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奶粉再出事 390公斤乳铁蛋白硝酸盐异常
新西兰乳制品再次引发关注,这次涉及的是乳铁蛋白。近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新西兰Westland公司的两批乳铁蛋白硝酸盐含量异常,这两批共计390公斤的乳铁蛋白被输往中国,用作乳品生产原料,但幸运的是,这批产品并未进入流通和消费环节。值得注意的是,涉事公司今年7月才在中国推出自有品牌的婴幼儿奶粉,如今却遭遇此风波。
这一事件的揭发方式颇为不寻常,是由国产奶粉商完达山检测发现并揭发的。作为新西兰最大的奶粉来源国,新西兰在短短一个月内三次陷入舆论漩涡,这无疑给进口商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国家质检总局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这一消息,并要求相关检验检疫机构封存问题产品,但具体的硝酸盐含量尚未公布。据Westland公司向记者发出的声明,受污染的两批乳铁蛋白中硝酸盐含量远高于新西兰标准。这些产品被销往中国后被发现硝酸盐含量异常。幸运的是,国家质检总局及时采取了行动,暂停了涉事公司乳铁蛋白的进口,并要求所有来自新西兰其他企业的乳铁蛋白及涉事公司的其他乳制品在进口时提供硝酸盐检测报告。也要求新西兰全面检查输华产品生产企业管理体系和产品。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蒋卓勤教授表示,“出现这种情况,被污染的可能性较大。”他强调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强致癌物亚硝胺,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据完达山透露,其采购自Westland公司的乳铁蛋白产品检测出硝酸盐含量异常后,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SGS公司验证,相关原料被退货。
Westland公司在声明中表示,受污染的产品全部出口到中国,出口前的自检并未发现异常。公司调查发现,在一个乳铁蛋白工厂里,含有硝酸盐的清洁产品并未适当清洗,之后便开始新产品的生产。目前,Westland公司已对库存的所有乳铁蛋白重新检测,结果显示硝酸盐含量仍低于新西兰标准,且未有其他产品受到污染。尽管如此,此次事件仍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担忧。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关乎每一个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食品贸易日益频繁,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了解相关法规和标准,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也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确保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