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心脏”身价暴涨各方力量“跨界护盘
熔喷布:口罩“心脏”的身价暴涨与跨界护盘行动
熔喷布,作为口罩中的核心过滤材料,堪称其“心脏”。除了阻挡较大的粉尘颗粒外,其表面的静电荷还能吸附细小的粉尘、细菌和病毒飞沫。在口罩的制作中,熔喷布的作用举足轻重。
长久以来,熔喷布市场并未引起太大的关注,其产能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根据相关数据,2018年中国熔喷法非织造布的产量仅占全行业产量的1.8%,显示出当时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随着疫情的暴发,口罩需求激增,熔喷布的价格也随之飙升。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熔喷布的价格已经是疫情前的近20倍,达到了惊人的30万元一吨。这一巨大的价格涨幅让部分口罩生产企业倍感压力,甚至逼近了他们的承受极限。更尴尬的是,熔喷布的生产设备定制周期长、价格高昂,使得口罩生产面临原材料短缺的困境。
尽管全国新增的口罩产能出现了大规模提升,但核心原料熔喷布依然是最抢手的物资。各地都在积极上口罩生产线,但问题在于口罩生产线与原材料并未实现一对一匹配,这反而加剧了原材料供应的紧张局势。
除了基础产能不高以外,令熔喷布供应陷入窘境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增产周期长。建设一条熔喷布生产线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国产设备的投产交货期长达34个月,而进口设备则需要68个月。从国外预定某些特殊零部件的周期更是长达10个月左右。
考虑到不同设备生产的熔喷布的过滤效率、静电吸附力存在的差异,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许多大型厂家倾向于选择进口生产线。这无疑加剧了国内口罩生产企业在原材料选择上的困境。
面对急增的需求和口罩原材料短缺的矛盾,不少企业开始积极行动,通过技术研发等方式加入到这场“跨界护盘”的行列中。中国石化宣布投资建设多条熔喷布生产线,以缓解原料供应压力。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也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紧急研制生产口罩机的关键部件。而服装、车企、药企、纸尿裤厂甚至新能源企业也纷纷跨界生产口罩或提供原材料支持。汽车厂家凭借充足的原材料库存和行业经验跨界生产口罩;药企利用无菌车间满足口罩的医疗器械生产标准;全国范围内医疗器械企业新增数量更是突破历史记录。这些跨界行动为口罩的生产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在国家队的引导和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口罩产量迎来了井喷式增长。目前全国口罩日产能已经达到惊人的数字,显示出中国应对疫情的强大生产能力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