簸、闪电等危险场景,使得现场情况更加紧张。在现场也有许多旅客呼吁大家理性应对,强调安全优先,认为在恶劣天气下强行起飞存在更大的风险。
三、机场及航空公司的应对措施
面对这样的情况,深圳机场迅速启动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处置预案,通过开放临时休息区、加强对特殊旅客的关怀、协调航延酒店住宿等方式,尽可能地缓解旅客的压力。航空公司也加派工作人员处理改签、值机等服务,并通过官方渠道动态更新航班信息,以便旅客及时了解情况。
四、舆论场上的热议与反思
在舆论场上,媒体和公众对此类事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有评论指出,在极端天气下,取消航班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旅客应理性看待安全与行程冲突的问题。对于部分旅客的过激行为,公众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在公共场合情绪宣泄可能会影响他人,甚至会对儿童产生不良示范。
五、近年深圳暴雨航班取消的共性挑战
近年来,深圳机场面临着天气频发和暑运压力的双重挑战。特别是在暑运期间,深圳机场单日旅客峰值超过18万人次,叠加频繁的雷雨天气,使得航班保障的难度显著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机场和航空公司在确保飞行安全的还需提升对滞留旅客的安抚效率和服务质量。
面对极端天气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旅客的困境和情绪,同时也需要理性看待和处理问题,以确保航空安全和服务质量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