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人群注意:晴雨频变动,容易脑中风!
近日,随着天气的骤变,气温进入了一种难以捉摸的模式。一会儿暴雨倾盆,让人感觉湿冷困身;转眼间又艳阳高照,闷热难耐。这种天气变幻莫测的节奏,对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患者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随着气温的起伏不定,气压低、气温高等天气变化会对人们的血压产生巨大影响,导致血压波动。夏季的闷热天气让人们汗流浃背,大量出汗容易导致血液黏稠。而空调的使用,室内外温差过大,也给人们的血压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这样的天气里,空调的使用要适度,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体弱多病者及老年人更要注意休息,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血压变化,以防意外发生。
高温天气为何也会诱发脑中风呢?医院脑病科主任吴智兵为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秘。进入夏季后,由于高温的影响,许多人的睡眠时间会相对减少。夜生活的丰富、天气的闷热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人们晚睡。对于本身有高血压的人来说,休息不足会引起血压的波动;而对于血管有问题的人,如动脉硬化或血管内膜有斑块的患者,高温天气更容易使血管状况出现变化。这些都为脑中风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高温天气下,许多家庭喜欢长时间使用空调,温度设置过低,导致室内外温差过大。这种忽冷忽热的环境会让血管频繁收缩扩张,也容易诱发脑中风。当人们在不同温度的区域间频繁出入时,若不注意及时补水或补水不足,血液会浓缩,血容量降低,血流减缓,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堵住了营养大脑的颈总动脉,就会导致大脑发生缺血性中风。
对于脑中风的高危人群来说,预防脑中风的关键是控制好高危因素。吴智兵主任建议,高血压患者应服用长效降压药,避免血压波动过大;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血糖,避免血糖忽高忽低。有心血管病的人起床时不可猛然起身,应先在床上稍坐片刻。避免过度劳累、生活规律也是预防脑中风的重要方面。老年人血管多有硬化,对气温变化特别敏感,取凉方式要温和。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可调得过低,也不可长时间使用。在户外活动后,要避免直吹电扇。盛夏时节,人们常常大汗淋漓,老年人要及时补水,采用“多次少饮”的方法,避免体内缺水。
面对这变幻莫测的天气,我们要格外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做好预防工作,避免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